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京东、拼多多和抖音四大巨头各据一方,形成了鲜明的差异化竞争态势。本文将深入剖析电商行业在消费分层、用户分层和平台分层背景下的新趋势,探讨四大电商平台如何通过各自的特色标签吸引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电商市场,已经四分天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再出现赢家通吃的局面——这是我2024年,对电商领域最大的感悟。

回顾过去一年,电商行业发生了几件大事:

一是拼多多市值一度反超阿里;

二是仅退款遭遇巨大争论;

三是淘宝京东都支持微信、支付宝支付。

这三件事,分别代表三种现象:

一是人们越来越认同“低价”;

二是消费者权益和商家利益冲突越来越明显;

三是国家力量下的持续反内卷。

其实这三种现象,最后都指向了一个问题,也就是:在这样一个经济下行周期里,在这样一个电商市场密度达到顶峰的现状下,平台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平衡各方的利益,才能保证持续的增长态势。

从现状来看,阿里、京东、拼多多、抖音,这四家电商霸主,在如今消费能力分层、消费需求分层愈加明显的趋势下,都被动进化出了自己的“特色标签”。

可能会有人问:什么是特色标签?

其实我在之前的一条视频里,已经讲的很明白了:

你想要价格便宜,就会去拼多多,拼多多主打低价;

你想要又快又好,就会去京东,京东主打品质和效率;

你想要花样更多,就会去淘宝,淘宝入驻商家最多;

你想要尝试尝鲜,就会去抖音,抖音新商品上架最快。

这些越来越鲜明标签,让不同消费能力的消费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也让不同消费需求的消费者,都能在合适的平台消费合适的商品。

而这种消费观点和方式转变,也意味着,往后每个平台的标签,都将成为他们的增长核心。

并且,只要这个标签够亮,就很难被别人蚕食、瓜分,甚至是取代。

但是!我也认为,电商未来绝不会是单纯的零和博弈,而会是互补的多形态模式。

所以你能看到,即便“四分天下”,电商格局愈加稳定,过去一年里,平台们仍然没有,放弃对短板的弥补,放弃对进攻的追求,放弃对防守的探索。

比如,淘宝加大了价格力和服务体验投入;

比如,京东提高了低价商品供给类目;

比如,抖音推出了抖音商城的独立版本;

比如,拼多多斥资百亿加速农业的电商化进程。

平台们很清楚、很明白,电商早就进入了竞争下半场,过去一味追求数据、规模、利润的模式,早已行不通了;未来的电商竞争,必然要回归“服务”的本质,只有通过差异化优势、多形态模式,才能稳住自身的“基本盘”。

可是,如何在自身优势领域不断创新、人尽其才?如何在多形态模式下持续尝试、新益求新?

这,又是电商平台们需要长期追踪解决的课题。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锌财经】,微信公众号:【锌财经】,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文章写得很有见地,作者的思考很深入,值得学习。

  2. 小时候
    以为长大了
    就可以不用看成绩了
    没想到……长大了
    要看业绩……
    ;) ;) ;)
    做运营太难了。

  3. 受教了

  4. 讲的很透彻,例比通俗易懂,果然是高手 :???:

  5. 拉新,微信加人,
    留存,告诉他们有好处
    促活,讲沙雕段子,
    召回,发红包
    :twisted: :twisted: :twisted:

收藏
评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