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号是被江湖过度营销出来的伪科学

“每天4搜5赞6浏览,7天必起号”——别信了。作者亲测:小红书官方从没承认过“账号权重”,算法只看内容语义和真实互动。所谓养号秘籍,不过是流量焦虑下的江湖骗局;与其刷动作,不如死磕封面、标题和真诚分享。记住,平台要的是好内容,不是好演员。
流量焦虑的时候,就特别容易听信传闻
人类好像就是喜欢「向外归因」,不喜欢「向内归因」
那些听起来噱头很足,很玄学的一招鲜往往就是会比枯燥的干货更吸引人
如果这篇文章讲的是郑州帮“456”养号秘籍,也许流量会更好
但我不需要这种流量了,相比之下,我只想说点真话
如果你现在搜索“小红书养号指南”
会搜到好多好多有关于小红书养号的文章,我大概看了一下
有说要每天浏览对标账号内容≥30分钟,点赞:收藏:评论 = 1:3:1(例:每10篇笔记点赞1次、收藏3次、评论1条)的
还有说要每日1条图文笔记(600字+9图,原创度>80%),每周最好增加一条视频内容的
甚至就是最聪明的郑州帮打法内部也盛传456养号原则,每个账号每天要4次搜索,5次点赞,6次浏览
其实,只要多想一步,就能明白,这些动作都只是用户行为,这些行为不会对发布的笔记产生任何的影响
笔记发布后要经过语义分析系统的理解,根据语义分析匹配给对这篇笔记感兴趣的用户,那些所谓的4次搜索,5次点赞,6次浏览,不会让这篇笔记分配给更多的用户
其实,只要多想一步,就能明白,这些动作都只是用户行为,这些行为不会对发布的笔记产生任何的影响
笔记发布后要经过语义分析系统的理解,根据语义分析匹配给对这篇笔记感兴趣的用户,那些所谓的4次搜索,5次点赞,6次浏览,不会让这篇笔记分配给更多的用户
小红书多次公开辟谣过从未设计过账号权重这一概念,流量分配的核心逻辑是内容质量、粉丝基础和概率,而非所谓的“养号权重”
阅读量的高低由内容质量(标题、封面、正文)、粉丝数量(基础流量池大小)和随机概率决定,而非通过养号提升账号权重
即使是新号,只要发布的内容足够优质(如符合用户兴趣、停留时长高),也能获得高流量,甚至首篇爆文
将流量归因于养号权重是误导性说法,存粹属于江湖说法
所以,朋友们,不要盲目追求这些看起来很有道理的江湖说法了,真正的运营核心应回归内容价值,正如平台治理规则强调的 「流量向上向善」,只有真诚分享才能获得可持续的流量回报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赵子辰Vic】,微信公众号:【Vic的营销思考】,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受教了
很深刻,感谢作者分享
我刚进职场的时候,按照领导安排的任务完成,持续几个月后发现和同行差距很大,这个时候我意识到自己可能是青蛙效应的那只青蛙,把青蛙丢进油锅,青蛙是会跳出来的,而把青蛙放温水,青蛙是会被煮,所以我开始给自己寻求工作外的目标,尝试跳出舒适区,最终自己得到了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