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加的微信群越来越多,但是活跃的群却很少,基本上处于僵死状态了。而社群作为私域运营中重要的一环,承担了流量承接+商业变现+新老裂变三个重要使命。如何提高社群的活跃度呢?本文作者通过四个维度展开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刚花了点时间数了一下,我微信还存有聊天记录的群有300多个,而最近7天每天都有人活跃的群只有4个,其余的群少量偶尔有人冒个泡,绝大多数已经处于僵死状态了。

这两年大家都在讲私域(这里特指微信生态的私域),都在拥抱私域,生怕自己上不了私域流量的快车道。

私域是个好东西,玩好了也是真的赚钱,虽然现在私域这个词大家都快听吐了,但是一点都不妨碍它能赚钱。

而社群作为私域运营中重要的一环,承担了流量承接+商业变现+新老裂变三个重要使命。

恰恰是因为社群的重要性,所以很多企业做私域运营的第一个动作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拉个群再说。

从来没想清楚为什么做?怎么做?这就导致99%的社群经过短暂的活跃后,因为没有持续有效的运营动作做支撑,最后就挂掉了。

今天咱们就聊一聊99%的社群是怎么死掉的,以及如何把自己的社群做成活下来的那1%。

一、先搞清楚为什么要做社群

做过信息流、搜索投放的同学一定都有过这种感觉:在投放环节,流量主就像是一个开垂钓园的老板,而我们就是花钱进去钓鱼的人,能钓上来多少?钓上来的鱼大小如何?既取决于自己钓鱼的技术,更取决于鱼塘里本身有多少鱼、鱼的大小如何。

最要命的是,因为鱼塘所有权是别人的,万一哪天鱼塘老板心情不好,不让我们进去钓鱼了,我们兜里有钱都花不出去,也就断了鱼的来源。

命运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会极度没有安全感,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就想自己养鱼,承包鱼塘是不够的,我们要自己修鱼塘!

社群就是鱼塘的一种。

相比传统的投放方式,社群至少有四个明显的优势:

  • 绝对的控制权
  • 免费/极低成本
  • 可以反复触达
  • 适合多级裂变

这就相当于你把流量圈到自己手中,你可以随时触达到自己的用户,既不需要付费,也不需要经过别人的许可,而且理论上是无限次的触达。

更重要的是,当用户对品牌产生信任感或被利益驱动之后,会以二次裂变、三次裂变的方式把新的精准流量引入到社群里,让你的鱼塘真正实现了“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不是所有的业务形态都适合做社群

做社群切忌为了做而做。

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社群是一把双刃剑。

运营好了能帮品牌赚很多很多的钱,运营的不好,问题小的话最多损失点人力物力,问题大的会对品牌造成致命的伤害。

以消费品为例,没有社群之前产品有问题,客诉是1对1的,你解决掉这1个客户的问题就ok了,不会对品牌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

有了社群以后,客户把问题反馈到群里,就会引发其他群成员对产品产生质疑,负面被接受的量级增加了上百倍的,对外传播的可能性也增加了上百倍。

对于很多新品牌来说这是难以承受的,甚至是致命的。

所以做社群之前至少要做好三层判断:

第一层判断:业务本身是否适合做社群

如果不知道判断的标准是什么,就记住四个字:降本增效。

例如商品促销、资源整合、话题营销这种业务,就是比较适合做社群的。

1)商品促销

促销售卖的一般是低单价、低毛利的商品,销售需要以量取胜,社群这种1对多的售卖方式天然就能降本增效,当群里有人不停刷下单信息时,其他人出于从众心理也更容易付款下单,极大的提高了效率,效率就是GMV,效率就是利润。

2)资源整合

此类业务需要以平台为依托,对实时交流的要求也比较高。

传统的方式是在独立站发布资源信息,大家去独立站找自己需要的资源再联系平台服务人员进行对接,有了社群以后各平台基本都把对接环节挪到社群里进行了,群内有人对接时其他群成员也可以围观信息对自己是否有价值,大幅度减少了重复的交流工作。

3)话题营销

通过具有同一属性用户的聚集为社群带来增量价值,例如口红种草群、手办交流群等。

而一些高客单价服务,需要1对1的,讲究服务尊贵感或私密性的,是不建议做社群的。

第二层判断:当前阶段是否适合做社群

同样是做电商,对社交电商来说,社群是业务的基础设施,开始就要重点投入资源去做。对平台电商来说,社群只是一个补充的工具,等平台具备一定规模之后再启动就可以,前期应该把资源投入到其他渠道。

对入场时机的把握,对创业公司是尤为重要的,创业公司的每一分钱、每一份资源都应该用在刀刃上。

同样是做电商,对社交电商来说,社群是业务的基础设施,开始就要重点投入资源去做。对平台电商来说,社群只是一个补充的工具,等平台具备一定规模之后再启动就可以,前期应该把资源投入到其他渠道。

对入场时机的把握,对创业公司是尤为重要的,创业公司的每一分钱、每一份资源都应该用在刀刃上。

第三层判断:建群之后预期的ROI是多少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做ROI测算的目的是为了推演一个数据模型出来,把整个路径的所有关键点都列在纸面上,你就可以很清晰的知道在操盘这件事的过程哪些是非常重要的,哪些是一般重要的,哪些是不太重要的。

数据模型是否成立,直接关系到做社群这个动作是否存在收益为正的可能性。

三、给社群一个精准的定位

决定是否做社群要做三层判断,决定要做了,动手之前还要完成四问:

  • 第一问:社群对品牌的价值是什么?
  • 第二问:社群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
  • 第三问:社群的目标人群有哪些?
  • 第四问:社群对目标人群的价值是什么?

运营社群和做生意是一个道理,单赢不算赢,双赢才长久。通过为客户提供某种服务或产品,来换取品牌的溢价或利润,这在最基础的逻辑。

目标要明确,价值要精炼,给社群做价值定位的时候非常忌讳既要……又要……还要……

要的太多了最后就变成了没得要。

四、如何让自己的社群成为Top1%

开篇提到99%的社群最后都变成了死群,每个人都想成为活下来的那1%,那该如何做呢?

1. 全链路的SOP

想做大,标准化。

大多数平台做社群都是同时做N个社群,这些社群又是由不同的人来运营,如何保证每个社群的运营质量足够高,效果足够好,就需要制定标准化的运营SOP,社群运营者们在既定标准的基础上去做个性发挥,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结果可控。

同时,运营者在社群中展示的内容应该是鲜活饱满、妙趣横生的,但是运营的方式和步骤应该是严谨遵循运营逻辑的,这考验的管理。

总结起来就是:从人性出发挖掘需求,回归到理性制定SOP,再以人性的方式对外展示出来。

2. 做好用户分层

高价值用户和低价值用户要做好分层,不同的人群放到不同的是社群里,再对应上不同的运营策略。

单个社群内的用户也需要做结构分层,一个社群比较健康的结构是1%的共建成员+9%的活跃分子(包含自己的托)+90%的围观群众。

以带货群为例,共建成员更有主人翁意识,可以维护社群秩序保证社群的稳定性,活跃分子在你带货的过程中能产生充分的互动,一个人干巴巴地说还是很尴尬的,有互动气氛就更活跃,气氛活跃了就可以调动围观群众购买的积极性。

最后你会发现,那些一言不发的群成员非常具有购买力,不提问,不讨论、就是买。

就是如此神奇。

3. 一个合适的IP

在我看来,IP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不合适。

在社群内打造一个合适的IP,可以让运营工作事半功倍。

我见过非常非常多的企业社群群主都非常的” 官方”,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人,这种社群是无法让人产生参与欲望的。

运营社群是和一群活生生的人在打交道,所以运营者必须也得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并且是性格鲜明、辨识度足够高的人,因为大家不是面对面的交流,当运营者的人设隔着手机屏幕也能呼之欲出,并让人感觉上是舒服的,那他就是一个合适的IP。

4. 最后,服务!服务!还是服务!

只要好的服务才能产生深度链接。

只有好的服务才能让人有归属感。

只要好的服务才能发生主动裂变。

只有好的服务才能产生长久价值。

只有好的服务才能让我们赚到很多很多的钱!

 

作者:史贵鹏,个人公众号:史贵鹏手记。在某垂直电商Top1公司负责用户增长,曾担任百亿GMV互金平台COO,有过创业经历并成功套现,分享用户增长、职场进阶、创业感悟等硬核内容。

本文由 @史贵鹏 授权发布于运营派,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作者其实可以写的更细致一些,这样落地性会更强,对读者帮助会更大。

  2. 说的太对了,对我太贴切了

  3. 转发朋友圈炸一下

  4. 很深刻,感谢作者分享

  5. 说到心坎了,在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在这里找到了思路。

收藏
评论
返回
营销日历03月29日 更多
中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殉难纪念日
1904年中国第一个官办银行批准设立
1950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制成三色电视
1974年秦始王兵马俑被发现(待)
1997年摇滚乐队五月天成立
加入圈子
全栈运营交流群
加入
抖音运营交流群
加入
小红书运营交流群
加入
视频号运营交流群
加入
公众号运营交流群
加入
APP网站运营交流群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