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最近的“羊胎素梗”爆火,由这个梗引发的“糊弄学”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什么是现代社交哲学“糊弄学”,并阐明了糊弄学的真谛以及使用的情景和方法,对于“社恐”来说不失为一招绝学,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一下。

大家最近是不是已经被“羊胎素梗”洗脑了?该梗出自多年前娱乐圈女明星斯琴高娃和袁立共同采访时的“互撕名场面”,因为太过搞笑而戏剧化,最近又被广大网友翻出并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股模仿热潮。

这个梗能够获得如此大的关注度和传播度,除了网友们“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吃瓜心理”,还在于其生活化的应用价值,不少人表示:“羊胎素梗”已经完全融入了自己的生活。大家渐渐发现该梗中几乎每一句话都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当感觉自己被冒犯时,不愿花精力正面回应却不得不维持表面和谐,一句“羊胎素”可以快速起到幽默打破僵局又委婉暗示不快的作用。

随着使用的人越来越多,在“羊胎素梗”的基础上还诞生了一套“羊胎素糊弄学”:“这是可以说的吗?”“哦,可以可以可以……”“那倒不是因为那个……”“皮是不是都展开了?”“它是从内到外的。”“因为打了羊胎素了。” 这些爆梗金句也随之被收录进“糊弄学语料库”,借着“羊胎素”的热度,“糊弄学”这个颇具争议的现代人“社交哲学”再次受到大众关注。

一、什么是“糊弄学”?

“糊弄学”最早出圈是源于豆瓣的“糊弄学”讨论组。豆瓣博主“摸鱼的阿汤”一时兴起创建了“糊弄学”小组,没想到很快吸引了大量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本着“人生苦短,糊弄一下也没什么不可以”的理念,这些人自称“弄弄子”,目前已有近30万名“弄弄子”参与讨论,交流分享各种“糊弄”小技巧。

面对不愿意却不得不做的事情,“糊弄学”小组提供了一系列经验和回应技巧,让同样有糊弄需求的人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应付过去。有人甚至总结出了一套“感叹词+评价事情+感受”的万能回答公式,还有人根据不同社交内容对回复金句进行分类梳理,这种在思想上不屑反叛和在言语上俏皮顺从的极致反差,形成了强烈的戏剧效果,“糊弄学”一度被奉为社交恐惧症的“解尬神器”。

二、“糊弄学”为什么会火?

1. 符号造梗:自媒体时代的娱乐狂欢

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认为语言是由“能指”和“所指”组成的一套符号系统,能指是人们试图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东西,是语言文字的声音形象本身;所指是人们实际传达出的东西,是语言的意义本身。按照惯常逻辑来讲,“能指”和“所指”是一组相互对应的关系,但符号本身的多义性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符号接收者的“解码过程”,例如“羊胎素梗”中那句看似简单的“可以可以可以”,其所指既可以翻译为“许可”,也可以解读为“尴尬”“警示拒绝”,所以为获取符号的正确意义,参照物必不可少。

至于参照物是什么,我们可以从美国语言哲学家保尔·格赖斯(Herbert Paul Grice)所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中找到答案。他谈到:交际双方为使会话、合作顺利进行,以达到共同的沟通目的而必须相互配合,共同遵循的某些准则。该准则隐含了谈话双方对谈话内容的意义共享要求,包含情感态度、文化背景、价值取向等,这能帮助谈话者在当下语义空间排除符号多义性的干扰,进而获得正确的符号含义。

在本案例中,网友们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赋予“羊胎素金句”全新的所指意义,当人们借助社交媒体进行灵活玩梗时,强烈的情感共鸣背后实现的是对相同文化身份的认同,千万人的汇聚共同铸造这场自媒体时代下的娱乐狂欢。

2. 成本效益:注意力稀缺下的经济考量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注意力成为了一种有限的稀缺资源。我们的大脑每天需要处理数量庞杂的信息,其中大部分是无意义的垃圾信息,而人类本身的目的性、经济性促使大脑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对蜂拥而至的信息进行选择性注意、理解、记忆。

当注意力稀缺,随之捆绑的两个重要概念——“时间成本”“情绪价值”也逐渐成为无形的奢侈品。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在自传体小说《爱与黑暗的故事》里写到:“不要再窃取我的时间了,大家都来占用我的时间,没有意识到每时每刻都是我个人的财富,它就这样消失了”。

诚然,“糊弄学”的创作初衷就参杂了对成本效益的经济考量,“弄弄子”们聪明地将生活中那些被大脑标记为“低价值”却无法逃避回应的情况归类,并总结出一套高效可行的万能答案,在需要时进行程序式输出,这样做既保证自身能够节省出足够的注意力用于 “重要标记”的事情,也避免了 “无意义信息”对“时间与情绪”的无休止消耗。

3. 关系维护:后真相舆论场的保护机制

“糊弄学”的诞生也蕴藏着对“后真相时代”下“事实”与“情绪”的观察。“后真相”一词在2016年成为牛津字典年度词,其对现代社会的深刻洞察力已被近年来“成都49中学生跳楼事件” “重庆万州公交坠江事件”等无数舆论事件所验证。后真相舆论场中,客观事实对舆论的影响力远远不及情感和个人信仰,相比真相,人们倾向于听从直觉的判断和情绪的摆布。

这种趋势不但体现在宏观的社会舆论事件,还延伸至微观的人际交往,人们渐渐发现在由“立场”和“情绪”主导的社交领域中表露真实看法可能会使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

当大众面对可以预见的社交冲突和精力消耗时,“自己真实的想法”已经不再重要,与其机械地被动社交,还不如模糊自己的观点以保持双方情绪的稳定和表面关系的和谐,从而快速地从社交场中抽身逃离,这种“以退为进”的方式是“糊弄学”所追捧的对个人情绪及社交安全的最佳保护。《光明日报》对“糊弄学”有句精辟的解读:“糊弄本身,是一部分人对社交中的焦虑情绪的一种抵抗,圆滑背后是无奈,游刃有余隐藏着态度上的疏离。”

三、关于“糊弄学”的思考

“糊弄”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中有“欺骗、将就”之意,“糊弄学”这个带有强烈迷惑性的名字也使其遭受诸多质疑,这些声音认为践行“糊弄学”的人心术不正,对自己人生抱持着“万事皆可糊弄”的消极逃避、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其实不然,“糊弄学”的创立者一开始就思考到了这层问题,“摸鱼的阿汤”在“糊弄学”小组介绍的第一句话就写道:本组不倡导“万事皆可糊弄”。在他看来,“糊弄学”也遵循一套“二八法则”,20%精力用于“糊弄”不重要的事,将80%的精力用于重要的事。他还支持另一个“二八规则”:生活中80%的事都不重要,只有20%的事是极其重要的。

诚然,“糊弄学”三字虽听起来负面,但其本质是深刻领悟处世边界下的选择性行为,“糊弄”又何尝不是年轻人们在洞悉了生活的智慧之后用幽默对抗紧绷的自嘲说法。透过“糊弄学现象”,我们可以看到当代年轻人所背负的巨大社会压力和社交焦虑,通过探讨学习并践行“糊弄学”,年轻人之间形成了一种更为紧密的亚文化群体联系,在彼此的身份认同中,压力情绪得到一定程度宣泄和疏解。在“自由意识”与“现实束缚”的冲突面前,“糊弄学”或许已成为年轻人群体对主流社会规则最温柔的反叛

“羊胎素梗”的爆红使人们再次注意到“糊弄学”,区别于“万事皆可糊弄”的极端态度,“糊弄学”践行着一套“选择性糊弄”的社交哲学,在表层的“糊弄”背后我们挖掘到的是当代年轻人深层的社会压力与社交焦虑,在理解这种“温柔对抗方式”的同时,我们需要明白“糊弄学”本身并不能成为生活困难的万能解药,更长久的幸福还需要我们拥有直面生活的勇气。

 

作者:新媒体重点实验室 微信公众号:NewMediaLab

本文由 @ NewMediaLab 授权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ixabay,基于CC0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你要一定要记住,长得好看是不能当饭吃的,非常好看可以。

  2. 我:“老板这衣服多少钱?” 老板:“200,要吗?” 我:“300卖吗?” 老板先是楞了下:“卖,怎么不卖。” 我:“那你就卖300吧,反正我又不买。” ,,,,,,[马]的不说了,护士姐姐叫我换药了。#

  3. 降低期望,把手机关掉,焦虑就没有了。

  4. 来公司没多久,负责一条产品线的产品和运营工作,亚历山大

  5. 搞不清做运营分那么多职位干啥,用户运营、内容运营、渠道运营、新媒体运营、活动运营、用户增长等等。。。都被这各大招聘平台给引导坏了。。。我觉得把,本身做运营就是这些模块都要做的。分工太细反而做的更差,毕竟这是一个系统性的活。 :idea:

收藏
评论
返回
营销日历04月19日 更多
1882年英国学家达尔文逝世
2009年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举行
谷雨
加入圈子
全栈运营交流群
加入
抖音运营交流群
加入
小红书运营交流群
加入
视频号运营交流群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