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都或多或少听过不少,但是从演进中得到什么,便不得而知了。所以本文将从商业演讲中怎么学习真知出发,为读者提供建议。

某个年度演讲火了。

当天直播没空,第二天特意看了回放,大家都在议论数据问题,涉事的人我都认识,所以,只能私下吃个瓜,不方便公开谈论。

不过,整场4个小时演讲,我一共得到两个启发。

首先是二分法(Binary Search)概念。

讲者想把一个复杂概念、问题讲清楚,首先要将其分类,接着对每个类别下定义,然后引出宏观背景、数据、举栗子,上金句;如此循环,让大家对问题理解思路更顺畅。

方法并不新鲜,想把复杂信息简单化,还挺有用。

第二个启发是,做内容要更深入了。

商业博主,单纯理论远远不够。要在知识领域站稳脚跟,必须深入行业实战;如果做不到这点,至少也应该找一些实际操作过的人,来分享他们的经验。

当然,还有另一条路,那就是深入学术研究,专注于某个领域或学科,并为其贡献新的思想和理论。无论哪条路,关键在于深入,只有深入,才有分量。

针对几个主题,没有一个给我带来实质性启发,这些在各细分行业公开资料中,都能预测到。

所以,这使我开始思考:年轻人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演讲?到底怎么听一场演讲?

01

不妨从为什么下手。

为什么年轻人(90后、00后),越来越不热衷于聆听知识型演讲?

可能,大家不在寻求知识传授,更需要实质利益,有应用价值的内容。

我一直对演讲充满热情,也喜欢演讲。

记忆犹新的是,几年前,李善友教授刚成立“混沌”时,举办各种线下大会,几乎每一场都毫不犹豫参加。

无论刻意练习的洞见、探讨第一第二曲线的理念,还是各位创始人真知灼见,几乎从未错过,这些内容,每次当下都有所收获。但那些知识,收益之时也开启困惑之旅。

不仅是我,周围朋友都有相似体验。我没有批判讲者的意思,只想指出,随着时间推移,学习者的需求,发生了新变化。我也向来热衷分享。

往常,学点啥新的,就迫不及待告诉别人;比如,最近说的情绪价值,临期折扣业务,这些在日本国家都早已崛起。

有时人家会白瞪一下,听着挺好,你自己能用上吗?不还是老样子,进步也不大嘛,回头想想,的确是这样。

你也许会说,讲者目的是传递新鲜消息,理论知识、趋势判断,指导不了行动,听听知道就得了。

是的,没错。

你有没有思考过:我们到底要先打开认知,再行动;还是先行动,再打开认知?

我的观点是,先行动。为什么?

举个例子:拿最土的“拍vlog”来说,当你对此一无所知,会自发地编写文本,摸索各种角度,勇于试错,这个过程充满探索性,即便缓慢,每一步都实打实。

相比之下,一开始就有人告诉你如何快速获得十万粉丝,必须购买专业设备、配置灯光、跟随某个固定方法,这往往会让你感到困惑、压力重重。

因为你会在行动前思考各种问题,如,这么拍行不行,老师说这样剪辑,我行吗?所以,最后会“知行困难”。

类似情况,创业公司也能看到。通常刚创业时,没有明确操作流程,或业务规划,靠不断试错迭代,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机会。相反,你在起步时,就试图遵循一套固定模板,没有经过小规模试错,很容易失去方向。

因此,别人的见解、理念、原则往往像是一顶帽子,如果没有亲身体验,对个人而言,只是空洞无物的言辞,并不能带来真正用途。

而且,没有经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感悟,这些外来知识,很容易使我们陷入思维盲区,阻碍对问题的深层次理解。显然,无论个人还是公司,先行动,在行动中找到不足,补充认知;更真实,更有效。

02

你也许会说,讲者们岂不懂“行先于知”的道理?

他们当然明白。那为什么在大众普遍反感下,还坚持公开演讲呢?因为讲授本身就是一种行动。

不妨思考下,一个讲者怎么赚钱?

通常,以讲为生的盈利模式,是一种循环往复的格局。

一开始,始于影响力累积。这些累积来自工作经验,大厂背书、所做出的成果等。

正是这些基础影响力带来咨询服务,才可以延展出课程销售、书籍出版以及各类衍生产品和服务机会。

举个例子:设想一位大厂工作10年的专家,选择自主创业,同时也希望工作不那么辛苦,怎么办办?一开始,只能依赖专业技能、丰富的行业经验为客户提供服务。

这不仅能建立稳固的客户基础,还能使自己直接洞悉市场真实需求。

随着业务壮大,课程、各种付费产品出现,形成多元化的业务结构。这些新增的服务,恰巧带来增长动力。

当发展到一定阶段遭遇瓶颈时,为扩大影响力,只能寻求更高效的手段,由于多年知识储备经验,演讲刚好是一种王牌。

一些专家对商业洞察颇深,更视演讲为一次赚钱的机会,利用话题增加曝光度,相当于一种无成本广告。

通过演讲,潜在客户有可能成为合作伙伴,门票、广告赞助也能收几百万。

曝光、购买者、广告主收益均收益,岂不是一举三得。

因此,演讲不仅是知识分享,更是一次多方共赢的商业活动,其中商业性往往超越演讲本身的教育意义。明白这些,你也就知道讲者目的性,所以,知识演讲更像一场大秀。

以此为例,想想看:《奇葩说》真只是一场辩论吗?《脱口秀大会》仅仅是笑话连篇吗?《我是歌手》真是一场比赛吗?表面看,是的。

但当节目走进公众视野时,它更像一场表演。演讲也是表演,有剧本、有导演、有场布、有赞助植入,所以,它和节目没什么不同。
你花几千块买周杰伦的演唱会,肯定不是听他教你如何唱歌的,毕竟,咬字发音都不准。

从消费者角度看,表演是为了满足情感需求。讲者给自己粉丝看,满足粉丝情绪价值,粉丝把海报发到朋友圈,和跟明星打榜没什么区别,不存在low不low等情况。
不过,从公众视角就不一样了。

一旦要直播,面对百万用户,讲者就置身于一个多元舆论场中,有普通关注者、吃瓜群众、行业专家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

这种场合,讲者会本能地想着,“我要小心翼翼,表现专业”,正是这种过度专业表现,反而会触发争议。

为什么?

其一,讲的好和专业无关。‍

两个概念经常被混淆,实则不同。一个人能把复杂观念讲明白、逻辑严谨,反应演讲技巧出色。这种艺术需要对语言敏感,对观众心理拿捏。

比如,一个人对市场营销有所造诣,这是专业。专业的人并不意味着他同样懂得把专业的知识传给别人。

上次参加一个30多人的沙龙,一个做运营人,上台紧张的手抖,哪有空估计别人情绪价值,但是,人家讲半小时内容,全是干货。所以,演讲能力和专业素养,是两个独特技能,出色的讲者,不一定是专家,反之亦然。

其二,讲者会忽略实践性。

纵观讲者成长、发展,往往都更注重理论构建,相对忽略实践性。这一现象并非偶然,源于人类天生归类偏差(Classification Bias)。

当我们在某个领域、任务上投入大量精力时,为了处理和简化这些信息,大脑会倾向对经验、知识概括归纳;这种处理方式,虽然提高了思维效率,也意味着忽略掉诸多细节。

就像,你为了舞台完美,听众感觉良好,传播效果好,会不自觉省掉不好的一面,加强正向效果,于此,也就诞生了那些振奋人心的金句、至理名言。这种鸡汤式智慧,却忽略实际操作复杂性。

它们的问题在于,行业内部的人,经过长时间付出,都可能无法成功,你却用简单的语言指点江山,给出方案,这种简化很容易被群嘲。

大部分讲者,都会在这两方面踩坑。说白了,找不准自己定位。

03

既然如此,讲者还要不要讲?要不要为了看客做出改变?

要讲,也要改变。

讲什么呢?如果是一场秀,就用心把秀办好,不要踩专业上的坑;如果定义不是秀,那就要深入调研,甚至请更专业的人,在某个地方做出专业解释。

举个例子:去年过年,忘了哪个电视台举办的知识演讲,邀请嘉宾都是垂直领域博士、研究员等学术精英。

讲宏观策略发展环节,引用数据非常严谨,为确保信息准确性,他们直接邀请一家知名数据分析公司的创始人上台,由数据专家本人介绍统计出处,以及结论。

这个举动,记忆犹新。

我当时在想,怎么讲一半突然换人了,后来意识到袄,这是一种专家领域的专业态度。他让我感受到专业素养,甚至权威与可信的存在;并且演讲主题与内容垂直,实则系统性强。

要是办秀,明显不同。

秀要把“严肃、活泼”二者阈值分配好,活泼要比严肃多。

我之前参加了一个B2B行业会议,人家宣传物料、嘉宾介绍综艺网感特别强,给人感觉特别轻松,虽然我去学习的,但嘉宾讲错话我也不会介意。

为什么?

因为主办方营造氛围,让人感觉轻松愉快是首要目的,学习、获取知识仅代表其次。这种情境下,娱乐、自然被明显前置,反而专业一点都不重要。

如果把严肃方前面,观众自然会以专业标准审视。

这时,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无形被放大,毕竟大家到场的初衷,是为了获得更深度专业的知识。

两种反应,被称作预期效应(Expectancy Effect)。

人们预期来源,是讲者优先呈现内容的态度,以及整体活动氛围的设定,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听着的心理感觉,并以此作为接下来评价的基础。

最怕的是,讲者本身找不到定位,要么在两者中间游来游去,说专业,差点;说娱乐,又有点专业。

这种不明确的定位,也正是大家不爱看的。说白了,没提供娱乐价值,也没有专业价值,弄一堆金句,那不是和稀泥吗?

04

现在到处都是商业演讲,水平好坏参半,我以前也站在TED上讲过,说实话,讲明白一件事真不容易。

与其,面对动不动就有人把信息塞给你的情境,倒不如想想,哪些才是真知,怎么利用真知?有三点可以分享给你:

1. 我的问题是什么

太多信息,比如组织管理、商业创新听起来特别厉害。

这些东西与个人工作生活、赚钱没直接关系,但是,这些东西一多,你不挑着点,很容易把脑子塞满,不知不觉跟着别人思路走。

所以,每次看到讲者们的理论时,我会先停下来想一下:

自己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问题像是一条线,你得抓住它才能找到思路。没有问题,学再多,也只是一堆散沙,没啥用处。

比如说:现在到处炒“情绪价值”概念,我就在想,怎么给别人提供情绪价值,我的产品怎么赋能情绪价值。

类似于,写作时,要不要加点语气词,排版间隔大一点,让读者感受到我对他的照顾;或者给客户建议时,我会思考,你的传播色调要不要鲜艳一点等等。所以,想要理论有的放矢,首先思考你的问题是什么。

2. 我能不能验证它

确实,遇到问题后,找学习资料会容易很多,但是,面对这些资料,要搞清楚它们到底有没有用。很多时候,讲者们东西听着头头是道,看起来合乎逻辑,里面弯路很多。

我讲过课也写过一本叫《复利思维》的书。你觉得复利思维容易吗?一点都不容易。没接触过、或只是表面接触的人会觉得,复利包括学习、认知、成长、习惯等很多方面,但核心只有三个要素:本金、利率、时间。

这三个要素搭配好了,就能带来指数级的增长。可实际操作起来,会发现很多人连本金这一关都过不了。

比如,你想通过拍视频实现复利,那么,这里的“本金”代表着大量深度内容,就算有讲者告诉你“内容生产方法论”,你真的能够实现吗?

所以,一些理论往往大道至简,但在达到简洁之前,往往要经历复杂的探索;你没有探索,怎么一开始就抵达简洁的彼岸。

3. 真知都在进行中

当你带着问题,一遍又一遍验证外部理论,修复内部行为,这个过程中,会让你逐渐构建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论。

这套方法论,是实践中得出来的。它融入了经验、见解,贴合你的实际情况。相比那些外界借鉴而来,经过加工的理论,自己打磨的更加珍贵。

因为它是独一无二,真正适合自己的。如果能明白这些,你就会知道,那些讲者们真正的价值,都没有讲出来。

比如:

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个对数据认真的讲者,你会发现,他在日常工作中,也同样对数据保持着严谨、细致的态度,而在公开场合,他的一行一举也透露着数据的严谨。
如果一个人日常生活中,比较注重逻辑性,那它公开场合,也同样会体现出辑严谨性的重视。

换句话说,真正的智慧源自于行动,以及结果上。

例如:
对我来说,听一场演讲,很多人喜欢听讲了什么。我更喜欢听,这个人为什么这么讲,逻辑构建是啥样。

讲者真知智慧体现在「演讲方法」以及在其擅长领域的「洞察技巧」上;专家的真知是,所在行业积累的经验。

总结

真知,藏在过程中。我的问题是什么?你的理论我能验证吗?他为什么这么做?这三点是一套正循环解决问题的方法。兴许也是,听一场演讲后能得到最宝贵的东西。试试看?

 

作者:王智远同学 微信公众号:王智远

本文由 @王智远 原创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这一看,心里好受多了。

  2. 万物之中,希望最美,感谢作者分享。

  3. 写得很真实

  4. 收藏了,睡前再看一遍。

1
评论
返回
营销日历05月04日 更多
科技传播日
五四青年节
北大校庆日
1929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设立奥斯卡金像奖
纪念五四运动84周年
《名侦探柯南》角色工藤新一生日
加入圈子
全栈运营交流群
加入
抖音运营交流群
加入
小红书运营交流群
加入
视频号运营交流群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