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高阶B端运营,你可能需要明白些什么以及如何做互联网的渠道运营,获取精准的B端用户群体等等。本文会为您解析,一起看看。

这一篇终于写到了最后,写完这一篇也即将完成B端运营的使命,如果你从第一篇看过内容,你总会有一个感觉,B端运营的人员就是一个万金油,啥都会一些,但是啥都没有那么精。

思考问题,咱们需要以始为终来考虑,你应该清楚B端业务的核心是什么?特别是这两年市场行情不好时,全球的经济都在下滑,资本市场火热不在,大家开始考虑如何做好业务,实现产品的自我盈利,然后再考虑如何拓展市场规模。

与前两年动不动就搞市场规模,然后讲产品故事和市场故事,通过故事进行融资,然后再拓展市场规模,再次融资,不断地抬高公司的估值,通过估值的溢价提升公司股东的收入。最后,通过上市完成公司的变现。

这两年的市场回归理性,大家考虑的永远是,先把产品卖出去,让公司有盈利,然后在考虑公司规模的扩张。

基于把产品卖出去的考虑,你是否有把产品卖出去的能力,是否有帮助公司转转化的能力?

产品卖出去的前提是销售有足够的线索,说实话,在今年,如果你们公司招聘到了一个有自拓能力的销售,那么好好对待他。越来越多的销售人员依赖于公司的线索,然后进行客户的转化,如此精密的分工,渠道运营人员就变得至关重要。

这对于运营人员来说,反而是件好事情。那么,你需要做的是善于利用互联网的渠道,实现公司批量化、规模化的获取用户。

那么,做互联网的渠道运营,获取精准的B端用户群体,你至少有四步需要做。

一、考虑清楚你业务的获客逻辑

虽然大家都号称是B端的业务,但是B端业务和B端业务的差异性还是蛮大。如果你是做大宗批发生意,那么你需要做的是获取下游的线索;如果你是做国企和政府项目的B端业务,那么你需要极强的关系能力;如果你是做大客户的解决方案,那么你需要较为强大的解决方案能力;如果你是做通用SaaS的产品,那么你需要做的是产品的优化和客户的大量获取。

基于以上的思考,你先考虑清楚你的业务逻辑是什么。有些业务就天然不适合通过互联网渠道来做,特别是针对决策链路较长和内部关系复杂的客户群体。比如:国企和政府类的项目。

你有没有见过政府类的项目,会通过互联网的渠道获得解决方案吗?很少,很少,很少,他们更期望我们发布一条需求,大家过来招投标,即使是较大型的项目,也是先进行总得招标,然后由其他的公司进行分包。

说实话,大家作为总控的项目可能性不大,反而作为分包商参与到项目中的可能性大。针对这类项目,你觉得用互联网的方式获取客户可能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如果你知道如何利用互联网获取精准客户,进行反向查询一定是有效果的。

政企类客户和头部客户,可以利用这类方式,其他的客户群体,均可使用运营的方式、获取用户、转化用户。

大多数的互联网运营策略,其实是利用更多的平台和曝光。布局内容出现在用户的视野,让用户能够找到你,不停的找到你,然后才能获取用户的注意力。

二、了解互联网的平台的规则和人群属性

既然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那么你一定要了解互联网平台的规则和平台用户群体的属性,从而实现对用户的精准把控。

咱们以当前比较火热的自媒体平台来说,凡是教你自媒体的人,千篇一律的告诉你,需要打造爆款视频。你仔细考虑一个问题,所谓的爆款视频是不是有较多的人看到,如果看到的人很多,意味着大多数人都不是你的目标客户。

因此,无论是做自媒体还是做传统的渠道,一定要考虑清楚,具体是靠量来取胜,还是靠精准度来取胜

现在思考一个问题,用自媒体获得线索质量和数量那个更重要。对于B端业务来说,线索的质量高于线索的质量。

因此,基于平台的规则,你应该如何布局内容,其中包括:图文、视频等。

布局需要了解平台的规则, 哪些内容容易获得平台的推荐,哪些内容在平台来说不违规,平台的整体转化逻辑是什么,如何能够有效的形成用户的转化。平台是要完成内部转化,还是可以引导用户到外部来形成转化,这些平台的规则都需要进行摸索,并且在封号的边缘疯狂的试探,最终看看能够玩转平台的规则

平台的人群属性决定了你应该产出什么内容。小红书必然要产出图文类的内容,抖音和视频号可能是视频的内容更好一些,百度的平台必然要产出关键词的内容。

不过抖音最近为了阻击小红书,开始重点推荐图文类的内容。这类信息都属于平台规则的变化,咱们做平台要善于捕捉相关信息,从而获取平台的扶持流量。

至于平台的人群属性,大家可以查看某些平台的调研报告,了解平台用户群体,从而产出相关群体喜欢的内容,比如:小红书平台的整体偏向年轻的女性。

手下你要考虑平台的主要用户群体是不是你的目标用户,其次考虑如何产出这类人群喜欢的内容。

三、给客户一个买你的理由

你以为你把内容在平台上布局之后,就完成了所谓的精准的获客吗?记住,所有的内容都值得你埋个钩子

咱们做B端业务的内容小伙伴都有一个误区,以为只要把内容发布成功,那么我的工作就完成了,有这种想法的人,真的是想错了。

咱们在平台布局的内容,其目的还是让用户看到内容,能够对内容感兴趣。现在对于渠道的内容团队,企业并没有很好的考核标准,大家只以内容的数量和曝光量为标准,内容的数量只要努力一下就可以完成,内容的曝光量有N多种完成的方式。

试想,如果内容不能辅助最终的业务目标,徒有工作量又有什么价值呢?

给用户购买的理由,肯定不是咱们先流传的,我送你一份白皮书,只要你留下联系方式即可。这种以内容驱动、以利益驱动的方法,肯定不是最优解。因为这类用户的痒点你还没有找到,还需要通过后续的培育,才能完成用户的转化。

然而,用户的培育过程较为漫长,短时间内很难见到效果,难以满足当下的用户诉求。

一定是内容最好能够洞察了用户的诉求,找到了用户的痛点,你在内容中给了用户解决方案,用户看完觉得产品是他想要的,于是会在内容之后给你评论、私信,获得你的联系方式。

有些团队,为了获取用户的联系方式,在内容中鼓吹产品是免费的,真正引流到微信中,开始售卖产品,真正的对产品实现高价格的销售。

试想一下,前期给用户一个极低的门槛,勾起用户的兴趣,转而给用户一个较高的售价,如果是你,你会有什么感觉?是不是感觉自己是绿油油的韭菜。

其次,如果做内容,那么你的内容一定够专业化,别人认可你,才能愿意了解你的公司,你的产品,才会有一定的销售机会。

说了这么多,在产出内容时,一定要与业务相结合,与用户的痛点相结合,用你的专业性相结合,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产出用户喜欢的内容,不管以视频、图文等方式呈现,这些底层的逻辑需要融合到内容中。

不过我得思路和操盘经验也可能偏颇,我更期待通过这些平台获取精准的流量,而不是获得十万+的泛流量。

四、让客户随时都能找到你

让用户随时能够找到你,那么你要布局尽可能多大的渠道,而且在某些关键的平台中有较高的排名。

比如:你在小红书的内容做的不错,客户在小红书并没有直接联系你,他还想通过搜索引擎去了解你的公司、产品的详细内容。那么用户一定会跳出小红书的平台,到百度等平台搜索你的产品名字。

如果你的产品名字、品牌名字并没有出现在百度的第一页、第一位,更有甚者,你这个名字被竞争对手通过关键词广告霸占了第一位,你辛辛苦苦在其他平台的种草,很快就被竞争对手截胡。

这种慈善工作,可不适合商业中的战斗。

因此,你要保证,无论任何时候,客户搜索你的产品名,你在任何的渠道中都是第一位,如果是第二位都是失败。

虽然,运营人员天天在研究用户的行为轨迹,期待从用户的行为中找到共性的内容,然而用户在互联网上的行为,并没有可循的轨迹

咱们能做的,尽可能多的占据用户行为的入口,让用户在需要时能够找到我们。无论是用户在那个平台,那个入口想到了我们,都能找到我们。

于是,作为高级的B端运营人员,一定要掌握用户获取的方法和策略,当然,在这里我也建议你,不要仅仅盯着互联网的渠道,互联网只是获取用户的入口之一,还有很多很多的渠道可以获取用户的线索。

其实,咱们与日俱增在互联网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大家越认为对互联网掌握的更加精通,就会对这些平台有天然的依赖。

如果你在行业中有一点点的名气,或者是企业的管理层,特别是做自媒体的人,我发现被人叫老师叫久了,与之俱来的有一种自信,只要是超越自己认知的事情,极力的否认而且无知的自信,这肯定不是做业务的好苗头。

如果你想要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一定要放空自己的心态,尽可能多的储备知识和别人的经验,然后在工作中实践、反思、然后再实践。

做业务,一定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困难,绝对不是我今天在文章中写的这么简单。但是有一句话要送给大家,只有你做了,才能发现困惑和难题,只有你解了,你才能真正的进步。

无论你学习了多么成功的经验,一定要俯下身来,亲自上手操作,否则,你不可能成为高级的操盘手。

至于B端的进阶之路,分享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后续我们沿着用户的基础储备、获客、转化和客户成功进行分享,当然,我也可能先输出客户成功的内容,具体看写那个模块的内容了。

既然,我把这些都划分到了高阶B端运营必备技能之内,后续会持续给大家分享这些内容的思路、操盘和落地执行。

最后,再啰嗦一句话:只有你做了,你才知道结果。不同的人获取同样的知识,最终产出的结果不同,主要看个人的执行力。

 

作者:张沐

来源:微信公众号“运营官张沐(ID:coozhangmu)”

本文由 @运营官张沐 原创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我刚进职场的时候,按照领导安排的任务完成,持续几个月后发现和同行差距很大,这个时候我意识到自己可能是青蛙效应的那只青蛙,把青蛙丢进油锅,青蛙是会跳出来的,而把青蛙放温水,青蛙是会被煮,所以我开始给自己寻求工作外的目标,尝试跳出舒适区,最终自己得到了积累。

  2. 讲的很透彻,例比通俗易懂,果然是高手 :???:

  3. 没有休息,没有节日,没有周末,日日夜夜,希望能不断磨出好内容,对得起自己。 8-)

  4. 写得很真实

收藏
评论
返回
营销日历04月28日 更多
世界安全生产与健康日
2001年美国商人丹尼斯成为世界第一位太空游客
2003年苹果电脑的iTunes音乐商店开放
加入圈子
全栈运营交流群
加入
抖音运营交流群
加入
小红书运营交流群
加入
视频号运营交流群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