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介绍了小红书的AI内容标识规则、操作方法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探讨了这一变化对内容创作者、商家以及平台自身的影响,以及如何在保护用户权益和优化内容生态之间找到平衡。

昨日,小红书官方账号“薯管家”发布《关于AI生成合成内容标识的公告》,明确:对于未主动声明的AI生成合成内容,将添加显式或隐式标识,用户不得恶意删除、篡改或隐匿。

公告指出,这一步骤,正是为接轨9月1日起实施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做准备。

据南方都市报实测报道,多个主流平台,包括小红书、微博、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B站等,普遍已上线AI合成内容“主动声明”功能,并在用户协议中明确了标识义务,部分平台甚至明确提到违规不标识可能面临封号处置。

薯管家此次重申AI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则是对办法即将生效的较快响应。预计之后其他平台会陆续响应。

从具体操作来看,发布笔记时,只要在依次点击 【设置】 → 【内容类型声明】 → 勾选【笔记含AI合成内容】就能添加标注。

标注后,在发布时间和IP旁会出现“笔记含AI生成内容”字样。具体如下图所示:

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告当中尚未对标识具体效果、历史笔记是否需要重新标识、标识后转发分享是否也会提示为AI生成内容等关键问题做出界定。

而依据《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AI生成内容标识主要分为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2种,并要求覆盖到文件元数据、用户主动声明和平台检测三种场景中。

其中,显式标识需让用户一目了然,隐式标识则是采取技术措施在生成合成内容文件数据中添加的,任何人不得删除或篡改。

可以看出,与过去鼓励“自主声明”“原创确权”不同,此次或许意味着小红书对AI内容的治理管控将全面收紧。

毕竟,无论是2023年的“内容自主声明”还是今年6月上线的“笔记声明原创”功能,都只是建议创作者自行勾选标识。约束措施也仅停留在限流和提示补充方面,只有在多次不声明的情况下才可能被判违规。

但9月1号起,若小红书严格按照办法落实,未声明的AI内容被识别后都将被强制打标,并且不得恶意删除、篡改或隐匿。

这在倒逼用户主动标识、优化内容生态的同时,对依赖AI批量生成图文、视频的商家来说,对内容“真实感”的削弱将无法避免,甚至可能进一步影响转化效率。

当然与此同时,能否在识别准确与用户体验优先之间取得平衡,也将更加考验平台的AI审核、检验能力。

总的来看,从“自愿声明”到“不主动声明则强制标识”,既是小红书对AI生成模板化笔记严重影响内容生态的回击,也侧面反映了其在内容开放度上所保留的治理空间。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见实】,微信公众号:【见实】,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转发朋友圈炸一下

  2. 营销服务型项目的创业最大的痛苦就是要当苦力,还要当着一群苦力的包工头。但好处就是腾挪性比较大,不行了就迅速调转方向,很灵活,不会有任何产品的拖累。如果我要是开局就做互联网产品比如小程序,APP,估计现在只剩骨灰了。

    受教了! :???:

  3. 读过这个楼主很多文章,确实都还不错,感谢,加油。

  4. 看了这篇文章,下周的培训会素材有了,哈哈哈哈哈

  5. 运营要学会灵活变通很重要

收藏
评论
返回
营销日历09月02日 更多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
1937年“奥运之父”顾拜旦逝世
1945年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958年中央电视台正式开播
2008年ChromeBeta释出
加入圈子
抖音学习交流群
加入
小红书学习交流群
加入
视频号学习交流群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