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艺市场竞争激烈、观众注意力高度分散的当下,如何突破传统模式,实现价值升级?《歌手2025》给出了答案。作为第十季的重磅回归之作,它不仅在收视率上创下佳绩,更通过打破音乐、技术、参与和传播的多重壁垒,打造了一个真正的“音乐地球村”。从多元化的歌手阵容到创新的直播互动技术,从激活会员生态到推动文化出海,《歌手2025》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更为综艺IP的系统性变革树立了新标杆。

在1号推出的《剧综招商开年震荡|1号蓝皮书2025Q1·营销篇》中,有一个数据非常扎眼:2025年Q1综艺市场的整体招商数量对比2024年Q1,同比减少约14%。如今,不论是内容创作者还是用户本身,注意力高度分散早已成为了共识。在这种环境下,如何应对越来越多新内容形态的崛起,综艺IP该如何突破价值之壁?这是横亘在所有综艺创作者面前的问题。

可以说,当下的综艺市场,既需要一针强心剂,也需要一种新范式,一个新样板。

正是在这样的关键节点,迎来第十季的「歌手」开启了回归之旅。5月16日晚,于湖南卫视、芒果TV双平台现场直播的《歌手2025》再度炸场。节目首期CVB收视率0.42,份额1.84%,排名同时段省卫第1,在欢网、酷云中均以显著优势排名同时段省级卫视第1。其中酷云较去年首期提升11%,欢网较去年首期提升8%,且创下今年以来省卫周五黄档项目收视率最高纪录。同时,酷云收视率峰值近0.8,份额峰值近5%,欢网收视率峰值破0.84,份额峰值破6%。截至5月17日12点节目共获全网热搜2798个,微博热搜441个,全网95个热一,总霸榜时长超210小时。

在1号看来,今年的《歌手2025》更像是一个「破壁者」,它用一系列新的理念和玩法告诉我们:综艺,是时候需要进行一场系统性变革了。

(滑动图片,查看全图)

(滑动图片,查看全图)

01打破「音乐之壁」:打造真正的「音乐地球村」

某种意义上,《歌手2025》最难超越的是它自己。

《歌手2024》的横空出世,用直播颠覆了延续多年的音综逻辑。然而,近一年以来已经有不少音综开始仿效《歌手》的成功经验。时至今日,「直播」对于观众而言已不再是稀缺物种,而对「真实」的追求已经成为了观众对于音综的「基本要求」。可以说,《歌手2024》极大提升了观众对于音综的期待值,但也同时抛给了自己一个如何实现「自我革命」的难题。

对此,《歌手2025》给出的解法是,回归音乐本身,即打破附加在音乐身上的各种壁垒,让《歌手》真正成为一个多元开放的全球化舞台。

先看《歌手》的选人逻辑。

八位首发歌手里的每一位都代表了一种类型。林志炫,作为拒绝修音、非常推崇「one take」的实力派,能感受到他期望再次回归《歌手》舞台内心之迫切;陈楚生,洗尽铅华后正迎来自己创作的全盛时期;Mickey Guyton,来自美国的乡村黑人女歌手,凭借音乐专辑《Remember Her Name》在第64届格莱美奖获得四项提名;BENI红,来自日本流行乐坛的顶流,音乐风格实现了西方音乐与日本本土音乐的融合;GAI周延,一开口就让人记住、充满江湖气的说唱音乐人;白举纲,「无公害」的气质与亲民的笑容下隐藏的是他在音乐才华方面惊人的爆发力;Grace Kinstler,从美国选秀节目《美国偶像》出道的乐坛新星;以及单依纯,一个让音乐人感叹其四五年间能力飞跃好几个level的00后音乐人代表。

更重要的是,选择歌手的逻辑透露出的是「歌手」IP理念的进一步迭代:歌手虽然面临一场末位淘汰的生存游戏,竞演的本质并不是竞争,并不是博弈,而是创造一个多元共融、拥抱世界的纯粹的音乐场域。这并不只是一种说辞,它已成为了所有参与节目的歌手们的共识。

在《歌手2025》全球发布会采访中,单依纯谈到:「看起来我们在座的所有的人好像都是竞争关系,但是我相信大家最期待的和我们的初心一定是音乐本身,我们希望能够表达好的音乐给大家,然后给大家分享,分享所有的美好。我不想把火药味搞得特别的重,因为我觉得对我来说,我更希望把重点放在音乐上,你有时间去树立所谓的好像假想敌一样,但是其实最重要的是音乐」。Grace Kinstler则表示,对她而言更重要的是向大家一起学习中国文化,或是文化交流。

首期表演,更是创造了诸多名场面:陈楚生改编的李白千古名篇《将进酒》,让1号看到了两个跨越千年的人在进行一场人生对谈;单依纯的《珠玉》,一开口仿佛让人听到了年轻的王菲,嗓音犹如天籁;林志炫将传统的戏剧融入到流行音乐之中,让《悟空》既传统又先锋;GAI演唱的《炁》,完完全全诠释了这个字背后所象征的澎湃的生命力。

如果说《歌手2024》意外激发起观众对于音乐民族性的捍卫,那么《歌手2025》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追求「声纳万邦,心音共鸣」,共同开创音乐新未来的故事。

02打破「技术之壁」:建构打破时空、融合横竖的互动沉浸场

以时间来超越空间的直播,最重要的是营造出一种「在场感」:在天涯若比邻的赛博时代,只有「在场」能够激发出观众对于综艺IP的情感链接,实现表达力的聚合;也只有「在场」才能将直播掀起的海量流量能够转化为平台热度增量。

对此,《歌手2025》致力于通过技术层面的创新,实现「全民互动」。

于是我们看到,直播综艺首次真正了打破线上/线下的时空壁垒。

此次《歌手2025》在继续以「顶级4K视效」带领全球观众「身临其境」看《歌手》的基础上,推出了「线上观众&节目现场」实时联动的「云入场」直播互动模式。在整场直播过程中,现场500位大众听审将化身「虚拟坐席」,在线上App直播间呈现。并且,芒果TV针对《歌手2025》推出了综艺直播首个「AI情绪识别」玩法,实时捕捉现场听审团的情绪波动,精准识别鼓掌、起立、流泪等7种情绪瞬间,实时投射至线上虚拟听审坐席,一旦现场听众情绪共鸣达到峰值,即刻触发线上情绪共振效应,从而让线上观众也能同步见证音乐直击人心的力量。

同时,在广大观众非常关注的投票阶段,《歌手2025》推出了全新的「全民投票围观」系统实时上传现场听审团投票结果至云端,并通过线上虚拟座位图生动展现「现场票数动态」。这就让所有的线上用户变成了节目公平公正的「见证者」。

这也是直播综艺首次真正打破横屏/竖屏的形态壁垒。

首先是用户观看体验的横竖融合。

《歌手2025》对云导播进行了全面升级,在行业内率先实现「1横+1竖」直播机位同屏观看。这一技术革新突破了传统直播观看方式,精准回应了用户对于多场景、多视角的个性化观看需求,开启了「看得更自由、看得更全面」的全景直播新体验。

其次是内容互动层面的横竖融合。

一方面,芒果TV自研「芒核」弹幕引擎打造的特型弹幕,颠覆了传统弹幕用户分散表达模式和单一图文形态,这种弹幕能够与节目IP和情节实现更及时的联动,从而在特定节点触发观众的「情绪共振」,使得在线观众能够真正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情绪反应。

另一方面,基于芒果TV的多屏互联技术,电视弹幕真正做到了「大小屏联动」。同一WiFi下用户不仅能在大屏上「看弹幕」,还能快速在小屏端同步「发弹幕」,真正实现「大屏看、小屏聊」。

跨屏融合一直是媒体融合的关键性领域。如今,通过《歌手2025》,我们看到了一个打破时空、融合横竖的互动沉浸场,为「技术+艺术」启发出新的融合思路。

03打破参与之壁:激活会员生态,实现平台正循环

这两年,有一个词在公共领域有着极高的热度:「配得感」。

配得感指的是个体基于自我价值评估形成的、对自身是否应获得某种正向结果(如奖励、机会、人际关系等)或免于某种负向结果(如批评、排斥)的稳定性信念。

在文娱领域,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消费者的配得感正与日递增。这能够从「观众」「用户」再到「会员」的身份认同变化中一窥端倪:只能被动接受媒介内容供给的观众,仅仅会产生品质声张;产生消费行为的用户,不仅在乎内容的品质,也在乎平台能否提供更流畅、更具时效性以及更沉浸的视听体验;而一旦养成了「会员」的身份认同,那么消费者会更加视自己为「股东」,他们对于内容、IP乃至商业化的参与感亟待被满足。

综艺价值的重构,其利益相关方不仅是内容创作者以及平台,更包括了无数「精神入股」的会员们。

芒果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点是,芒果TV从平台运营方面针对《歌手2025》采取了诸多创新措施,致力于以「歌手」IP激活整个平台的会员生态。

一是继续升级「全民预测」玩法。每一期《歌手2025》直播都将设置多轮预测环节,用户预测正确率越高,抽奖次数也越多,就会有越多的惊喜奖品等待解锁。最终,预测成功率排名前列的用户可收获「惊喜礼包」。

二是全新推出「芒果超品俱乐部」。超品俱乐部会员不仅可以拥有入会惊喜礼,独享八大品质权益,还可享受「歌手现场超级福利」,沉浸式打卡歌手现场,获得超品通行证歌手限定版,节目建议直通制片人,获得线上线下全方位尊享体验。动感地带芒果卡也推出了众多福利:如邀请好友助力有机会获得现场录制入场券,首次推出的竖屏直拍直播以「一屏两景」的沉浸式呈现,带领广大用户在自由切换横竖屏中,探索全景与特写的魅力,与歌手同频共振。

可见,芒果TV借助「超品俱乐部」,不仅试图为广大会员赋予更大的权益价值,也期望通过「顶配权益」与「增值服务」,来满足会员的情绪价值,提升会员的「配得感」。

反之,不难预见,当会员能够真正在平台感受到足够的尊重和「配得感」,那么会员生态所蕴藏的商业价值也就有了更大的释放空间。IP、平台与会员之间的价值正循环效应,将会真正实现可持续。

04打破传播之壁:国综,全球同此凉热

《歌手2025》打破的不仅仅是「歌者之壁」,它同样致力于打破「观者之壁」。音乐作为一项艺术语音,本身就是超越国界的存在。在今年《歌手2025》的理念里,所谓「全民」不再仅仅指涉国内观众,而是包含了全球范围内爱好音乐的人。

一直以来,芒系IP都是文化出海的先锋。不论是《乘风》系列、《声生不息》系列还是《歌手》系列,都在海外获得了大量的关注,甚至实现了版权输出。去年《歌手2024》播出期间,更有不少海外音乐博主对每场直播作品的音乐性以及歌手的唱功表现进行逐帧解析。

今年《歌手2025》也将在国际传播上进一步发力。除了邀请更多优秀且具有多元化风格的国际歌手登上《歌手》舞台之外,《歌手2025》也在拓展传播渠道上有了大步向前。每场直播除在芒果TV国际版MangoTV全程同步直播外,节目也将在马来西亚Astro Go、Astro QJ,新加坡Star HUB都会台同步播出,后续也会在北美天下卫视排播上线,从而让节目覆盖全球更多地区。

在第一期直播开场,诞生了最让1号感动的一幕:伴随绚丽的灯光,节目以“音乐护照”的创新主题形式,先后奏响了哈萨克斯坦、俄罗斯、马来西亚、日本、英国、美国、中国七个国家的代表性音乐,这无疑是本季《歌手》音乐主旨的具象化:打破歌者的国籍、出身、咖位、流量之壁,打破观者的国籍、民族、信仰、文化之壁,让《歌手》真正成为不同世代、不同国度、不同风格的音乐交流舞台。

在一个外部世界逐渐滑向「逆全球化」的时代,《歌手》用这样震撼且走心开场告诉世人:爱音乐的都是一家人,我们依然住在「地球村」,我们是一个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发声,弥足珍贵。结语

我们现在可以一窥《歌手2025》实践系统性变革的完整思路:

内容层面,从音乐的竞技性中挖掘音乐的故事性,构建一个开放多元的「音乐地球村」;

技术层面,用新技术加持下的极致「在场感」,构建一个打破时空、融合横竖的互动沉浸场;

用户层面,以「顶配权益」与「增值服务」,满足会员的「配得感」,为IP、平台、会员走向商业正循环筑底夯基;

出海层面,让《歌手》走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让世界因为音乐而被重新凝聚。

在1号看来,这便是综艺IP践行ESG理念的一个最佳案例:让综艺内在的价值性能够辐射和影响到更多的利益相关者,让IP能够成为文化出海、实现文化交流与共融不可替代的媒介。这一属性的变化,决定了今天综艺IP的竞争与迭代已经不能单单依靠内容层面的创新,而应是一项走向系统性变革的综合配套工程。

有幸的是,一直占据国综顶流的《歌手》,再次为我们打了样。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传媒1号】,微信公众号:【传媒1号】,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来表达自己的看法,让人感同身受

  2. 思路清晰

  3. 读过这个楼主很多文章,确实都还不错,感谢,加油。

  4. 棒!这篇写的很通俗易懂

  5. 很有价值的一篇文章,作为一名运营经理唯有多学习,多复盘,多总结,多实战,才能成为优秀运营人。

收藏
评论
返回
营销日历05月20日 更多
520网络情人节
世界陌生人节
全国学生营养日
母乳喂养宣传日
世界计量日
世界蜜蜂日
2006年端午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小满
加入圈子
抖音学习交流群
加入
小红书学习交流群
加入
视频号学习交流群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