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B品牌之道

B2B品牌塑造,我们要先定义自己到底要做什么类型的品牌方向,塑造的主要是知识型品牌、要素型品牌和社会型品牌,这些具体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深入文章看看作者的解释吧!
01
进行品牌塑造,我们首先需要理解塑造品牌的意义,通常来讲,塑造品牌有三种意义。第一种意义:品牌作为强有力的识别符号,帮助企业产品区隔于竞争对手,形成顾客识别符号及记忆;第二种意义,品牌作为认知标签,帮助顾客更好地理解企业的产品利益和价值,对企业产生信心和信赖,品牌由此为企业产品提供信任背书并创造溢价;第三种意义,品牌作为社会图腾,帮助企业产品成为社会流行和文化现象,与某一顾客群体结成持续而密切的用户关系。
02
大部分人对B2C品牌都有一定认知,2C品牌面对的目标人群是大众,数量众多,品牌塑造方式以广告、大众传播、广度覆盖为主,现在再加上双微抖红B(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B站),顾客的决策方式受意见领袖和自我决策影响,决策速度相对较快,品牌的诉求以情感、个性、态度、兴趣,塑造品牌形象为主。
而B2B品牌面对的目标人群数量有限,属于小众群体,品牌塑造方式以公关、行业传播、展会,会议营销等为主。需要深度沟通,决策方式也相对复杂,需要多人多部门进行决策,品牌诉求方式也需要以功能、理性、信任、并建立品牌认知。2C品牌与2B品牌的也这些不同,也决定了B2B品牌的塑造方式的不同。
03
B2B品牌塑造,我们要先定义自己到底要做什么类型的品牌方向,塑造的主要是知识型品牌、要素型品牌和社会型品牌,企业所拥有的核心资源与核心能力不同,决定了企业品牌塑路径的不同。
04
知识型品牌:在今天的营销行业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叫做种草学。消费者是先被种草,然后下单。怎么跟消费者种草呢?关键是给消费者分享和产品使用相关的、对消费者有效的、并且通过消费可以证实的知识。比如完美日记在小红书的崛起,是从给消费者分享口红试色、如何画眉毛、如何使用眉笔等美妆知识开始的。比如小米手机,它的抖音官方号经常给消费者分享各种手机摄影技巧与方法,如超广角怎么拍、慢镜头怎么拍、闺蜜怎么拍,咖啡店怎么拍等等。
05
与B2C相比,B2B的产品在使用时通常需要具备更加专业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B2B产品的目标顾客来说也更加重要,甚至可以代表其职业技能、专业力。所以把这些知识分享出去,对于自身以及对于目标顾客都是很有价值的。这就像彼得·德鲁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所说,知识是今天唯一有意义的资源。
06
知识型品牌塑造三个组成部分:知识、人格、信任。知识代表着产品的使用方法与技能、产品使用体验;人格代表产品的感性价值,以及产品背后的品牌个性与企业形象。而信任代表着产品提供给用户的信用背书,以及和用户所建立的连接关系。知识型品牌的建立,就是通过生动、有趣有用的知识分发,与目标顾客建立人格连接,最终成为顾客的信任代理。
07
近年来各大汽车企业纷纷开始打造技术品牌,技术是今天整个汽车业智能革命、汽车品牌向上发展突破的关键所在。对消费者来说,这些代表着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模块化造车架构、动力、电池等种种技术的品牌过于专业,不好理解,而且这些技术品牌也不是消费者最终的购买物,而是产品背后的一种依托和背书。这一情形,与B2B企业的技术传播较为近似。
08
技术品牌的传播,重要的不是靠几十页的产品手册,长篇大论的技术介绍PPT去诠释去传播,从而要消费者掌握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借助今天的内容平台,通过生动化、形象化的知识科普,通过塑造知识品牌让用户感知的企业的技术领先、品质一流、值得信赖。
09
对最终产品质量和功能起到关键作用的零部件或原材料,被称为“关键要素”。CPU之于成品电脑,这就是一个关键要素。所以英特尔选择将CPU打造成为品牌,让“intel inside”出现在各家电脑广告上,并贴在各个电脑产品上,这让消费者相信使用英特尔CPU的电脑就是最好的电脑,英特尔由此获得针对所有电脑厂商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攫取了超额利润。这种在最终成品消费市场,将产品的关键要素打造成为品牌,左右最终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从而影响下游生产商的方法,就叫做要素品牌。
10
要素型品牌,实施逻辑是要素的供应商,需要跳过下游的成品生产商,直接针对最终成品购买消费者进行品牌打造和传播推广,通过影响他们的决策行为,从而倒逼成品生产商对自己产生更强的供给需求。
11
打造要素型品牌,首先需要知道在最终成品市场,到底是哪些产品要素在起关键作用,能否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这直接决定了你是否需要打造要素品牌,以及如何打造。比如对于一个服装品牌而言,一件衣服作为成品,那么它的面料、裁剪、设计和设计师、包装、代言人、卖场、店面装修和服务,这些都是有价值的要素。杜邦公司看到了面料在成衣中的基本价值,所以杜邦公司打造了面料品牌莱卡,莱卡的logo跟衣服的吊牌挂在一起,让消费者明白这件衣服使用了高级面料打造,由此莱卡面料开始在服装业流行。
12
在一个产品的顾客价值链上找到关键要素以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要素产品的品牌化。品牌化是为了便于被最终消费者所识别及记忆。所以要取一个好记、琅琅上口的名字,做一个醒目、易辨识的logo,别用行业术语、技术概念做品牌名。
13
要素品牌打造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努力把自己这个要素型品牌,变成最终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的一个重要决策因素和选择标准。对于要素品牌来说,营销的目标是把自身产品置于最终消费者购买的决策场中去思考,让自己成为消费者的购买标准,影响消费者的决策和购买行为。为实现这一目标,常用的营销方式是联合营销。比如英特尔和PC厂商共同推广英特尔品牌,杜邦的莱卡跟服装品牌共同推广,做无菌包装的利乐让自己的LOGO出现在各大饮料厂商的产品包装上。
14
社会型品牌,社会品牌就是打造品牌的社会影响力,从而去赢取行业话语权和社会舆论优势。企业借助这一品牌的势能,去影响客户决策,甚至行业政策制定。其打造方式就是展示企业对于整个行业、社会、公众、国家和世界的贡献和重要意义。比如说像SAP。SAP是一个全球知名、全球领先的企业软件供应商,为企业提供管理解决方案,包括ERP、CRM、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供应链等等。
15
社会型品牌的塑造,我们要清楚地回答这些问题,产品从何而来?企业为什么存在?企业对于这个世界的意义是什么?企业如何看待自己的客户、员工、上下游伙伴和相关利益方?企业如何看待自己所处的行业、如何对待社会与国家?想清楚这些问题,企业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和位置所在,才有机会把自己变成一个社会品牌。
16
三种B2B品牌打造方式,适合资源不同,核心能力不同的B2B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管哪种品牌打法,最终目标是为了帮助企业构建舆论生态,影响客户口碑和决策标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刘逸春
来源公众号:“刘逸春的品牌商业创新”(ID:shangyeyiguohui)
本文由 @刘逸春的品牌商业创新 授权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ixabay,基于 CC0 协议。
今天在微信群里遇到一个沙雕跟我争论,我果断把这篇文章发给他了。
读过这个楼主很多文章,确实都还不错,感谢,加油。
昨天我们领导才给我分享了这篇文章,没想到在这里又看到。
作者其实可以写的更细致一些,这样落地性会更强,对读者帮助会更大。
据说未来十年会更苦逼,吓得我抓紧学习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