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草根到顶流:抖音家族化带货天团的崛起

从河南濮阳农村走出来的董艳颖,用三年时间把一家老小“打包”进直播间,打造出一个横跨857万粉丝的抖音带货王朝:姑父控场、弟弟冲榜、弟媳做副播、新婚表弟直播婚礼当天带货1.5亿……“血缘+流量”的家族化矩阵,比MCN更抱团、比资本更高效,却也把人生喜事、家长里短统统变成货品脚本。当算法红利退潮、平台监管收紧,这套“情感即销量”的打法还能复制多少个百万富翁?
抖音电商又出现了新的“头部主播”。
今年6月,@李宝宝 以单日1.5亿销售额的成绩登顶抖音电商带货榜,引发行业关注。
卡思注意到,这不仅是个人的成功,还是一个家族带货团的崛起——这个来自河南濮阳农村的家族,以@董艳颖 为主导,从零起步,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电商实现了阶层的跨越,创造了”批量制造百万富翁”的商业奇迹。
他们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找到直播电商最简单的玩法——不依靠高科技与大数据,而是展现中国乡土社会中的人际联结与情感力量,获得人气加持,再通过直播带货将人气变现。
本文将尝试剖析董艳颖家族的崛起路径,解密家族化带货模式的运营机制。
01 @李宝宝,成为抖音新顶流
2025年618购物节期间,抖音电商带货榜单上出现了一个新面孔——粉丝190多万的草根网红@李宝宝, 以单日带货超1.5亿的成绩登顶带货榜榜首。
第三方数据显示,6月18日当天,@李宝宝 共进行两场直播:第一场从早8点播到晚7点,时长近11小时,销售额突破1亿元;休息一个半小时后,第二场从当晚8点半持续到凌晨零点40分,销售额预计在5000万至7000万之间。两场直播累计销售额超过1.5亿,最高观看人次达2245.2万。
表:李宝宝618期间两场直播数据对比
在算法推荐日益精准的2025年,腰部达人能创造如此高的流量转化率,堪称直播电商领域的奇迹。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场直播共带货147个商品,场均销量超过100万件,美妆、个护、家清产品占比高达65%以上,完全契合其粉丝画像(女性占比71.94%,31-40岁占比64.64%),显示出惊人的品类精准度与客群匹配度。
蝉妈妈数据显示,@李宝宝 直播间销售额最高的商品是韩束红蛮腰2.0礼盒,预估销售额为2500万-5000万元,售出5万-7.5万件,其次是后天气丹礼盒、立白大师洗衣液套组、有机蚕丝被、欧诗漫面膜,这些单品的预估销售额均为1000万-2500万元。
图源:蝉妈妈
@李宝宝 的成功背后,@董艳颖 的”导演之功”不容忽视。在直播电商行业竞争白热化的环境下,单纯的商品展示已难以引发观众兴趣,而”有故事的商品”才能获得算法青睐。@李宝宝 618直播的最大爆点来自于精心设计的情感叙事——直播前一天正是他与妻子陈晓娜的婚礼,董艳颖在婚礼现场开启预热直播,吸引上万观众围观。
第二天,婚礼现场直接转变为直播间,新婚夫妇仍穿着礼服举牌带货,@董艳颖 及其丈夫则轮流控场,将喜庆氛围与商业转化完美融合。当直播间有观众质疑”结婚重要还是带货重要”时,@董艳颖 毫不掩饰地回应:“当然是带货重要。他们这辈子就是普通人,只有这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图源:抖音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私人情感与人生大事都可以转化为流量资本。通过将直播场景嵌入婚礼、满月宴、家庭聚会等真实生活情境,达人成功模糊了内容与商业的边界,使带货行为成为情感叙事的自然延伸,而非生硬插入的广告片段。观众在消费内容的同时,也在消费主播的人生故事与情感价值,从而建立起超越交易的信任关系。
“在直播间,情绪和故事都要与商品一起打包贩卖”,这种策略显著提升了转化率——用户把对人的兴趣转化为对货的兴趣,把对故事的共情转化为对品牌的认同。
@李宝宝 的案例能否被复制呢?答案是不一定。
直播电商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平台监管日益严格,抖音电商在2025年已启动虚假宣传专项治理,处罚超1000名违规达人。平台强调”好内容”是生意增长的第一生产力,希望看到的是长期价值而非短期”走量”。
这种情况下,依赖单次事件营销的爆红模式能否持续值得商榷。如从业者评论所言:”李宝宝火了,但他真正要做的事,不是’下一场直播还能不能卖过亿’,而是’十场之后,谁还记得他’。”
02 @李宝宝的“幕后推手”
@李宝宝 这匹看似横空出世的抖音电商黑马,实则是@董艳颖 家族化带货模式的最新成果。
此前,@李宝宝 在@董艳颖 直播间长期担任助播角色,同时在自己的账号分享乡村日常生活、爱情故事等内容积累人设。这种”老带新”的孵化方式,既能保证新人开播时有基础流量,又能通过交叉曝光实现粉丝导流。
如今,@董艳颖 团队形成了明确的梯队结构:头部主播带腰部主播,腰部主播带新人,层层递进,最终构建起一个能够持续造血的家族化主播矩阵。
要介绍这个矩阵,还得从@董艳颖 的走红说起。
@董艳颖 出生于河南濮阳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家中排行老四,有三个姐姐。由于父亲的“重男轻女”思想,她自小没有得到太多的关爱。虽然在经济上她幸运得到了姑父的支持,但两人之间也存在一些矛盾。
正是这种充满”原生家庭裂痕”的成长经历,塑造了她坚韧不拔的性格,也为她日后”真实、质朴、有烟火气”的人设奠定了基础。2019年2月14日,@董艳颖 在抖音发布第一个短视频,开始记录日常生活。通过真实记录农村生活场景、婆媳相处趣事、日常生活点滴,她迅速吸引了大批网友关注。
但真正让她走进大众视野的,是2021年与姑父参加的重庆卫视的综艺节目《谢谢你来了》之《老需所伴》。在节目中,她与姑父之间的纠葛和和解,引发了观众的共鸣,她真诚的情感表达和坎坷的成长经历赢得了观众的同情,让人们记住了她的坚韧与善良。
图源:抖音
内容创业的成功只是第一步,@董艳颖 敏锐地捕捉到了短视频和直播带货的商机。
在粉丝量突破100万后,她和婆婆一起开启了首场直播带货,正式踏上直播电商的征程。她的直播风格充满激情,产品介绍详细专业,注重与粉丝互动,还会根据用户反馈调整内容,由此形成了较高的粉丝粘性。2023年6月29日,她以2825万的销售额获得抖音直播达人带货榜第一;同年8月24日的安踏全天专场带货,更以4602.11万的销售额再次登顶。
2024年双11前夕,直播电商领域风波不断,@东北雨姐、@疯狂小杨哥 等知名网红因带货问题遭遇官方处罚,声誉受损,给了其他主播崛起的窗口期。2024年10月15日,@董艳颖 异军突起,单日销售额近1.5亿,销量超过115.7万件,超越了@广东夫妇、@贾乃亮、@与辉同行 等知名主播,位居榜首。目前,董艳颖在抖音吸粉857.5万,是平台的头部内容达人和电商主播。
但@董艳颖 最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不是个人带货成绩,而是打造了一个家族化带货矩阵。
随着自己在直播带货领域吃到甜头,@董艳颖 开始系统地培养家族成员成为主播。家族成员经常相互客串直播间,保持矩阵间的流量流动。流量共享不限于开播初期,而是形成了一种长效联动机制。
数据显示,这种策略效果显著:第三方数据平台显示,2023年7月16日,三弟直播间预估销售额突破6000万;9月11日,董哲哲首播,预估销售额7500万-1亿;2024年3月5日,三姐首播破亿,龙哥11月2日首播再创亿元销售纪录,堂弟堪堪12月21日首播破亿;2025年6月18日,李宝宝婚礼直播,登顶抖音带货榜。
图源:抖音
据了解,@董艳颖 会根据每位家族成员的特点量身定制直播内容和发展方向:擅长产品展示的就负责展示产品;善于互动的就主要活跃直播间气氛。在她的调教下,原本不懂直播的家人迅速成长为行业佼佼者。除了直系亲属,她还培养了一批优秀团队成员,比如原本害羞的赵赵就成长为得心应手的场控。
值得注意的是,除@董艳颖 本人外,其他主播的带货频率较低,以@董哲哲(董艳颖弟弟) 为例,其在2023年-2025年间,共进行了9场带货直播,可以看出,核心仍然是通过内容吸引观看,维系粉丝热情,而非专职带货主播。
03 家族化带货矩阵的运营模式
@董艳颖 家族在直播电商领域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一套精心设计的商业模式的胜利。
人设互补是@董艳颖 家族矩阵的基石。
@董艳颖 深谙”千人千面”的流量分配逻辑,为每位成员量身打造了差异化人设。她自己主攻“坚韧励志的农村女性”形象——“全网最让人佩服的儿媳妇,不仅能和公婆处好关系,还能把两个小叔子都收拾得服服帖帖,几乎婆婆全家人都听她的。”
三弟突出”朴实肯干的农村青年”特质;弟媳则塑造”精明能干的农村媳妇”角色。这种人设的精心安排,使家族账号群既能覆盖多元受众,又避免了内部同质化竞争。关键的是,这些人设并非完全虚构,而是基于每个成员的真实性格与特长进行放大,符合”真实即流量”的内容法则。
在传统MCN机构中,流量分配往往导致机构与达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而@董艳颖 的家族化模式则依托血缘与姻缘关系,构建了更为稳固的流量池。
具体操作上,她采用”老号带新号”的裂变方式——每当有新成员加入,她会亲自现身其直播间导流,并安排成熟账号与新账号进行联动直播。例如,@李宝宝 在婚礼直播前,已在董艳颖的直播间积累了相当人气;而三姐首播破亿的背后,同样有@董艳颖 的流量支持。
与现代企业制度不同,这个团队以血缘、姻缘为纽带,构建起一种混合了情感联结与商业合作的特殊关系。团队成员包括婆家的双胞胎小叔子、弟媳、姐姐、弟弟等亲属,甚至挚友也被纳入这个”拟家族”体系。
这种结构虽然在专业性上可能逊色于正规MCN机构,但在执行力、信任度与协作效率上具有独特优势。尤其在快速决策与资源调配方面,家族式管理能够极大降低沟通成本——董艳颖作为”家族长”兼商业领袖,可以迅速将想法转化为行动。
在选品与供应链策略上,与不分主播依赖第三方供应链不同,董艳颖坚持”家族把控”原则,重要环节均由亲属负责。主播对选品严格把关,亲自试用,再会推荐给粉丝。
这种”家族背书”式的品控方式,可能会牺牲一定的品类丰富度,却增强了消费者的信任感。目前,董艳颖团队的选品高度契合其粉丝基础——主打高性价比的日用百货、食品饮料和服装鞋帽,与三四线城市消费者的需求高度匹配。
相比资本驱动的MCN机构,这种家族化矩阵在流量获取成本、人设可信度、团队稳定性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但是,其局限性则体现在专业化程度、合规风险与可持续性等方面。尤其是在平台监管日益严格的背景下,抖音电商已开始严厉打击虚假宣传等违规行为,家族化模式如何适应更加规范的行业环境,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这也引出了董艳颖家族化模式面临的核心挑战——当”家族光环”逐渐褪去,当行业从野蛮生长走向规范发展,这种依赖情感叙事与人设营销的带货方式如何保持可持续性?卡思将持续关注。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卡思数据】,微信公众号:【卡思数据】,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对于大家都热衷的热点话题,总会去分析别人背后的行为
昨天晚上睡前还思考了这个问题,好巧
道理懂的不少,做的却不好。核心原因还是在于压根就没有听懂和理解对这个道理,以及没有花时间和功夫去验证道理。很多道理都需要验证几次几十次才能成为真理。感谢作者分享。
唉,做运营真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