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数据不仅是工具,更是判断力的底气。但你是否曾在面对收入下滑、用户减少时陷入自我怀疑?是否曾被业务质问“你到底有没有错”?这篇文章将带你厘清数据判断的逻辑,从常见误区到诊断标准,从场景还原到与老板达成共识,层层拆解,步步深入。

你会用数据下判断吗?

你怎么确定你的判断是准确的?

现在业务说你判断错了,你到底有没有错!

今天,陈老师带大家系统看看,如何应对灵魂拷问,基于数据做出准确的判断

一、避免常见错误

注意!并不是收入下跌就等于不好

  • 业务有自然淡季旺季
  • 业务有成长期/衰退期
  • 业务有高风险/低风险

旺季向淡季转化,业务到生命周期末尾,出现收入下跌、用户减少都是常事。面对高风险业务,我们会主动控制发展速度,剔除高风险用户。所以了解业务规律,清晰判断标准才是关键。

二、清晰诊断标准

做判断的核心是:找标准。现实可能很复杂,至少有四类典型的场景(如下图)。

1、有客观要求。供应链上大部分指标都有物流、化学、交付周期等等客观要求。比如生产质量、产品尺寸、交货时间。这些也被称作硬指标。这种情况下是可以直接拿来做评价标准的。

2、主要要求,但是负向指标。比如客户投诉,虽然大家都知道投诉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还是希望越少越好,负向指标标准也好找,只要一直处于下跌趋势,不反弹,就算是好。

3、主观,正向,但是有上一级KPI压力。类似销售业绩,GMV,新用户数,很有可能上一级领导、部门直接塞了个指标给我们。这时候想保住自己的年终奖,就得不惜一切代价地搞掂指标。这个标准可以直接拿来用(这也算硬指标)。

清晰了整体目标以后,还要结合业务自然周期、生命周期有关、业务作战部署,做好目标的分解。分解目标不能简单地按时间平均,而是根据业务走势,分摊成一个合理数值,在旺季追加要求,在淡季缩减要求(如下图)

4、主观,正向,需要你自己定KPI。这是最纠结的状况,老板让你做开放题。虽然明知道自己做了他不用会用,但是他还是让你讲一堆道理,不然就怪你:没有深度分析!如果一定要凭空定指标,怎么办呢?

答:用场景还原法,去找一个标杆。

三、关键方法:场景还原

场景还原,是从业务场景中提炼出数据标准,主要用于营销、运营这种缺少硬指标且指标间相互关联多的场景。此时,你问业务方指标是多少,估计他想不出来。但是你问他上一次老板龙颜大悦是什么时候,他一清二楚。同样,你问上一次他被痛骂是啥时候,他也一清二楚。这样我们就能得到正面场景和负面场景。

正面场景,用来做整体的预计目标。比如:

  • 我们要在三年内成为行业第一
  • 我们要在1年内扭亏为赢
  • 我们要在4季度做出爆款活动

有了这些场景,可以转化为具体标准(如下图)。

负面场景,用来设定保障型指标的标准。比如:

  • 新用户注册很多,但是转化太低
  • 业绩增长很快,库存涨的更快
  • 收入指标达标,成本超支严重

有了这些场景,可以转化为具体标准(如下图)。

经过梳理,输出的判断标准,就是一个有逻辑的系列组合(如下图)。

这样就形成了清晰的诊断标准。并且,只要场景梳理没有出错,具体的数字是500万还是510万,都可以根据业务和老板的口味调整。这样既兼顾灵活性,又能有节操。形成的诊断意见能被业务和老板接受,不会受到开头的质疑

四、AI能不能搞掂问题?

有同学会说:现在是AI时代,能不能直接让AI出一个标准,大家都心满意足?完全不可能!标准问题的真正难点是:老板同不同意。AI?AI他算老几……

只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老板都独断专行,老板们自己也会疑惑,也会焦虑,所以才会出现:提一个理想场景,让你帮忙想具体指标的问题。做数据分析,就是要当老板的贴心小助理,帮老板收集行业标准,拆分业务场景,找合适的考核指标,本身也是立功的行为。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接地气的陈老师】,微信公众号:【接地气的陈老师】,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拉新,微信加人,
    留存,告诉他们有好处
    促活,讲沙雕段子,
    召回,发红包
    :twisted: :twisted: :twisted:

  2. 文章写得很有见地,作者的思考很深入,值得学习。

  3. 很有价值的一篇文章,作为一名运营经理唯有多学习,多复盘,多总结,多实战,才能成为优秀运营人。

  4. 对于一个每天996的运营人来说,简直扎心了。 :x

收藏
评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