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分析,不该止步于“同环比”与图表美化。这篇文章从经营模型、运营公式、商品策略到用户标签,重构了一套真正基于业务逻辑的电商分析方法论。适合所有想从“数据展示”走向“业务赋能”的内容操盘手与分析师。

“老师,我想做电商数据分析……”经常有同学这么说。实际上,电商并不是一个大类,入驻电商,直营电商和电商平台,是三个完全不同的业务!

今天,我们先整明白:电商数据分析的底层逻辑,再看三大类差异,这样更有利于大家进步。

一、经营分析视角

同实体店相比,电商无需承担店租/水电/物业/折旧等固定成本。但是电商的自然流量并不多(不像实体店,占个好位置就有人流),因此要额外承担付费流量,物流费,退货等变动成本。两者的损益表对比如下图:

电商业务,是典型的低固定成本+高变动成本业务,特点明显:

1、起步门槛低,不像实体店选错位置直接暴毙

2、早期扩张较易,不像实体店必须一家一家铺

3、想持续增长难,稳定流量比黄金还难获取

4、入场玩家多,竞争激烈,受大电商平台规则制约

对电商做经营分析时,一般重点关注渠道整体损益+增长率。

现在的电商早就不是20年前大干快上的年代,过度追求短期冲量,很容易引发高退货率,投放成本暴增,库存积压等问题,关注利润增长优于GMV。

二、运营核心逻辑

电商业务核心逻辑很简单:GMV=访客数*转化率*客单价。并且这仨货的影响因素是固定的(如下图)。

注意!转化率与客单价有关系,同样商品当然价格越低,转化越高。但低价意味着缺少毛利,难以应对退货,也没钱投流。因此衍生出:UV价值=GMV/访客数(UV)=转化率*客单价。用这个指标提醒运营:不要盲目以低价促出单,UV价值高才是真的高。

在流量来源上,自营电商平台(网站/小程序/APP)和入驻淘宝/京东/亚马逊等平台有明显差异。

直营电商能积累粉丝,通过私域/小程序/APP等发送通知信息,博得更多免费流量。

入驻电商本质上是在和平台上其他商家争夺类目流量,因此特别关注平台规则变化,盯着竞争对手的价格/主推产品,调整自己的商品与主图。

三、商品维度分析

在商品维度,大品牌和小公司有明显差异。大品牌往往有现成的拳头产品,可以以一个爆款为中心,连带其他产品销售。并且大品牌会平衡线上/线下渠道,线上主推哪些品类可能是事先决策好的。因此整个商品分析的逻辑,更像:先定货,再找人。集中资源打爆优势品类。

小公司就没那么多讲究了,啥玩意好卖就卖啥,甚至有些公司就是盯着市场大盘,看有什么机会。市面上有大量类似套路,比如:找搜索人气高,在线商品少的,分析搜索修饰词等等,这里不一一罗列了。

总之,不管套路有多少种,最后检验套路的办法是固定的:

1、关注渠道转化效果,找引流渠道表现好的单品做流量款

2、关注连带率,关注流量商品和其他款同一张单搭配销售率

3、考核各品类的关注访客/加购/支付/退款数据,找指标好的

这些方法和常规商品分析类似,多了过程数据,甚至更好分析一些。

四、用户维度分析

在用户维度,自营电商平台和入驻电商也有明显差异。在直营平台,可以记录每一个用户ID,记录用户注册来源渠道、页面访问、消费等详细数据。大家常见的:AARRR/RFM模型,就是基于直营电商平台。

并且,直营平台可以通过Push/弹框/站内信/企微等多种方式,直接对每一个用户推送,从而根据用户响应情况,丰富用户标签,迭代用户运营手段。

入驻电商就没这么好运了。平台方只会给“人群包”,不会让你直接接触客户,大家都在往快递包裹里塞小卡片,把人往私域拉。加之平台方经常调整流量规则,导致平台流量总是玄学,入驻电商得花大量时间研究平台规则,这个我们以后再细说。

五、电商平台

大多数互联网大厂都是电商平台,关注的问题和平台商家关注的完全不一样。这些大厂主要收入来源是广告费、平台抽佣、金融服务,只要在平台交易的人数/平台交易额越来越多,就不愁没人交钱。

所以它们会分:

  • toC:用户增长,活跃,留存,会员发展
  • toB:商家运营,品类增多,付费提升
  • 平台:产品体验/搜索推荐算法效果/供需平衡

这些分析内容和商家端完全不一样,更像互联网类分析。这也导致,很多同学纳闷:“我明明是电商行业,大厂为啥不收我简历?”其实工作内容和能力都差异很大,我们稍后再详细分享。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接地气的陈老师】,微信公众号:【接地气的陈老师】,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优秀,值得我敲下键盘留个言!

  2. 受教了

  3. 刚从产品转运营,我是不是掉坑里了,看了这些文章,感觉做运营比做产品更难。事更多事更杂。 :oops:

  4. 万物之中,希望最美,感谢作者分享。

  5. 作者文章写的很好,学习了。

收藏
评论
返回
营销日历08月28日 更多
1624年民族英雄郑成功诞辰
1749年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诞辰
1963年马丁·路德·金发表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2009年新浪微博正式开放公测
加入圈子
抖音学习交流群
加入
小红书学习交流群
加入
视频号学习交流群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