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数据分析思维,可以利用看历史脉络的方式,通过历史脉络中的某个点去深扒历史。

01

我昨天在群里看到有人谈论养号攻略的问题,我之前也收集过关于这块的信息,但昨天看到有人在求最新养号攻略的时候,我就说了下面这段话。

因为我突然想明白养号的本质,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私号怎么用,你就怎么养;并没有什么攻略不攻略的,而且微信也没有明确的说什么什么规则,只是给你说一个大概的意思,然后人们就根据这个大概的意思加上主观的判断就得出了“养号攻略”。

其实你找到底层逻辑,自然会很容易去弄清楚一件事情。

我们看到的养号攻略里有“不要使用摇一摇”,为什么呢,是不是因为作为一个正常人,不可能会频繁使用摇一摇这个功能,因为摇一摇具有添加陌生好友的行为,频繁使用会触发摇一摇的机制吗?

显然不会触发摇一摇的机制(说不定没有啥机制),它触发的是账号频繁添加好友的机制。

正常人会去每天都加几十个人吗?微信可以理解你有社交需求,你孤独,你寂寞,你需要找人聊天,嗯,微信可以允许你添加,但多次大量频繁添加,微信就会想,你丫是社交狂魔?如果不是,那就是在恶意添加好友用来营销。

02

# 第二部分是历史脉络概述,不喜欢可以跳过

应该怎么去培养数据分析的思维呢?

——去看历史;看历史的发展脉络。

我上次看了秦汉的历史,我做了笔记,记录下了发展的脉络。

秦国怎么来的?

秦人的祖先是一个叫大业的人,这个大业又是古代十二圣人颛顼(zhuanxu)的外孙,大业有个儿子叫伯益,没错,就是写《山海经》的那个人(但说这本书不止一个作者);

秦非子是伯益的后代(不是儿子,是隔了十几代的后代),因为祖上伯益精通驯兽术和训鸟术,所有,秦非子很擅长养马;

因此得到周孝王的赏识,然后就封了块地,叫秦,秦非子也被封了官,叫君。

这个时候的秦国还是先秦,后世人们记不住也是很正常的,因为确实没啥太大的贡献(至少在后面的秦始皇看来是这样子)。

在公元前77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败国,到了周平王的时候成立了东周,迁都洛邑。

周平王迁都,秦襄公有功,封地封诸侯,之后的几百年里秦国开始稳步发展,逐步由一个小地方慢慢吞噬周边的疆域,就这样过上了强国的日子。

然后就到了秦始皇嬴政的时代,这里不多说。

秦始皇死后,秦国没两年就灭国了,灭国的原因就是反叛军,之前被打败的六国中的旧人开始起义(楚国为首),然后历史就进入了楚汉之争,也就是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战争。

之后刘邦赢了,统一天下,叫汉朝,也是西汉。

西汉灭亡了之后,就是东汉,东汉过了就进入三国时期(曹魏,蜀汉,东吴),持续八十年左右,进入了晋朝,晋朝之后就是南北朝…

理一理。

秦-汉-三国-晋朝-南北朝-隋朝-唐朝-宋-元-明-清。中间还有一些什么五代十国、金国、契丹什么的的,就不多说。

为什么说建议去看历史,因为历史可以很好的培养你的推理能力,你会沿着其中的一个脉络层层的扒下去;我在看到秦的时候就会去看秦之前以及秦之后的历史。

其中包括事件,人物关系,人物贡献等等,在脑海中就会有一种无形的脉络图。

这种方式我发现可以很好的培养我们的逻辑分析力,因为你在看的时候你就会去思考,去寻找脉络,甚至将各种人物关系和历史表做一个架构图,做架构图不是为了记笔记,而是为了再一次的梳理我们的思维。

你要知道,每一次的思维梳理就代表着思维能力的增长;为什么说智商越高的人也喜欢独处?比如乔布斯,他自己有个小屋子,屋子里啥都没有,每天都会在这个小屋子里打坐冥想,做深度思考。

因为只有不停的思考才能够真的成长。

我们长脑子干嘛的,不就是用来思考问题的吗?

我就发现很多人不愿意主动去思考问题,总喜欢让别人来帮他们想好怎么做,久而久之,遇到问题就会不知所措。为什么会不知所措啊,因为脑子很长时间没思考了,形成了思维惰性,已经习惯的去找别人寻找方法了。

数据分析最重要的不是数据的收集,而是寻找关键变量,也就是它的转折点。

我看了秦汉后,做了笔记,我整个回顾一下后,发现了好几个拐点,比如,楚汉之争的刘邦和项羽,如果项羽胜利,历史发展又会不一样;因为项羽很恨秦始皇,甚至进入咸阳城后一把火烧了整个城市,著名的火烧咸阳城就是他了。

为什么拐点是刘邦呢?

因为刘邦很尊崇秦始皇的治国理念,他觉得,天下就应该这样的大一统,所以,他建立汉朝之后也一直在想各种方法实现大一统。

但事实却是,没他想的那么简单,甚至更难,整个西汉到了汉武帝刘彻的时代才算真的实现大一统王朝,即民心,疆域,文化等全部统一。

进入西汉,刘邦做了一件事情,这个事情又成为历史的重要拐点。

那就是“和亲”,当时北边的匈奴很强势,刘邦期间主动打过一次,但是没打过,后来匈奴提出“和亲”的法子,刘邦不得不答应,还好他答应了,不然,刘邦极有可能被匈奴灭了

那么,到了汉文帝的在位时代,拐点在于一个人,那个人就是贾谊,贾谊提出“无为而治”的理念,汉文帝很欣赏,于是采用。

无为而治就是韬光养晦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啥都不干,不打仗,不得罪人,努力发展农业牧业等经济,不好听的说法就是软弱。

之后是汉景帝刘启,没啥拐点,但还是有些必不可少的贡献,比如平定了七国之乱,在一定程度上统一了疆域,和汉文帝的时期统称为“文景之治”,即“无为而治”。

再就是汉武帝刘彻,在他在位期间最大的隐患就是匈奴,他这辈子就在想着怎么把匈奴灭了;他这里的拐点就是在设计攻打匈奴的过程中,派卫青把河套区给夺了回来。

这个河套区可厉害了,后来汉武帝 为了方便运输和救援在此设郡,这个地方就叫做河西走廊。

这个河西走廊就是后面历史中的丝绸之路的通道。

而丝绸之路也决定了中西文明贸易的结合,开拓了更广阔的世界,你会发现原来没有河西走廊的话,可能后面的丝绸之路就会更加艰难甚至不存在,没有汉武帝的话,可能也就没有后面的丝绸之路。

03

你如果能抱着去分析脉络的方法去分析数据,层层剥茧,找到关键变量,就会比较容易的找到增长的方法。

我为什么用了那么多的文字讲历史呢?

第一,是希望可以巩固我本身的知识点,这是一种学习的方法,有了吸收必然需要有输出才能够更有效。

第二,我是在告诉各位,数据分析过程中的思维的重要性,是在告诉你们要去寻找关键变量,从而找到增长方法。

可以这么说,有了关键变量,就可以根据变量制定增长公式或者增长方法,

运营专员和运营主管的能力差在哪里?

前几天工作中,我问我的组员,我说昨天有多少人分享了我们的产品,其中有多少人是普通用户,有多少人是小b端用户,有多少人是我们内部账号在分享。

她说我们记录内部账号分享的数量有什么意义呢?其实这是我最讨厌听到的一句话,但我明白,他们可能不明白,所以你仍然需要跟他们去解释。

我说,我们知道了分享总数,并且计算出三类群体分享所带来的新增,我们就知道了哪个群体带来的新增情况怎么样。

比如,小b端用户分享人数只有10个人,带来的新增也差不多10个,我们自己内部的账号有5个在分享,带来的新增在190个,而当天我们的新增用户在500个,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普通用户所带来的新增占比最多的。

那这个时候我么看数据,就可以发现问题,小b端用户极度不活跃,粘性也很差,去找原因,发现是他们不愿意分享,为啥不愿意,因为对产品么有认知。

在去调查,发现负责小b端用户的同事,在与小b端沟通的过程中就存在问题,什么问题呢?

产品的使用文档太过于复杂、沟通话语太过于生硬、产品功能引导没有做等等。

我亲自去做了两天小b端运营,我添加一个后,首先我给人家打个招呼,我会看他头像,嗯,是个大叔,然后我就说“大哥,你头像真有气质,是你本人吗?”,随便夸一句,给对方亲和力。

借此打开话题,而不是直接添加好友后就告诉人家,我们的产品xxx,能帮助你xxx。

之后我说我是xxx的客服…

过程中我会问他有没有使用过类似的产品,是什么,怎么样。

然后我会告诉他我们产品怎么使用,我把涉及到小b端用户的核心功能点截图、划框框、画箭头、加备注…一系列东西。

做这样的行为的目的是让对方能够最快速度的了解产品的核心价值。

因为我们产品内本身的引导很差劲,对此我吐槽过很多次,产品也修改过,但一直都没有达到令我满意的状态,仍然会收到很多用户问“这个怎么弄”、“我要xxx,请问应该怎么操作?”

这就是统计数据,并且分析过后得到的优化点。

我跟那个人聊了之后,他当天就产生了分享行为,主动推荐我们的产品,并非因为我和他聊的多开心,而是因为他明白了我们产品对他的价值体现。

再比如,普通用户分享占比最多,那么,我们是不是还可以去分析,这当中,他们分享哪个页面最多?

再比如,内部账号每天分享后带来的新增情况在逐步减少,是因为转发文案的原因?还是因为分享内容不够吸引人?或者分享的时间点不对?抑或是渠道资源中基本已经被覆盖?

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这么一个信息去层层分析出来的。

判断一个数据是否有分析的价值,只需要确定它是否会对你的北极星指标产生影响,这里还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北极星指标是日活,你发现某个数据和日活没直接关系,就打算放弃。

这是不对的,先别急着放弃,日活也有公式,它必然和新用户、老用户、流失用户或者激活用户有直接关系。

我们就拿签到功能来说。

有的人认为签到功能的数据没必要去统计,如果你仅仅只是为了签到,那显然没必要统计,因为仅仅是签到且不产生任何签到反馈的话,其实从根本上来说,这个签到功能就没必要存在。

为啥要做签到或者打卡?

很大程度上是要建立虚拟货币,对吧。

虚拟货币可以兑换商城的东西,或者兑换成就等等,对吧。

而这些东西恰好遵循了hooked模型(上瘾模型)中的酬赏原理,酬赏是什么,说得直白点就是反馈。

那么,我们看签到的数据,就很大程度上可以判断有多少人是想得到一些酬赏的;而且也可以看出一些问题,比如签到数据不好了,是不是因为商城这一批次的东西不够吸引人?还是说用户对成就系统的成就兴趣不大?

上面是猜测,数据虽然不好,但你还要去调查,你总归是要有自己的用户群的对吧,定型调查去。

问他们对签到系统,商城兑换物品,成就系统的看法,是否需要增加他们所感兴趣的东西,增加之后签到数据是否会上去…

我不是在给你说签到这个功能有啥用,也不是在告诉你一个特定的案例,而是在告诉你“数据分析”的重要性。

不会分析没关系,首先你要喜欢去探索,只要保持这个兴趣点,你每天琢磨琢磨,分析能力就会增强。

总结

# 培养数据分析思维,可以利用看历史脉络的方式,通过历史脉络中的某个点去深扒历史

比如,你对历史中哪个人物或者事件或者朝代感兴趣,你就去看,然后做成导图或者笔记。其实就是找到你喜欢的东西,深入去研究和分析,用探究兴趣的方式去培养思维能力

思维培养具有滞后效应,并非即刻见效,需要有耐心,它如同健身和补充营养一样,都是具有滞后效应的事件。

我为什么能够很轻易的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呢?不可否认我的思维足够强,为什么我的思维足够强呢?因为我从小就喜欢思考,我走路的时候甚至就在思考。

end

 

来源公众号:雨洗千峰秀,作者:温清河

本文由@温清河 授权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 基于CC0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必须评论支持一下!!!

  2. 我是做私域流量运营的,文章中大部分观点我都很赞同,很有启发

  3. 顶! :cry:

  4. 最近在研究短视频运营,有没有一起的?

  5. 看着看着,我坐过站了。。。。。

  6. 想要成为优秀运营人,太难了。 :roll:

  7. “你的头怎么像机关枪一样?” “?” “秃秃秃秃秃秃的”

  8. 今天在微信群里遇到一个沙雕跟我争论,我果断把这篇文章发给他了。

  9. 对于一个每天996的运营人来说,简直扎心了。 :x

收藏
评论
返回
营销日历11月02日 更多
追思亡者节
1949年中国民航成立
1999年首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
加入圈子
全栈运营交流群
加入
抖音运营交流群
加入
小红书运营交流群
加入
视频号运营交流群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