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十一购物节的临近,各大电商平台的战火已经点燃。从京东的率先启动到淘天的节奏调整,再到抖音、小红书等内容平台的积极备战,今年的双十一不再是一天的销量冲刺,而是一场全方位的战略布局和用户体验的综合竞争。

十一长假的欢愉气氛尚未完全消散,很多人还沉浸在“假期综合征”中未能自拔,但电商平台的“战鼓”却已擂响。

京东率先“亮剑”,其双11大促在国庆假期后的第一天便全面启动,预售期更是早至10月18日,意图通过时间差抢占用户心智和钱包的“第一落点”。而淘天早早确定了节奏:天猫的预售于10月15日晚间开启,淘宝延续618取消预售的机制,直接10月20日晚进入现货售卖阶段。与此同时,抖音、小红书等内容平台也已摩拳擦掌,准备在年度最重要的消费盛宴中分一杯羹。

可以看出,今年的双11,延续去年的习惯,不再局限于某一天的销量冲刺,而是演变为一场考验平台战略布局、供应链韧性、用户体验和内容生态的综合性竞争。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更早的决策、更长的比价周期和更复杂的玩法选择;对于品牌与商家,则是一场关乎库存管理、流量争夺和营销策略的终极考验。大促思路的变化,在“提前”这一表象之下,正酝酿着更深层次的变革与竞争。

01 双11,大平台的攻防战

纵观2025年双11,淘天、京东、抖音三大主力平台呈现出愈发清晰的差异化战略路径,其玩法、侧重品类与核心逻辑,折射出各自对当下电商生态的判断与自身优势的押注。

淘天体系在今年618就取消了预售。今年双11延续该政策,这绝非简单的流程缩短,而是一次深刻的战略转向。其核心玩法“官方立减”,主张“单件即可优惠,无需凑单”,直指过往数年消费者最为诟病的“计算难”“套路多”痛点。

这背后,是淘天作为传统货架电商的巨头,在面对内容电商分流、消费者耐心下降的背景下,发起的一场“体验改变”。淘天或许希望重塑消费信任,降低决策门槛,让优惠变得直观、可感。

在品类上,淘天依然在美妆、服饰、家居等传统优势品类上占据主导,而官方立减的普适性规则,也意在惠及平台上海量的中小商家,稳定其基本盘。

与淘天的“化繁为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京东依然坚持并优化的“早”字诀。

京东不仅启动时间最早,更将预售周期拉得足够长,从10月18日一直延续至31日。这与其供应链和品类特性紧密相关。

京东的核心优势在于3C数码、家电等高价、需要慎重决策的品类。更长的预售期,一方面为品牌提供了充足的新品曝光和市场预热时间,比如其重点打造的10月24日“新品首发日”;另一方面也给予了消费者充分的信息搜集与比价周期。

而作为新贵势力的抖音电商,其双11的玩法则深深植根于其兴趣基因。

抖音不会过分强调繁琐的平台级规则,而是将主战场置于直播间和短视频内容场。通过头部达人专场、品牌自播矩阵和平台流量扶持,以内容激发即时性消费需求。抖音的侧重点在于服饰、美妆、食品、国潮新品等冲动消费属性强、易于通过视觉和情感驱动的品类。抖音电商的优势在于“发现式购物”,通过精准的算法推荐,将商品与潜在兴趣用户高效连接,实现货找人。

在双11期间,抖音会通过平台补贴加码、话题挑战赛等方式,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其核心目标是最大化流量变现效率,并进一步培养用户在平台内的常态化购物习惯,挑战传统货架电商的稳固地位。

与抖音同属内容阵营的快手,打法则更具“江湖气”,深耕于“信任电商”生态。快手双11的核心战场,是无数个基于强粉丝关系的“老铁”直播间。平台通过“实在购物节”等主题,激励主播们拿出“给老铁们交个底”的诚意价和专属福利。其玩法往往简单直接,如直播间专享券、粉丝团购价,核心在于激活主播与粉丝之间长期建立的深厚情谊与信任背书。

快手的优势品类集中在服饰、美妆及大量源产地的农产品、工厂直供的白牌精品上。它的战略,是借力于稳固的私域流量,在公域流量竞争白热化的环境下,构建一个以人情和信任为纽带的、高黏性、高复购的交易场。

小红书则进一步强化其“种草-拔草”闭环,其不追求全品类爆发,而是深耕家居、时尚、美妆、母婴等强社群信任属性的领域,通过笔记、直播和店铺联动,将社区积累的信任感直接转化为交易。小红书和抖音共同挑战的,是传统电商的人找货模式。

在这场混战中,拼多多的姿态最为“超然”。它几乎没有改变其玩法,依然主打“百亿补贴”下的“单件立减”和“天天低价”。这种不依赖复杂节奏、直给优惠的策略,使其在追求极致性价比的消费者心中占据了稳固地位,尤其在农产品、日百及品牌清仓货品上优势明显。拼多多的存在,仿佛在提醒所有玩家:无论玩法如何翻新,价格的终极吸引力,永远是最朴素的真理。

总之,对比前两年的双11,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平台无论是拉长周期,还是对品类、品牌精耕细作,都是一种行业从“流量红利”向“留量红利”发展的必然结果。钱难赚,用户难留存,平台的大促策略而已随之改变。

02 平台搭台,重构买卖双方信任

首先,很明显的感受到, “用户时间”与“用户耐心”的价值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前两年的双11,普遍采取“预售+两波爆发”的模式,周期被拉得极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平滑了服务器和物流压力,但也极大地消耗了消费者的精力与热情。复杂的跨店满减、组队PK、盖楼养猫等社交玩法,让购物体验变得疲惫不堪。

2025年,淘天果断取消预售、力推“官方立减”,是对过去这种内卷式玩法的纠偏。平台意识到,与其用复杂规则捆绑用户时长,不如用简洁直接的优惠提升瞬时转化效率。

其次,平台之所以能转变大促策略,还因为当前的竞争正从单一的GMV竞争,转向对“高质量增长”的追求。京东坚持长预售并强调新品首发,其目的不仅是冲销量,更是为了强化其“高品质消费”的平台心智,吸引并沉淀品牌价值最高的客群。抖音则继续深耕其内容生态,其双11成绩单里,直播观看时长、内容互动率等指标的权重,可能与最终的GMV同样重要,因为抖音追求的是整个生态的活跃与健康。拼多多巩固其“性价比”王国;淘天则致力于修复和优化核心购物体验。

对于商家而言,他们也会根据自身品牌定位、产品特性和目标客群,战略性选择主阵地并进行精细化运营,实现渠道的价值最大化。

这种转变意味着,平台不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节日的交易场,更希望成为一个能持续产生价值、滋养品牌与用户关系的日常阵地。

当然,在大促过程中,不免有些商家依旧会提出质疑。一位从事文房四宝类目的商家向鲸商表示:“我们是10几年的老店,以前参加,是因为平常有在赚钱,赶上这种特殊日子,就实打实的将优惠给到顾客,即使亏这么几天,也算是一种感恩回馈。如今的营商环境,日销价格早都被卷到几无利润,大促满减门槛还越来越高,参加就是亏本,还背刺了平时就支持店铺的老顾客,卖家没钱赚,消费者不开心。要想不亏,除非为活动预先设计好链接,折腾许多花样出来,但对消费者而言,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无异于一种欺骗,这不符合我们的经营价值观。但不得不说,自从不参加这些活动以来,店铺确实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深深感受到一种被裹挟的困境。”

消费者则认为,商家会在大促前涨价,大促中再通过各种券和玩法降价,自己并没有享受到实惠。商家则认为,或许部分店敢这样,但还有另外一部分部分淘宝c店没有这样操作。因为怕违规,也担心设置券多了,券的面额大,满减加上卷,就有破价甚至亏本的风险,大店有专门运营盯着,出事了也有兜底。小店老板客服美工打包都自己,出事了那就扛不起。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但唯一明确的是,平台需要不断简化规则,减少商家和消费者的不信任,使商家能降低运营和沟通成本,将资源更集中于产品与用户关系管理。消费者能决策路径更短,购物体验更愉悦。

也可以看出,各大平台的调整都在向一个共同的方向:回归零售本质,重塑信任关系。无论是淘天的部分去套路化,还是京东以可靠供应链保障体验,抑或是抖音通过真实内容建立信任,其最终目的都是赢回用户那颗在过往复杂玩法中逐渐疲惫的心。

03 写在最后

如今大促的意义,已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爆发的“节日”,而将逐渐演变为一个检验平台综合实力的检阅。未来的竞争,将是“前-中-后”全方位的比拼:大促前,是内容种草能力、新品研发能力、需求预测能力的竞争;大促中,是系统稳定性、玩法简洁性、优惠真实性的竞争;大促后,则是物流体验、售后服务、会员关系沉淀的终极考验。平台需要证明的,不仅是“卖得最多”,更是“服务最好”、“体验最优”。

大促能否带给消费者真正的实惠、便捷、优质的体验,成为一个技术活。价格战似乎已是常态,目前的消费环境对价格也更加敏感。大促要做到物美价廉,平台需向上游延伸,与品牌共创新供给,从而在保证品质的同时,提供持续且有竞争力的价格。这对于消费者意味着更健康的性价比,对于商家则意味着与平台结成更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最后,大促的终极方向,或将是从“交易场”走向“关系场”和“体验场” 。GMV数字会逐渐褪去光环,取而代之的将是用户停留时长、会员复购率、用户满意度等更健康的指标。平台竞争的,是谁能更好地理解并满足甚至超越用户期待,是谁能构建一个让品牌和用户都愿意持续停留和成长的健康生态。当战火熄灭,最终能赢得未来的,必然是那个最能赢得人心的平台。

作者 | 胡笃之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鲸商】,微信公众号:【鲸商】,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思路清晰

  2. 留言催更! :-D

  3. 营销服务型项目的创业最大的痛苦就是要当苦力,还要当着一群苦力的包工头。但好处就是腾挪性比较大,不行了就迅速调转方向,很灵活,不会有任何产品的拖累。如果我要是开局就做互联网产品比如小程序,APP,估计现在只剩骨灰了。

    受教了! :???:

  4. 努力就好,做真实的自己,不留遗憾。

  5. 作者文章写的很好,学习了。

收藏
评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