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聊增长,我们唠一下外卖的情况

在补贴政策逐渐收紧的背景下,外卖平台的竞争焦点开始转向用户体验和流量争夺。京东外卖的补贴缩水,淘宝闪购的流量优势,美团的艰难应对,都在这个市场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上周加班到八点,胃里空得发慌,打开外卖 APP 想点份热乎的炒饭,手指划到京东外卖时愣了下 —— 之前首页弹窗里 “满 10 减 11”“满 15 减 16” 的红包不见了,换成了 “满 30 减 8”,底下还多了行小字 “补贴由平台与商家共同承担”。这才想起,年初京东刚杀进外卖市场时,那股 “砸钱抢地盘” 的劲儿多足啊。
那会儿楼下便利店老板天天跟我念叨:“京东这补贴太实在了!满 10 块直接减 11,相当于白送一瓶水,而且这钱全是平台出,咱们商家一分不用掏,光这半个月,我家外卖订单就翻了三倍。” 我身边同事也跟着凑热闹,中午点奶茶必选京东,“满 15 减 16,两杯奶茶才花 9 块,比自己去店里买还便宜”。可没俩月,老板就愁眉苦脸了:“平台说要改规则,以后补贴按 4:6 开,咱们商家得掏 4 成。我这小本生意,卖一瓶可乐才赚 5 毛钱,哪扛得住啊?”
有意思的是,京东这边 “补贴缩水” 的声量刚起来,阿里的淘宝闪购倒悄悄火了。前几天我刷淘宝 APP,首页突然弹出个 “闪购外卖” 的入口,点进去发现跟平时用的外卖平台没差 —— 能选生鲜、零食、日用品,下单后 30 分钟就能送上门。我试着点了箱酸奶,全程没看到任何电商商品推荐,就是纯外卖下单流程,付完钱才反应过来:原来闪购就是淘宝里专门做外卖的板块,相当于在淘宝里开了个 “外卖窗口”。
后来跟小区超市老板娘聊起,她笑得合不拢嘴:“现在好多用户刷淘宝时,看到首页的闪购入口就会点进来点外卖,不用再单独打开饿了么 APP。之前饿了么一天也就 20 来单,现在加上淘宝闪购的订单,一天能有 50 多单,全是靠淘宝主站的流量带起来的。” 确实,淘宝本身日活用户多,把外卖板块直接放进首页,相当于给闪购找了个 “超大流量入口”—— 用户不用切换 APP,刷淘宝时顺手就能点外卖,闪购的订单量自然涨得快。
反观美团,这段时间更像 “硬撑的老大哥”。楼下美团便利店的老板跟我吐槽:“平台天天催着搞‘满 20 减 8’,一瓶可乐原价 3 块,满减后才 1 块多,卖一瓶亏一瓶。可要是不搞活动,用户全跑到淘宝闪购去了,我这店就得关门。” 我翻了翻美团 APP,发现首页的红包确实没以前大方,之前 “满 30 减 12” 变成了 “满 40 减 10”,评论区里还有用户抱怨:“点份炒饭加个蛋,算下来比淘宝贵 5 块,以后不选美团了。”
美团也不是没努力。前阵子推出 “共享厨房”,让几家小餐馆共用一个操作台,说是能省房租;还搞 “卫星店”,把小区里的杂货店变成外卖自提点。可老板们不买账:“共享厨房是便宜,但好几家店共用一个后厨,卫生问题根本没法保证,用户投诉一次,我半个月的生意都白做。卫星店更别提了,赚的手续费还不够囤货的钱,没几个人愿意干。” 说到底,美团的补贴更像 “拆东墙补西墙”,用户觉得 “没以前实惠”,商家觉得 “没赚头”,只能勉强跟上节奏。
京东的处境更难,像 “夹在中间的受气包”。有次我想在京东外卖点水果,发现常买的那家店不见了,客服说 “商家暂时退出了”。后来跟做水果批发的朋友聊起,他叹了口气:“京东改了补贴规则后,小商家根本扛不住。要想拿到平台那 6 成补贴,得满足‘月销 1000 单’的要求,很多店一个月才卖 300 单,补贴拿不到,订单还越来越少。而且京东的外卖功能没美团全,用户催单、退款都得商家自己处理,太折腾了。”
更糟的是,京东自己的营收也紧。我认识的一个京东运营说:“公司最近要控制成本,腾讯给的扶持也少了,外卖的补贴自然砍了不少。用户看到红包少了就走,商家没订单也走,最后数据越来越差,陷入死循环。” 有次他加班到深夜,还在改外卖的满减规则,叹着气说:“现在就盼着能留住几个老商家,别让整个板块垮了。”
这场仗里,最苦的其实是品牌端的人。我对接过十多个餐饮、零售的品牌经理,每次聊天都能听到 “难”。有个做奶茶的经理说:“主站流量一天比一天少,京东那边订单掉了一半,美团这边又要扛补贴,上个月没完成 KPI,被扣了绩效,干脆辞职了。” 还有个做零食的经理更无奈:“想了各种办法,发优惠券、搞拼团,可用户就是不买账,团队里已经走了 3 个人,都是扛不住压力。”
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不是我们不想干,是真的没辙。” 线上流量抓不住,线下门店又受外卖冲击,补贴成本压得人喘不过气,最后只能 “走一步看一步,扛不住就撤”。
其实不管是外卖平台还是品牌商家,大家争来争去,说到底都是为了 “留住用户”。可用户要的从来不是 “满屏的红包”,而是 “被在乎的感觉”—— 就像楼下咖啡馆的店员记得你 “少糖少冰”,小区超市的老板会跟你唠两句 “今天天气冷,多穿点”。下次点外卖时,你或许会发现:真正能留住你的,不是 “更便宜”,而是那句 “您常点的那家店,今天有新活动哦” 的贴心。这大概就是生意里最珍贵的 “温度” 吧。
文/《私域运营指南》张彭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私域运营手记】,微信公众号:【私域运营手记】,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作者的经验很丰富,文章中提到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顶!
运营要学会灵活变通很重要
看完这篇文章,我对这个话题有了更深的理解,作者的分析很有逻辑,很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