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白牌清仓玩法,套路很野但真卖货啊!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清仓甩卖的营销策略并不罕见,但香薰品牌「予闻公式」却以独特的逆向营销手法脱颖而出。本文深入剖析了「予闻公式」如何通过“闭店清仓”的策略,在近乎零预算的情况下,实现销量的显著增长。
在小红书流量红利见顶的2025年,香薰品牌「予闻公式」以近乎零预算的姿态,凭借“闭店清仓”的逆向营销策略狂销180w+,上演了一场小品牌突围的教科书级案例
任何不可思议的成功背后都有一套必然成功的逻辑,对于品牌来说要会做“撩拨人心”的内容,才能让用户丝滑下单
今天让我们来拆解香薰品牌「予闻公式」,看看它是怎么靠剑走偏锋实现销量走俏
一、清仓玩法催人下单
经常刷小红书的朋友肯定会刷到一些笔记打着清仓捡漏的旗号卖货,出于好奇,大家都会点进去看看
好的点击率有了,看了看也挺便宜,于是销量也上去了。这个场面似曾相识,谁家附近没有个一年四季清仓的店铺呢
「予闻公式」也是如此,点进主理人主页简介点明是清仓店老板,笔记也用煽情的文案诉说着创业艰辛、封面图里堆满”骨折价””亏本甩卖”的爆炸贴纸、live图直拍展示着仓库打包,却以退为进卖到手软
此招虽险,胜算却大。选择这种野路子既规避了传统种草内容的高成本,又通过反复触达制造出“机不可失”的紧迫感
即便被消费者识破“清仓一年仍在售”的套路,「予闻公式」还大方承认大家的热情让小店起死回生,还可以顺势再追一波流量清库存
没声量不要紧,抓住用户好奇和贪便宜的心理,精准制造「稀缺焦虑」与「捡漏快感」双重刺激,销量自然会涨上去
二、不走高端,只接地气
当香薰香水都在扎堆儿走高端路线的时候,「予闻公式」则变成了用户的生活搭子,不仅能跟用户一起追星玩梗,还能与消费者深度共鸣
1)以噱头引关注
基于低客单价的定位,予闻公式锚定20岁左右年轻女性这一核心群体,依据他们的内容偏好设计笔记选题,巧妙结合热门IP
不论是追星女孩喜欢的张凌赫、爱玩的乙游、还是大热电视剧《甄嬛传》,能带话题就带话题,能硬沾边就硬沾边
例如将《甄嬛传》中安小鸟所用的依兰香和店内产品类比,让“不愧是安小鸟严选”为店内香薰上大分
用户买的不是香薰,而是「我在热点中心」的即时满足感
2)凭情绪促购买
通过翻阅「予闻公式」发的笔记,我发现它不仅会蹭流量还打了不少情感牌
从小情侣约会必备到想起奶奶的艾草香,无一不是用情绪+场景唤起用户的购买欲
在算法端这也不失为一种高明的做法,情绪化标题也会更容易被用户赞转评,这些用户行为会触发平台的二次推荐,得到更多流量曝光
毕竟最贵的从来不是产品,而是那些让人忍不住付费的情绪瞬间
3)UGC化身自来水
在它专业号公布的聊天记录,也是精心策划的「信任凭证体系」
用户的反馈不是干巴巴的好评,而是用像咖啡店主采购大量咖啡味香薰这样的第三方背书来增强信任感
评论区的动作也可圈可点,许多老客用夸张的手法地表达着使用感受,有人写小作文「自从点了这款香薰,我家猫把前任送的玫瑰叼去埋了」,有人甩出香薰配酒的氛围感图片,评论区热情互动的同时也在吸引着新用户
三、巧用避雷笔记
用户对硬广是非常抵触的,但「精准吐槽」却以反直觉的路径撕开了信任缺口
有一位素人发布“避雷!昏睡过去错过早八” 的笔记却反向种草了一大批失眠人群
不讲产品成分多么安神助眠,只讲一觉睡到第二天,用户并非抵触产品本身,而是拒绝说教式营销
这篇笔记通过“一觉睡到第二天”的场景化叙事,将香薰的助眠安神效果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生活事故”,用避雷口吻完成产品价值的隐性植入
数据显示,这篇笔记带动品牌登上小红书购物榜热搜第二,评论区高频词从“广告嫌疑”转变为“求链接”,本质是用户对“真实受害者”身份产生的信任迁移
对于资源有限的中小品牌,这类营销启示在于,不管是什么营销策略,都需要找到用户痛点,才有机会在小红书做转化,清仓的路子确实挺野,但也是一种流量杠杆,只要有流量,能卖货,路子野一点,也是好打法
以上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赵子辰Vic】,微信公众号:【Vic的营销思考】,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道理懂的不少,做的却不好。核心原因还是在于压根就没有听懂和理解对这个道理,以及没有花时间和功夫去验证道理。很多道理都需要验证几次几十次才能成为真理。感谢作者分享。
今年做运营好难,拉新难,留存难,转化难,老大跟我们说,经济下行越难的时候越要加强学习,内心好焦虑,每天刷运营派压压惊。。。。。
作者的观察力和洞察力非常强,文章的论点和论据都很有力,让人信服。
很有价值的一篇文章,作为一名运营经理唯有多学习,多复盘,多总结,多实战,才能成为优秀运营人。
感觉运营就是个苦逼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