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稳就业形势并不乐观的当下,副业成为了很多职场人士的第一选择,副业究竟如何做出来呢?本文作者通过合同制定,作品集选择等方面详细的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最近,失业的人挺多的。

以前和朋友们闲聊,都在聊“增长、营销、品牌策略”这些事儿。可现在,话题都转向“有没有做副业的路子,怎么通过副业赚钱”。看来,现在找工作还真挺难。

面对公司突然“分手”,或者全职工作以外,大家都在想能不能弄点儿私活,增加收入。

以前公司要知道你做副业,会觉得工作不聚焦。现在,很多公司相关部门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你有时间的话,多锻炼锻炼也没啥。

可是,问题就来了。我周围有不少平面设计、运营、写作的朋友,身上技能一大堆,就是接不到活。要么是,一堆额外问题让他们头疼不已。

比如:

你可能得同时做好几份工作,起草合同法务,做好售前售后商务,和客户沟通项目细节,甚至还得提供专业建议,这样一来,副业就没那么轻松了。

还有可能面临拖欠尾款的问题,或者接手的项目不专业,对接人突然离职。说实话,我也踩过这些坑,做过身兼数职的事。世上很多路,偏偏最弯那条被我赶上,一切都是眼泪。

你也别被这些问题吓到。如果你以后想创业,经历过“个体创业”这一步,能带给你很多宝贵的经验。那么,应该怎么做副业呢?

01 你得先认识下,什么是赚钱

跟你讲过故事:

菲律宾和关岛之间有座岛屿叫做“雅浦岛”。几百年来,岛上的人,使用钻过孔的圆形石头,作为货币进行交换,这些石头被称作雅浦岛石币。

当时的人,并不需要直接搬运这些石币,只要口头承诺转移产权,并得到大多数岛民的认可,就可以完成交易。

1989年,西班牙与美国的战争中失败后,把雅浦岛卖给了德国人。德国人来到岛上,需要修建道路以便使用车辆,但岛上居民并不愿意履行这个要求,他们仍然步行,不用车。

怎么办?

为了改变岛民们的想法,德国人设法在石币上涂上黑色的十字架,这一举动,让岛民误以为,涂黑的石币意味着德国人控制了石币的所有权;为了重新获得对石币的控制权,岛民被迫参与修路工作。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从德国人手中夺取了岛屿,并带走了大量的石币用于军事建设。

如今,雅浦岛上,现代货币已经取代石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然而,一些传统的婚嫁和其他重要的社交仪式中,石币仍然被视为一种有价值的交换媒介。

这个故事,你能看出什么?

不同观察者看到的完全不同。英文中有个词叫narrative,中文把它翻译成“叙事”,也有人翻译为“三观”,你可以理解成,对事情的一种描述框架,同一件事。

大多人日常生活是工作、上班、开车,这也是他们的经历与思考模式。但是,想象一下,如果有个外星人来到地球,看到这些人可能会觉得,地球人跟蚂蚁一样,每天钻进甲壳虫(汽车)里,然后又被送进屋里(办公室)。

实际上,我们对金钱看法,和雅浦岛的岛民相比,高明不到哪里去,有时过于专注形式(技能),忘记了赚钱需要靠什么。

大部分人从小到大被教育的叙事方式是:读书、工作、攒钱,然后安度晚年;可是,如果你突然遇到一件事,失去所有的财富,你过去的那套叙事方式就会被打乱。

技术的进步,对生活和思考方式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如果我们总以“赚钱”作为目标,这种叙事方式可能让你很难赚到钱。

因此,更真实的思考模式是什么?

意识到,生活中首要任务是“解决实际问题”;其次,开始解决问题之前,要先明确并定义问题是什么,找出问题的主次。

再者,实际问题不只是表面上的问题,还涉及到更深层次的需求;后者,明确问题之后,不一定要立刻去解决,而是要思考解决问题,需要什么工具和方法,先磨刀霍霍向羊羔。

最终,大部分的时间,应该用在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技能上,这样,当真正需要行动的时候,你就能游刃有余。这五步完整的叙事框架,才是推动赚钱,可持续的一个正循环。

了解这些后,看看大家怎么做的?

我身边的确有不少人写公众号很厉害,过去几年,他们依靠广告收入维持团队运作,但随着近两年广告收益的减少,经营压力逐渐显现。

广告只是盈利的一种方式,过度依赖它会使现金流管理变得困难;如果一个公司完全依赖单一收入源,那么一旦,收入源发生问题,可能就会运营产生影响。

这个现象放在个人层面也同样适用。

许多人期待通过自媒体(视频、公众号)创业,但他们只是单纯地进行创作,而忽视市场需求,最终难以实现盈利。

反之,有一些善于创作的朋友(无论是写作,还是剪辑、设计)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他们并没有一开始,就全力打造自媒体,而是,先思考在自己所在领域中,有哪些实际问题需要解决。

他们试图找出,个人技能与这些实际问题的结合点,并基于此打磨出一套解决方案。然后,以这套解决方案为基础来建设自己的自媒体,最终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赚钱不仅仅在于你掌握的技能,或者你希望做什么,更重要的是,理解和满足他人的需求。

我们所做一切,都应该与他人需求紧密相连,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技能、兴趣应与他人的需求结合,以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02 明白需求后,你需要一份作品集

什么是作品集?一种重要的展示工具。

通过它,你可以快速告诉客户,我是谁,我做过什么,我会做什么;我一直用notion来整理,你也用PPT,都可以。

无论我全职的工作,还是私下做过的一些活动,只要我做过的项目,都会在作品集当中列出来等。

它不像简历那样,包括各公司任职的履历,但至少我能用此类方式,让别人一眼知道,我是做什么的,我的实力如何。

每当有新客户需要我的介绍时,我就会根据对方需求,挑选一些相关作品给他们看。这样做,就是在告诉对方,放心吧,我见过你这种客户,我能帮你解决问题。

拿写作来说:

我的作品集分成五类,有关于品牌营销、CEO高管专访、助农、私域经营、还有一些科技人文等方面;这些领域一开始并非我都写过,都是通过一篇篇优质内容,得到甲方反馈,建立的转介绍。

拿主持来说:

以前我一年最多做到150场活动,怎么得到的客户呢?

作品转介绍。我每次做完活动,基本都会在现场让摄影师帮拍几张照片,然后保存下来,素材多了就做成一份PPT;有时,经过主办方同意后,我还会给摄影师包个小红包,把开场片段要过来,这些都能成为作品。

零工经济时代,你必须得有“作品思维”。

说是没用的,就像主办方挑主持人,大家都说我做过什么大会,多少年经验,风格如何。但你干的好不好,没人能看得见。

你得比别人多走那么一步,把做过的东西留下来,才是实力最好的证明;不过,如果能把作品发布到网络上,说不定能吸引不少新客户。

我注意到,有些人的确很厉害,可是,他们却没有作品集,也没有好好地介绍自己,最终错失掉赚钱的机会。

为什么?

你想想看,如果手头项目比较重要,或者时间有限,你会选择,那些厉害而没有作品集的人合作,还是愿意与那些有作品集,但水平一般的人合作。

大部分会选择后者,这是态度问题。

一个人连基础介绍都没有做好,代表他没有准备好要做业务,即便准备好了,你也不知道他业务能力,与你的需求是否匹配。即便后者业务能力一般,至少,在我看来,他是懂得标准化,重视客户需求的。

为什么?

记得有次,我给一个专门做品牌营销洞察的公众号,找作者写一篇商业分析。

前期我、客户、那个作者在群里都沟通好了。但是,那哥们交出来的稿子,根本不是客户想要的那种类型;我让他改,结果他来一句,“我有我自己的写作风格”

我听完都傻了,后来跟他深聊了一下,才知道他从来没有写过这方面定制的稿子,所以,面对这种情况他也是一头雾水。最后迫不得已,我加班加点自己又改了一次,还弄得都挺尴尬。

看出作品集的重要性没?不过,有了它,你可能还需要学会给自己定价。

03 不得不说,定价是门玄学

如何定价?少了我吃亏,高了怕别人不用,怎么办?

几年前,我刚开始接活儿,特别不擅长谈价钱。没啥商业背景,所以也没啥谈价钱经验;一开始,我总希望客户能直接告诉我,他们准备付多少钱,或者有个什么标准,我就按照那个收费就好了。

有次,一个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个活,需要我主持连续三天的活动;那段时间我正好有空,所以就答应了。

活动结束后,我觉得挺尴尬,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谈钱。过一周,我鼓足勇气,跟他说,要算下这段时间的劳动回报;结果他告诉我,他准备给我1200元,就算是这三天的费用。

我当时真是内心五味杂陈。我干了这么多活,我的工作只值1200元吗?

而且,我想起以前商场做一场活动,几个小时时间就能拿到1200元。后来想想,这不是别人的错,是我自己没有主动提出定价。

后来我才明白,我怎么定价,别人就怎么看待我的价值。

我不能指望别人会给我一个公正的评价,我要自己去争取。所以,不管是少了让自己吃亏,还是高了怕别人不接受,都是自己需要去衡量、决定的。

那么,该怎么衡量呢?

确定收费标准,一般有四个基础因素需要考虑,分别是:投入多少时间、复杂程度、紧急不紧急、动用人脉资源多不多等。

如果真不知道怎么定,你可以定一个觉得不会亏的价格就可以,前期不要太高,你不要觉得自己是大厂出来,资历比别人高,就应该价格高。

事实上,价格是价值所恒定的,而价值又是需求方根据预算、项目所界定的,你的经验仅仅代表一种加分项,未必能换成酬劳。

反之,前期定的太高,别人不用你,也没有锻炼的机会,对不对?这方面我认为,多吃几次亏,慢慢就知道行业内,大家怎么做的。

跟客户谈价格时,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 酬劳税前还是税后?税点多少?
  • 结算方式?对公、对私?
  • 什么时候结算?完工后?还是每月几号?

第一条你需要制定。后几条,不管你对甲方还是乙方,合作前需要了解对方情况。

如果金额比较大,也可以要求开始工作前,预付30%,不过,这种情况在现实中不容易实现,你一个人很难对企业客户施加影响。

如果成立公司,情况也不会有太大变化,除非你公司业务做的的确足够强大,客户多的接不过来,一切以定金为基础,可是该提的要求还是要提的。

你也不必因为提要求,感到不自信。合作目标是双赢,对方为了获取你的价值而支付,这种价值交换中,设定一些明确边界,更有助于项目推进。

这些可能不够全面,但对个人来说,应该已经足够了,如果你还是不太放心,可以跟对方签订一份合同。

04 合同需要自己准备吗

有时需要,有时不需要。大公司采购项目时,通常有一些模板式合同,这样比较高效,也比较放心。如果自己拟定的合同,那就可能会复杂一些。

我记得几年前,我和一个电商平台合作,对方财务也没有合同,也可能是懒得拟定,就让我准备。

我苦哈哈的准备好后,对方又走一套流程,领导领导审批、法务审核,盖章,邮寄等,整个过程耗时10天,等合同签完,工作也差不多做完了。

还有一点,如果你和一些小公司合作,你应该花点时间去了解一下他们的背景,金额不大,你可以要求对方先付款,因为现在经济形势不好,公司容易黄。

有一次,我和一个公司合作一周后要结算,结果对接人告诉我他被裁了,公司也倒闭了。我问他,我的钱怎么办?他告诉我他自己的工资还没有发。

所以,世事无常,遇到这种情况,对方也难受,你也挺棘手。去要吧,人家离职了,即便推给你个对接人,沟通也麻烦,不要吧,付出了劳动力。

话说回来,大公司一般都有他们固定的供应商,所以你直接和大公司合作的可能性其实不大。就算有机会合作,结算周期通常也会比较长,但是,他们不会不给你钱。

相比之下,和供应商(乙方)合作的优势就比较明显,结算周期短,拿钱快。所以,和乙方合作,这是你要走的一条必经之路。

不过,这个过程是一门学问。

大家都想赚钱,乙方也一样。他们在甲方和你之间打转,挣的就是中间差价。那么,这个差价从哪里来的呢?

有两个方面:

1、从下往上

你给的报价有利润空间,乙方就把你推荐给了甲方。如果你做的东西恰好是甲方想要的,那么甲方就会买下,你提供的服务或者产品。

2、从上往下

甲方某个部门的负责人,有某个具体的需求,他在市场上找相似的作品或者创意。偶然发现你的作品,然后,把你推荐给了乙方。乙方作为中间人,找到了你,帮忙执行这个项目。

所以,自下而上,这种主动性使得你在谈判过程中,具有较大控制权,你可以设定合作价格。这种方式,也更易于建立起与乙方的长期关系,因为他们会明白,你能提供性价比高,且高质量的服务。

自上而下,会让你感到更加安心、有价值。甲方直接看到你的作品,并愿意支付相对应价格,你就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去寻找客户,可以专注以提高作品质量。

不过,劣势比较明显,你不可能对每个甲方都足够了解。所以,前期你还要多靠供应商,等有一定影响力时,你可以自建商务团队。

还有,由于乙方也需要从中获取利润,所以,他们可能会压低你的服务价格,或者把原本应得的一部分利润拿走。

不管怎么说,前期这些都不太重要。唯有找到需求,服务好每个客户,把价值交付做好,所有的订单才会接憧而至,你是自己的贵人,把事干好,比什么都强。

总的来说

事虽难,做则必成。

做副业和创业一样,任何一个行业看似人多,但构成行业里面最大基数的玩家,都是小白。你在往上攀爬过程中,会看到一层一层的人往下掉。

首先是业务不精的,其次是投机取巧的,再者还有意志力不强的;你要做的,就是继续往前爬,爬着爬着会发现,袄,“原来我可以走,这么远的路”。

作者:王智远,公众号:王智远

本文由@王智远 原创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万物之中,希望最美,感谢作者分享。

  2. 搞不清做运营分那么多职位干啥,用户运营、内容运营、渠道运营、新媒体运营、活动运营、用户增长等等。。。都被这各大招聘平台给引导坏了。。。我觉得把,本身做运营就是这些模块都要做的。分工太细反而做的更差,毕竟这是一个系统性的活。 :idea:

  3. 知易行难

  4. 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来表达自己的看法,让人感同身受

  5. :| 我来留言催更了

  6. 讲的很透彻,例比通俗易懂,果然是高手 :???:

  7. 很有价值的一篇文章,作为一名运营经理唯有多学习,多复盘,多总结,多实战,才能成为优秀运营人。

  8. 很有深度,不仅提出了问题,还给出了解决方案,让人受益匪浅。

  9. 对于一个每天996的运营人来说,简直扎心了。 :x

  10. 文章写得很精彩,作者的文笔很好

收藏
评论
返回
营销日历04月20日 更多
雅安地震纪念日
联合国中文日
1994年中国接入互联网
2000年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成立
加入圈子
全栈运营交流群
加入
抖音运营交流群
加入
小红书运营交流群
加入
视频号运营交流群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