学习形式
直播+实战+社群
一年免费回看,不断巩固知识
学习时间
90天
建议每周学习 1-2 节课
学习服务
答疑+测试+作业实战+社群
贴心服务,为学习效果保驾护航
开课日历
78期:2023-08-04 开课
79期:2023-09-08 开课

90天,学会一套完整的产品知识体系!

¥
支持分期
开课前无条件退款
课程支持回放
课程介绍

为什么微信更新如此频繁?这是它长存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吗?从微信更新看看用户洞察👇

微信又更新了!

最近,微信安卓平台迎来了8.0.38正式版更新——

1、收藏内容支持标签

2、公众号新增发现功能

3、拉群分享聊天记录

4、图片发送大小上限提升

5、微信状态栏调整

6、“公众号/网页内搜索按钮”/“语音转文字”回撤

7、新增“安静模式”

……

其中,有一个新功能引起了我的注意:关怀模式中添加了一项安静模式的选项。

为什么微信团队要做这个功能呢?在官方声明中是这样说的:

“安静模式”,是微信团队在对100多名聋人进行了深入调研后产生的结果。

本质上,这个新功能是微信对用户需求的关注和满足

这种准确的用户洞察力,也是微信能长存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然,除了微信官方公告中提到的用户需求调研,在整个产品从0到1再到100的过程中,产品经理应该具备的品质与能力还有很多——

而且,在当下AI盛行,企业都在追求降本增效的环境中,产品基本功扎实已经成为一个必备项,只会简单接需求、画原型,就想拿到offer已经不太可能实现了。

接下来,产品经理更需要完善的产品知识体系,规范的产品思维与工作方法,来辅助自己更好地对用户、商业、市场提出的需求做出准确的判断。

这也是普通产品经理向高阶产品经理进阶,需要跨越的一道鸿沟!

一、都是产品经理,为何区别这么大

张小龙在19年微信公开课演讲说过,“每天都有5亿人在说我们做的不好,还有1亿人想教我怎么样做产品。”

有人说:微信用户这么多,随便设置开屏广告,一天便可收入百万。

那为什么微信团队没有这么做?

原因很简单,大家的产品能力基础、认知、思维都不尽相同。

对于产品当下需求,有的人从用户角度出发、有的人从商业、从市场出发,进行判断……

有问题吗?没有!但不合适。

这就是我要讲的关于优秀的产品人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能力:对需求的判断!

虽然大家都叫产品经理,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众多需求中找到最关键性的、最适合产品当下的需求,并实现它。

很多情况下,许多产品新人都无法准确的判断自己产品所在的处境,导致自己不是通过臆想做事,就是老板说什么就做什么!

说到底,优秀产品经理和普通产品经理之间的不同往往就在于,你能不能快速、准确的对需求做出判断,找出最适合自己产品道路。

总之,对过程有把控力,对结果有掌控感,能为企业解决问题,为公司创造价值,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

更具体地说,就是需要你——

  • 能精准把握、理解产品当前阶段的核心目标;
  • 能拆解指标,制定可执行的产品落地计划;
  • 能针对关键节点,匹配相应资源;
  • 能通过竞品分析、需求分析等关键工作,找出影响结果的最大因素,持续优化;
  • 能把所有的点知识串联起来成为面知识,更好的完成工作!

那么,如何培养自己的需求判断的能力?如何提升对产品的把控感呢?

二、提升产品把控力,向高阶产品靠拢

判断出现错误,可能就是对产品命运的一次颠覆,这不仅影响产品本身,甚至影响着公司的营收和个人成长,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

那么,想要对需求的做出准确判断,扎实的产品基本功、体系化的产品知识是前提。

如果没有这些能力支撑,需求判断都是空谈,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从哪入手,何来判断?

所以,为了能帮助大家更好的提升自己的产品能力、夯实基本功,以适应时代发展,避免未来被淘汰!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起点课堂联合打造了《90天产品经理实战班》。

扫码添加顾问老师

获取完整课程大纲,了解更多课程详情

▼▼▼

你能通过这个课程获得什么?

1、夯实基本功,搭建系统的能力体系

《90天产品经理实战班》就是以互联网产品经理完整的工作流程为主线结构。

行业分析-竞品分析-需求挖掘与分析-产品设计-项目管理-产品运营出发,体系化地讲解整体知识结构,全方位覆盖产品知识,内容非常全面和完整。

跟着课程进度,可以选择自己的产品方向,从0-1经历产品的全流程,上手完整产品流程会涉及的所有工作内容,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产品经理。

而且,已经有不少同学通过学习《90天产品经理实战班》后,提前拿到产品offer,实现升值加薪!

本课程已经开办了76期,帮助了8000+的产品新人快速成长,作为了一个被市场检验了76期的产品课,课程品质值得信赖!

本周开课,优惠拉满

仅限5人,仅限今天

了解课程优惠,报名课程

请扫码添加顾问老师

▼▼▼

2、获得一线大厂产品前辈指引

最高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就是和有经验的前辈学习。

《90天产品经理实战班》的导师都来自腾讯、阿里、百度、华为等大厂,平均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

而且老师们都在一线工作,对于当下热门的风口行业,老师也能给你较为优质的建议👇

@黄友敬老师:19年互联网产品策划与管理经验,现任职妈妈网产品副总裁,主导妈妈网产品战略与管理、用户增长与营收工作,带领团队5个月达到APP用户规模增长率100%,稳居同类产品前二名。

@Summer老师:曾任职腾讯近11年,产品经验多元丰富。在ToC、ToB、AI上都有深厚积累,对App/Web/PC/小程序/后台等多端产品形态均有涉猎。先后担任QQ浏览器、腾讯翻译君、腾讯同传、腾讯英语君、腾讯AI教考评等多业务产品工作。既经历过千万级产品规模增长,也有丰富的从0到1打造新产品的经历。

擅长跨领域的产品能力迁移、产品规划、产品设计等领域,新人带教经验丰富。

@杨俊老师:17年互联网产品运营经验,既熟悉大厂大体量产品规模化运作模式又熟悉创业团队的破局之道。

腾讯拍拍任职期间负责拍拍直通车社区策划,3个月内付费用户提升至2万。擅长从用户视角出发,深度洞察用户需求、灵活运用产品/运营的多种技能和方法实现用户增长运营,为产品的核心目标负责。

@Jason老师:14年互联网人力资源及组织发展经验。

曾负责QQ、QQ会员、手Q游戏、QQ钱包等招聘工作,也负责过腾讯集团内部人才活水平台产品功能的策划和运营,并参与主导腾讯人才甄选体系的搭建。后转任腾讯组织发展高级项目经理,对组织架构设计、组织发展诊断、人才梯队建设、领导力模型等领域颇有研究。

最重要的是,在课程中,老师们都将毫无保留的把这些已经实践过的产品方法论传授给大家。

往往有经验的老司机一两句话就可以让你少走弯路少踩点坑。

扫码添加顾问老师

了解导师授课风格/排期

▼▼▼

3、获取项目经验(理论+实践)、可落地能力

课程在每个知识板块后设置实战项目,一共3个月的干货输入、10+次作业输出、5次真实项目实战。

而且,所有实战项目都抽取自典型工作场景,回归工作场景能够直接复用。

另外,课程实战支持小组组队完成的,一个小组协作完成实战项目的全流程,能帮大家还原真实的产品工作协作场景。

每份实战作业都由导师亲自批改,1V1的详细批改意见可以帮助你深入理解,确保你能真正掌握产品的基础技能。

同时,这样产出的一份精打细磨的作品集,足以帮助大家内化课程上学习到的产品知识,更可以作为求职产品岗位的敲门砖。

课程多年沉淀,干货满满

含优秀作品集/简历模板/面试攻略等

扫码添加顾问老师,免费领产品干货资料

▼▼▼

4、获得全方位的就业/职场进阶辅导,提升职场竞争力

经过3个月的系统学习与实战输出,同学们都掌握了一套体系化的产品知识,但其实很多人都把知识放在了脑子里,一到职场就变成“哑巴”!

不会谈薪、不会写简历、不会展示自己,成了职场人的通病。

所以,在课程的最后,我们也会给大家做好就业/职场进阶辅导,包括:

  • 如何撰写简历?
  • 如何避开面试中的坑?
  • 如何让自己拿到更多内推机会?
  • 如何做好职业规划?
  • ……

咨询量上千老师,1v1帮你做好职业规划

扫码添加顾问老师免费咨询

▼▼▼

5、获得产品人脉圈子,共享信息和资源

在我们的产品圈子里,你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人脉、信息和资源。

而且,还有不定时的内推招聘信息——

6、优质的课程服务、丰厚的学后福利

专属的班主任和助教陪学:提醒你预习、上课、做作业,全程跟踪学习进度,帮助你及时解决学习路上的难杂症。

最后,报名课程的同学还有机会收获丰厚的奖学金:第一名奖励现金1500元、第二名800元、第三名400元!

成绩优异的同学更有机会获得大厂的内推机会!

报名课程,你需要注意什么?

1、学习方式

起点课堂平台直播授课+专属的班主任和助教陪学+知识点测试

2、上课时间

每周2次直播上课:周三、周日晚20:30-22:00,不耽误白天上班。

就算错过了课程直播,也可以在次日观看回放,一年内可以无限次复习观看,学习时间非常灵活。

微信班级群内每天都有干货讲解和答疑,错过也可以集中回看。

以上,就是帮助了8000+的产品新人快速提升的《90天产品经理实战班》。

说了这么多,还是经常听到很多想要转岗/入行产品的同学总说:“我再想想”、“我再看看”,却一直没有行动。

徘徊和犹豫,只会浪费时间,让自己陷入内耗之中,到最后反而被自己所累!

所以,先行动起来,远比停留在原地,不断内耗更有意义👇

重要通知,只说一遍

《90天产品经理实战班》本周五开课 

今天报名,优惠全送

 仅限5人,仅限今天 

立即扫码,领取优惠

▼▼▼

咨询
基础差不要怕!
让我来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