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该!始祖鸟这次“炸山”秀,炸掉了半个自己

这篇文章将带你走进始祖鸟与艺术家蔡国强合作的“炸山”烟花秀事件。这场看似壮丽的烟花秀,却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轩然大波,从一开始的惊艳到随后的批评与质疑,始祖鸟的品牌形象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品牌要作死,拦也拦不住啊。
前有西贝,现在又是始祖鸟。
9.19号,始祖鸟赞助了艺术家蔡国强在喜马拉雅山脉上,搞的一场烟花秀,也被称作”炸山“秀,场面简直漂亮极了。(上图)
艺术家蔡国强,还现场表示,这种形式,前无古人····
还真是绝了,始祖鸟这一炸,炸掉了自己的半个品牌。
我都怀疑蔡,是不是西贝派来,用始祖鸟吸引火力的。
果然,烟花秀视频在网上传开,这个前无古人的壮举,立马就变成了危机。
烟花秀事件很快霸榜新浪微博热搜,在一片骂声中,双方道歉,而且删除了很多视频。
我看完视频,作为一个没有艺术细胞的普通人,第一反应,没有半点所谓艺术美感和震撼。而是震惊,我X,这么大面积的烟花秀,不污染空气吗,不破坏环境吗?
然后又看到,蔡国强工作室发文说,手续和审批齐全,用的都是环保材料,可降解,可再生,不影响环境,也做好很多预案。
看来他们太不了解互联网了,这种解释是没用,谁还听你讲道理啊。
因为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普通人,看过那烟花秀的画面,谁会相信?
那大片五彩斑斓,腾空而起的烟花,消散在大气中,你告诉我没影响,鬼才信呢。
只有被利益蒙蔽的人。
现在,网友和始祖鸟的用户们,都开始愤怒了。
喜马拉雅山脉,本身就是生态环保地区,调解地球气候,贡献三分之一水资源,影响十几亿人喝水问题。
去那里的人,平日里都不敢丢一个垃圾,哪怕一张纸,一口剩饭,就算徒步几十公里,大家也要把垃圾带出来,这已经是大众共识了。
你说,一个大艺术家,一个大品牌,你们会不知道?
有人说,这哪里是烟花秀,简直是始祖鸟的“自杀秀”。
为什么?
因为始祖鸟的品牌故事里,一直都在强调对环境的尊重,它延续至今代表的就是“敬畏自然、挑战极限”的一种信仰和精神。
现在倒好了,跑到喜马拉雅山去搞“炸山”艺术秀,追求品牌营销,这就狠狠打脸“敬畏自然”的理念,这种行为,分明是对品牌信仰的背叛。
它这种品牌背叛,伤害最深的就是最认同它户外精神,敬畏自然的“超级用户”们。
以前,大家吐槽,世界是个草台班子,我不信;现在是现实教育我信了。
蔡国强,一个艺术家,活在自己世界里,缺乏商业认知,我还可以理解。
始祖鸟,作为一个商业大品牌,它的理念信仰又是倡导环保,自然的。在这么一个重要的品牌赞助活动上,品牌部,市场部,就不动动脑子多想想吗?
还是说,为了破圈,流量,销量,早就把品牌理念抛到脑后了。
网上有人说,始祖鸟自从被安踏收购,就沦为安踏扩大营收的一枚棋子,趁户外趋势的流行,疯狂的收割中产,慢慢抛弃了原本的品牌理念,有点飘了。
在我看来,有个铁律,一旦某个小众品牌想扩张,扩大圈层赚钱,就不可避免的稀释原来品牌定位。始祖鸟的品牌愿景是,不愿为了迎合潮流趋势而牺牲实用细节。但现在来看,已经从户外专业圈,变成追求大众潮流的品牌。
品牌背叛信仰,始祖鸟也不是第一个了。
今年山姆上架好丽友,就被山姆用户疯狂吐槽,要求退卡,说用在家门口都能买到的品牌糊弄我。因为山姆代表的就是全球精选,尖货好货,而好丽友被认为是随处可买的通货,并且还出现过食品双标事件。
背叛,总是有代价的,始祖鸟才刚刚开始。
不过啊,这个事件,也在提醒所有的品牌们:中国消费者们升级了,买东西不再只是看价格,还会看价值观,看理念了。大家对健康,安全,绿色,环保有了更深的认知理解。
这反映了社会在进步,商业文明在成熟,消费者在进化。
不过啊,消费者越是进化,对大品牌就越是不”利“。他们不好骗消费者了,店大欺客也不敢了。
所以,我说,今天环境下,品牌越大,越脆弱。
大品牌,大在知名度,大在关注的人越多,所以啊,你的每个行为大众都会拿着放大镜去看,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危机。
我一直说,企业做生意,底线是法律,不是道德。越贴近法律,生存空间越大。不过,不同阶段企业,是不一样。
小企业,为了生存,也没那么多人关注,你可以把道德尽量贴近法律,才能更好活下来。
但是,大品牌,已经过了生存期,要的是发展,持续,承担社会责任越大,你做事的标准,就不能仅仅是法律,必须拉高道德底线。
别问为什么,这就是公众对你的期待。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所以小公司的品牌,营销人员可以路子野,大品牌的人,你就得守规矩了。
好了,最后给所有企业,尤其是那些拥有深厚价值观的品牌,提个醒吧。
即便面临流量,增长的焦虑,你再想追求破圈,曝光,也得清醒地认识到2点:
1. 品牌价值观不是说说而已,它不是哄骗消费者的糖, 它必须体现在品牌的每一个行动中。
2. 增长必须有底线。 越大品牌,底线越高。任何建立在牺牲价值观,伤害用户感情基础上的增长,都是不可持续的,甚至毁灭性的。
流量可以买,但品牌信仰是长期积累的。
如果营销行为背叛品牌价值观,最多的流量,带来的只会是更多的嘲讽和批评,而不是真正的用户。
一次性的流量很短暂,不过用户心中被炸开的裂痕,可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愈合的。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晏涛三寿】,微信公众号:【晏涛营销笔记】,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看完这篇文章,我对这个话题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作者的分析很有逻辑,很有说服力。
这篇文章让我收获了很多知识,感谢作者的分享,期待更多优质内容。
这一看,心里好受多了。
运营要学会灵活变通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