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粉400万、多平台被禁,一场演唱会引发的网红塌房

近期,网红“旺仔小乔”因一场演唱会引发轩然大波,导致其粉丝数量暴跌400多万,多个平台账号被禁言或禁止关注。这场风波背后,不仅暴露了网红在专业能力、内容创作以及团队管理等方面的短板,也引发了人们对网红转型艺人之路的深刻反思。
又一个网红翻车了。
近日,因为宣称开演唱会但是不露脸,而且票价搞得“离谱”,千万粉丝网红“旺仔小乔”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数据显示,她掉粉400多万,多个平台的账号还被禁止关注。
上一个因为演唱会翻车的网红,还是上个月同样陷入舆论风波的“何秋亊”。
网红翻车原因千千万,如今怎么“踩中”演唱会这样的形式?说到底,网红一方面念念不忘“明星梦”,另一方面却仍承担不起聚光灯下的大众审视。
01 “旺仔小乔”掉粉400万
因为一场计划中的演唱会,千万粉丝网红“旺仔小乔”翻车了。
旺仔小乔是一位网红歌手,原本在全网拥有超3000万粉丝。不久前,她发布了一个五周年感谢视频,并宣布将在8月9日举行演唱会。
然而,这个消息很快带来了一系列争议。首先,旺仔小乔称将全程戴面具不露脸;其次,演唱会票价过高,达到268-968元,堪比明星;最后,演唱会歌单20多首歌曲,仅有7首诗原创,其余都是翻唱。
“宝你这个票价我都可以看原唱啦。”在旺仔小乔这则视频的评论区,热度第一的评论如是表示。
还有用户向有关部门举报:“身为一名网红跑去开演唱会,而且不露脸,门票价格却比一线明星都高,赤裸裸的圈钱行为。”
如果仅是对演唱会的质疑,或许还不足以让她翻车。
在她宣称将开演唱会之后,她又在直播中她声称《年轮》的原唱“只有张碧晨”,完全忽视了汪苏泷作为词曲作者的事实。这一言论激怒了汪苏泷粉丝,导致汪苏泷方宣布收回《年轮》授权,张碧晨工作室也表示“不再演唱”。
接着,有网友曝光了她更多的负面信息:有前“榜一大哥”爆料曾为她打赏80万元却被冷落拒绝;签约歌手指控她合同欺诈并引导网暴。不过,对于这些负面传闻,旺仔小乔背后公司称均是谣言。
7月26日,面对舆论压力,她宣布演唱会延期并发布道歉信。但这封道歉信被网友用AI检测出查重率高达97.18%,被嘲讽为“模板式敷衍”。
数据显示,旺仔小乔的粉丝数开始暴跌。仅抖音的粉丝,就从2300多万跌至目前的1800多万,掉粉427万。
7月29日,话题#旺仔小乔被禁言#登上微博文娱热搜第一。
旺仔小乔的个人微博主页显示“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该用户目前处于禁言状态”;抖音、快手、小红书账号显示,该用户已被禁止关注。
02 网红演唱会争议不断?
旺仔小乔并非第一个因为开演唱会而翻车的千万粉丝网红。
就在上个月,同样坐拥千万粉丝的网红何秋亊在成都举办了一场个人演唱会,同样被质疑票价过高:票面价格在410元(看台票)至1314元(内场票)不等,直逼专业歌手。
不过,尽管票价高,还是有不少粉丝为其买单。然而,演唱会举办之后,却因为涉及抄袭,让何秋亊陷入了更大的舆论风波。
有用户扒出这场演唱会的服装造型、麦克风设计以及舞台特效等,涉嫌抄袭内娱明星。如其服装造型,被指与汪苏泷2024年巡演服装高度相似;演唱会的话筒设计被指抄袭章昊(ZB1中国成员)粉丝定制设计话筒,设计师“君度”也在社交平台发文要求何秋亊道歉、不再使用抄袭话筒。
此外,引发争议的另一个原因是何秋亊在演唱会上频频播放原唱、假唱对嘴,表演曲目绝大多数来自于他人作品。比如目前争议最大的,来自于EXO-M中文版《人鱼的眼泪》《HISTORY》等经典歌曲,均被质疑为原唱对嘴,鹿晗、黄子韬原声代唱;而这种使用原唱、疑似假唱的行为,也令其陷入是否购买歌曲授权的疑云。
事件爆发后,何秋亊工作室于6月2日发布了道歉声明,将责任推给“第三方团队”,称因时间紧迫未审核物料。但这份声明没有平息争议,反而引发了更多批评。
6月3日晚,何秋亊本人开启直播回应,但这次直播成了另一场灾难。他在直播中情绪失控,说出“为什么别人是撞衫,我就是抄袭”这样引发争议的言论。
6月17日,何秋亊工作室再次发布致歉声明,这次态度更为正式,宣布解除与涉事造型团队的合同,并对工作室内部负责审核服装的人员予以解除合同处理。
作为一名颜值主播,何秋亊在2023年因直播喊麦《白毛菠萝咒》意外爆火,并因颜值、搞笑等特性在多场娱乐PK直播中持续涨粉,在去年突破千万粉,还拿下了抖音直播年度盛典地区赛冠军;随后,他成立了个人工作室,发表了自己的单曲,还拍了网剧等。可以说,从直播到演艺事业,他的职业道路越走越宽。
然而,他却因为这场演唱会栽了个大跟头。据第三方数据平台显示,他演唱会前,抖音粉丝1042万,如今粉丝数为660万,掉粉超370万。
03 网红为何热衷开演唱会?
那么,从旺仔小乔到何秋亊,头部网红为何那么热衷于开演唱会?又为何因为演唱会翻车了?
有业内人士认为:“演唱会是网红粉丝变现的路径之一,也是不少网红转型艺人的跳板。”
事实上,早在开演唱会之前,何秋亊就参与过不少线下活动,除了商演、粉丝见面会之外,还在今年3月举办了歌友会,吸引了不少粉丝的到场。
曾在线下见识过何秋亊粉丝影响力的一位媒体老师,就感慨道:“我本来就不太认识他,但在线下活动看到好多他的粉丝,我都有点震惊。”
旺仔小乔亦是如此。尽管有不少用户吐槽其“圈钱”、“票价太高”,但仍有不少粉丝表示支持,买了最贵的门票,印证了粉丝“为爱买单”的非理性消费模式。
千万粉丝基础、强大的号召力,无疑为网红开个人演唱会奠定了基础。
但问题在于,两位头部网红因演唱会而翻车,背后暴露了网红想要实现明星梦依然很难。
一是网红自身能力不匹配。
部分网红将演唱会视为进军主流娱乐圈的“敲门砖”。例如何秋亊试图通过演唱会提升专业形象,刘宇宁从主播转型专业歌手的成功案例更成为行业范本。然而,多数网红缺乏系统训练,野心与实力失衡导致翻车。
诚然,网红依托现成流量,可以将线上影响力转化为线下票房,但线下同样也是线上的“放大镜”,会更直接、更广泛地放大网红自身的短板。比如,网红本身原创作品并不够支撑一场演唱会,其专业能力与明星相比也仍有较大的差距。
二是团队专业能力不匹配。
从争议风波出现后的处理方式,也暴露出其背后团队的专业能力短板。何秋亊抄袭后的敷衍道歉,旺仔小乔争议后被质疑是AI生成的道歉信,都在进一步消耗公众信任。
公开资料显示,旺仔小乔背后公司为安徽星桥火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今年6月,因网络用户恶意散布星桥火树公司及旗下公会主理人旺仔小乔女士的不实言论,该公司发布律师声明。还有多名网友发现,该公司曾发布舆情危机公关岗位,但之后不久就被撤下。
这说明,团队早前并没有预料得到这样的舆论风波,也没有配备处理舆情的团队,这对于这样大体量的网红而言无疑是难以置信的。
从网红经济崛起至今,网红想要破圈、转型,似乎就是个绕不过去的议题。但可以看到,成功者寥寥,翻车者众多。
当下,观众越发清醒,网红也应该意识到,流量并非等同于能力,尊重粉丝、提升专业能力,才能走得更远的关键所在。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新播场】,微信公众号:【新播场】,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受教了
必须评论支持一下!!!
我刚进职场的时候,按照领导安排的任务完成,持续几个月后发现和同行差距很大,这个时候我意识到自己可能是青蛙效应的那只青蛙,把青蛙丢进油锅,青蛙是会跳出来的,而把青蛙放温水,青蛙是会被煮,所以我开始给自己寻求工作外的目标,尝试跳出舒适区,最终自己得到了积累。
文章的结构也很清晰,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
文章写得很有见地,作者的思考很深入,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