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私域市场正逐渐展现出其巨大的潜力。尽管目前发展尚处于早期,面临诸多困难,但这片黑土地也有着超乎想象的优点,是值得开垦的私域宝地。

“东北其实非常适合做私域。”

“为什么?”

“因为东北人热情,好客,做事干脆利索,注重解决问题的效率,和东北人做朋友门槛很低。天生就是做私域的好土地。”

这是一家东北创业团队与见实聊天中提到的观点。东北的企业老板好学,也好掏腰包,舍得为企业增长进行合理投入。他强烈建议见实加大对东北私域的关注。

这有别于过往认知,相比直播的爆火,似乎东北的私域不论玩法创新、标杆案例的涌现,都相当沉稳和且数量略少。

但现在情况大不相同了,许多牛人们纷纷回到东北去做私域。他们发现,这片黑土地是当下私域的价值洼地,更值得认真开垦。

一、创业者看向了东北私域

2024年初,吴熙辞职离开金山文档的私域负责人岗位。在此之前她还负责过新东方的私域,都是行业中知名大厂,对流量重视,因此连带对包括私域在内的各种新趋势舍得投入,她因此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一度在见实私域大会上分享,被高赞好评。

离职是因为想创业。吴熙仍想着做私域,只是没想明白怎么开局。公司放北京肯定是个好选择,一是在国内,北上广深杭这五大城市在私域中最为领先,氛围在,用户和企业的接受度都高。二是自己的人脉和资源也都在。比如自己刚说离职,就有一家超级大厂找上门来,希望她帮忙问诊,以及干脆接手私域代运营。

她也趁机想了好多想做的事情,包括“想做个私域人才解决方案平台”,及“私域咨询机构”等等。

但这些似乎都不是最好的切入点,比如“咨询行业重复度太高了,很难构建核心壁垒,且入局又晚。没有足够凶猛、实战经验丰富的团队,很难帮助到客户”。

加上2024也就是今年,仍然是保守和谨慎的一年,虽然许多企业明确“重视”私域,私域带来的利润和流水贡献也一年超过一年,对应的投入却反而在被谨慎地控制——大家都在降本增效。

吴熙一边帮忙那家大厂,一边就在想着这个怎么开局的问题。不久前,她突然跑来见实,说:

“我要将公司放在沈阳了。”

相比北上广深杭这些私域领先的城市,东北的私域其实很早期。假如领先者以10分计算的话,可能东北私域才到1分。

有小部分公司在尝试,但也因为对前沿的玩法、趋势不了解,所以效果不是特别好。没有在全国特别亮眼的案例。如果带着在前沿团队成熟的玩法过去,几乎将面对一个巨大的、有待挖掘的市场。

那东北对私域真有兴趣吗?吴熙给当地一些朋友们、企业家打交流,发现大家都知道私域是怎么一回事,也愿意尝试。只是不论招人、定玩法、找资源等,都不是那么擅长。

这下需求确定了,也有了吴熙将公司和团队、业务重心放在东北的决定了,“我这个天津人,可以去振兴东北(的私域)了”。

廖荣看到的需求和吴熙类似。某种程度上看,身为白石互动CEO的他比吴熙的动作还要快上一步——他已经在东北落下了分公司,开始陪伴几个客户展开陪跑。

“我们在长春发起过一个闭门会议,一下子现场就来了十几个头部企业,而且都是一把手或者高管,远远超过之前的预期。”

在他看来,过去,因为疫情的驱动,许多当地大商家不得不启动私域。到了现在,更多头部企业则开始主动策划和推进这项业务。

宁延青对此表示,“全域/私域时代,没有什么行业不适合发展私域,东北也是这样。尤其在大消费行业,个体IP化私域,民用生产制造类行业、大健康行业、生活服务类行业、银发经济行业等,需求更加迫切”。

宁延青是睿创社创社社长,也是辽沈知名的天使投资人。深耕当地业态的他,对机会的波动一直较为敏感。他的这个观察,几乎是在肯定这个市场机遇。

这些佐证和观察,让吴熙确定在8月15日——也就是几天后,在沈阳发起第一个东北私域流量大会。

她说:“我要把那些前沿城市、优秀大厂的私域高手们,逐步请到沈阳来和当地企业家们面对面交流,就用这个简单的方式,来作为我当地业务的开局吧”。

二、东北私域的难在哪?

“东北目前私域的发展还处于有认知、无感知阶段,大家都希望能建立自己的私域,但多数无从下手,单纯知识储备相对多,获取渠道却不具体、不系统。落地难,执行难。缺乏必要的工具和执行方法。”

宁延青过去四年来,在当地发起了200多场围绕创业相关的沙龙。天天和企业家、创业者泡在一起的他,非常清楚东北各个城市面对私域时,难点究竟在哪。

相比其他人,老孟就是本地发展起来的私域服务商,他对东北私域的感受也可以浓缩为一句话:“人才是核心问题”。大家的认知还停留在吸粉、拉群阶段。偶有少部分玩流量不错的团队在切快速变现的项目。

“老板不下场,团队组织就一定是卡点,组织信心也起不来”。老孟说。

相比之下,行业中已经在不断强调私域是CEO长期工程,老板亲自带着公司内部的不同部门、外部的门店和经销商代理商、产业链上下游等资源进行协同。运营也开始进入到了全域运营阶段。

许多品牌测算后发现,将沉淀在私域中的用户进行全网运营和转化,贡献的价值甚至比私域还要高出6倍。而私域本身就比广告投流、公域时代的玩法带来的价值高很多。

认知差被直观呈现了出来。

当这些团队从北、上、广、深、杭等城市的品牌私域沟通完,再和东北企业家沟通时,还感知到另一个明显差异:

东北习惯为效果付费,在付费之前更多问到的是“我花这些钱能带来什么?”

希望付费带来可视化、即时效果。甚至没有更长的意愿等待周期。这和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企业有些不同,如上海企业,在看到趋势后,愿意展开部分投入去进行尝试。

甚至,相比北上广深杭非常成熟的代运营、咨询服务、陪跑业务等,当地“很多企业还有不知道有专门公司在做私域服务商这件事,也不认为本地有足够专业的人能够做这方面的培训,概念中更多以‘割韭菜’式的个体认知为主。”

当这些问题组合起来时,就会看到这样一个现象:

廖荣提及,当地私域团队的主流玩法不太成熟,急切于立刻出业绩。

私域某种程度上是需要一些时间和投入养成的方式,急切和玩法不成熟,就无法树立下标杆,因此当地互相之间看不到成功案例,看不到可对标、可交流和借鉴的对象,圈子中想聊也没有可以拆解的案例,就无法下定决心和投入。

这也验证了吴熙的刚才的判断:非常早期,“有些小部分投入了人力在尝试,不过因为不了解私域趋势,团队经验也不足,因此很少看到标杆案例”。

上述难点值得借助外力来帮忙。尤其是优秀的、有经验且拿得出结果的外力。

三、东北私域的优点超乎想象

东北的创始人们也意识到了人才和认知的短板,“他们知道自己需要好案例将认知拉起来,认识到私域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让他们有下场的决心。”

为此,这个人群一直在积极学习私域的一切信息:

大家在付费学习上一直很积极主动,甚至有些不计成本,曾经有些公司高层平均每人十万预算去深圳听讲私域。

人才的短板被外力在迅速解决,认知短板也在老板们积极的学习中被弥补。加上类似吴熙、廖荣、宁延青这种,不断将外部品牌私域高手请来东北、在当地落地面对面交流的场合越来越多——如8月15日的东北私域流量大会就是其一,认知差也会被迅速拉平。

这时,就看机会点了。相比所谓难点,更突出的或还是东北展开私域运营的优点。

私域非常强调品牌和用户间的直连、强调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即用户要把品牌当成自己的亲人/家人。

这点别人很难理解,但在东北,这却是基础所在——曾经我还就职腾讯时,就在大连组有开发者沙龙。当时曾参访当地企业和案例,就发现品牌的运营人员和用户在建立关系时,天然是榜样。

直播运营中,“家人们”的说法取代“亲”这样的称谓,也足够说明这一点。沈阳和东北并不缺对私域的理解,某种程度上看,东北走在了对“亲密关系”、私域要“有温度运营”的前列。

廖荣就认为,这个优势,加上东北天然的文化基因和直播基础,可以直接让当地企业以“视频号+私域”组合,迅速拿到新结果——这种组合也是当下整个行业的最新趋势。

吴熙看到的则是,“本地生活+私域”或纯私域的打法,能够为当地企业迅速带来价值,且这个价值远比想象中的更大。这符合当地企业需要市场专业渗透、习惯看到结果的需求。

“当地企业在本地生活赛道特别卷,大约90%企业都投身于本地生活。最大的问题在于,所有投放来的用户都是只发生一次交易行为,下一次想要再找到这批用户还是需要再次付费,获客成本非常高。”

如一家直播平台的团购就有一个明显现象,用户核销率很低,凭热情下单,而不是凭即刻需求下单。这就涌现出了围绕本地生活+私域的机会点。

做私域最有需求的恰恰是做公域的,所有私域都不是单打独斗,如果把私域比作鱼池,需要源源不断的活水流入。

而公域就是最大的活水来源,所以可能未来公私域结合最好的区域就是东北区域。吴熙这样认为,“打开东北私域的首要切入点,就是本地生活玩法”。

直接从当下的趋势切入,可以让东北的企业不必再去试错已被废弃的路径和做法。

更重要是,需要打穿新玩法所需要的人力、经验,乃至可能的资源和人脉,前去沈阳的创业的她们/他们都具备。现在,东北的私域是一块待开发沃土。现在差的,或只是涌现出几个标杆,就可迅速被当地企业看到、复制。

所有改变,正开始从小事点滴开始。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见实】,微信公众号:【见实】,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没有休息,没有节日,没有周末,日日夜夜,希望能不断磨出好内容,对得起自己。 8-)

  2. 营销服务型项目的创业最大的痛苦就是要当苦力,还要当着一群苦力的包工头。但好处就是腾挪性比较大,不行了就迅速调转方向,很灵活,不会有任何产品的拖累。如果我要是开局就做互联网产品比如小程序,APP,估计现在只剩骨灰了。

    受教了! :???:

  3. 作者的观点很独特

  4. 我刚进职场的时候,按照领导安排的任务完成,持续几个月后发现和同行差距很大,这个时候我意识到自己可能是青蛙效应的那只青蛙,把青蛙丢进油锅,青蛙是会跳出来的,而把青蛙放温水,青蛙是会被煮,所以我开始给自己寻求工作外的目标,尝试跳出舒适区,最终自己得到了积累。

收藏
评论
返回
营销日历10月03日 更多
1207年辛弃疾逝世
1949年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在北京正式成立
1971年李小龙功夫电影《唐山大师兄》上映
加入圈子
全栈运营交流群
加入
抖音运营交流群
加入
小红书运营交流群
加入
视频号运营交流群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