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呢,又能怎?” 这句由单依纯在《歌手 2025》唱出的歌词,意外成为热梗。它不仅为年轻人提供了宣泄压力的出口,更成为他们对抗 “标准答案” 的武器。@吴克群@铁豆 等多位创作者用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吴克群 撕碎明星标签,用真实自我拥抱生活;@铁豆 放弃铁饭碗,成为中国首位 F1 学院外女卡车手;@心中之城@特厨隋坡(重新出发版)坚守初心,在流量喧嚣中做 “慢行者”;@蓝战非 面对生活低谷,用豁达态度在废墟里种出新可能。他们用不设限的人生告诉我们,这句话不是躺平和妥协,而是面对困境时的勇气与无畏。

“如何呢,又能怎?”没想到单依纯在《歌手2025》演唱的一句歌词,却意外出圈爆火,成为年轻人挂在嘴边的热梗。

职场新人顶着黑眼圈唱“我本是乙方,要改又能怎”;研究生在实验室唱“区区3年博,延毕如何呢”……年轻人在面对多重要求和焦虑下,这个梗不仅给了大家宣泄压力的出口,更成为他们对抗 “标准答案” 的武器。

如今,这句“如何呢,又能怎”甚至已经超越热梗本身,成为了年轻人表达态度的符号。

或许会有人觉得这是躺平、妥协,但

@吴克群 撕碎明星的身份标签,坚持用真实自我拥抱生活;

@铁豆 放弃铁饭碗成为中国首位F1学院外女卡车手,击碎刻板印象;

@心中之城 @特厨隋坡(重新出发版)即便从零开始做账号,仍然充满信心;

@蓝战非 面对团队矛盾、创业失败的现实,依旧有着对抗不完美生活的勇气,潇洒实现游戏主编的转身。

他们用不设限的人生告诉大家,“如何呢,又能怎?”从来不是当代年轻人辩解的借口,而是 “不管结果如何,都有走自己路” 的勇气。

本期,「克劳锐」将与大家一同了解他们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许我们也能从中找到那份无畏他人眼光、打破固有框架的底气。

1 撕碎标签,破圈打破“标准答案”

“我是个明星,那如何呢?又能怎?”

在标签化盛行的时代,身份常成为我们的枷锁,明星创作者也不例外。但身为明星的@吴克群 似乎不太像我们想象中艺人的样子。

在江西音乐节堵车时,他骑着电动车比团队先到现场,化着 “摔伤妆” 被保安拦在门外;在杭州西湖载朋友兜风,他因安全帽不够,跟交警产生了趣味互动;每到一个新的城市,他还会穿上那件标志的白背心,被网友在街头认出……

图片源自抖音精选

“不修边幅,没个艺人的样子。”即使面对外界这样的质疑,他依旧坚持以最本真的状态示人,但也是这样的真实,让他一次又一次出圈。

活人感满满的视频内容与粉丝朋友的趣味互动,让无数网友评论:“最接地气的明星”“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放下职业光辉的背心哥最真实。”

对于@吴克群 而言,艺人、演出只是他的本职工作之一,在他的抖音视频里,没有精心设计的舞台造型,没有光鲜亮丽的明星生活,有的只是对准普通人的镜头。比如,救助流浪动物的刘姐、因为肿瘤长不大的道明、脑瘫却坚持摆摊卖烤肠的涛涛等等。

图片源自抖音精选

这种对真实的执着,让他从“明星吴克群”变成了“白背心记录者”,粉丝也跟随他的足迹,不仅体验了当地的风土民情,更了解了许多真实动人的故事。

同样撕碎标签,用 “如何呢,又能怎” 的反问,走出了自己的路的还有@铁豆 。

从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系毕业后,@铁豆 进入青岛海关新闻宣传科任职,但她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从“铁饭碗”离职,成为一名热爱极限运动的创作者。

当其他人都在说“女司机都不行”“女生就该求稳求安”时,她努力花两年时间练习腿部力量,把自己练成了金刚芭比,不仅成为中国首位F1学院外女卡车手,更推动自由方程式赛车官方填补女性设计空白。从座椅到踏板的细节优化,都藏着她用行动持续打破外界成见的执着。

跟其他女生不一样、“铁饭碗”更稳定、放弃这些太可惜了,可如何呢,又能怎?引擎轰鸣不仅击碎刻板印象,更向世界证明女生不仅能玩赛车,更能玩得漂亮。

图片源自抖音精选

如今,@铁豆 比赛练习累计的赛道里程已达45000公里,在她的视频里,还有潜水、冲浪、攀岩、卡丁车、直升机,她享受着每个运动项目带来的不同体验,触达更广阔的天地。

在抖音精选,这样的创作者不在少数,60岁开始做自媒体的@Olga姐姐 、北大毕业转行美食博主的@米雪 ,她们撕碎标签的勇气,不仅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更为观众打开了认知世界的全新可能。

2 坚守内心,在流量喧嚣中做“慢行者”

当“三分钟讲完一部电影”成了影视解说的流量密码,当探店视频塞满广告植入,@心中之城 和@特厨隋坡(重新出发版)却选择做逆行者,他们用“如何呢,又能怎”的定力,在喧嚣中逆流而上,用“慢”守护内容的灵魂。

@心中之城 的主页目前只有15条视频,在快餐化成风的赛道里,他像个异类:为展现电影解说的独特魅力,用30分钟甚至3小时的时长深度解读,不用 “大壮、小美” 替代角色原名,坚持补充导演未言明的细节,为了合格的真人配音反复重录到删自己耳光。

图片源自抖音精选

他对作品的高要求,换来的是观众的认可。从“毒舌电影”离开后从零出发,他用6条视频便在抖音创造奇迹——两个月内涨粉1422万,单条视频最高获赞581.1万,完播率高达82%,远超行业均值。

“我希望在这个急功近利的世界,我们能够停下来,多关注一下自己内心”,对内容的敬畏与细腻,让他在影视解说领域筑起了一座心中的理想之城。

如果说@心中之城 守护的是艺术的本真,那么@特厨隋坡(重新出发版) 坚守的则是手艺人的本分。

这位师承国宴大师郑秀生的特厨,有着超过30年的从业经历,曾任希尔顿、洲际酒店的行政总厨。2024年底,因与MCN机构纠纷,原账号@特厨隋卞 停更。今年5月,他以新账号@特厨隋坡(重新出发版) 复出,首条探店视频便火爆全网。

图片源自抖音精选

“该挣的钱一分不能少,不该挣的一分不能拿。”这是@特厨隋坡(重新出发版) 的处世哲学。他本可以靠头衔接广告,却在抖音里做 “美食判官”,探店时若店家 “特意加工”,视频立刻作废。他也拒绝所有餐饮广告,有次店家偷偷退回支付宝付款,他甚至派人用信封装现金送回。这种近乎固执的专业态度,反而赢得了网友的信任。

流量时代,“快”成了默认规则,但@心中之城 @特厨隋坡(重新出发版)的故事告诉我们,好内容从来不怕慢,那些对抗浮躁的坚守、拒绝妥协的初心,才是他们内容最珍贵的内核。

3 拥抱真实,与生活的不完美和解

人生总有低谷的时候,团队矛盾、创业失败、精神崩溃……@蓝战非 的故事,藏着与不完美和解的答案,他用“如何呢,又能怎”的豁达,在废墟里种出了新的可能。

从顶流游戏主播到旅行博主,他的转身带着破釜沉舟的勇气。2020 年前后,生活把他按在谷底,当时的他“有幻觉、幻听,甚至想过结束一切。” 在长达一年的自我封闭后,他选择卖掉跑车、转让公司,带着积蓄踏上旅途。

图片源自抖音精选

与大家印象中充满滤镜、饱和度拉满的美好旅行视频不同,在@蓝战非 的视频中更多的是“不完美”的旅行体验和感受。

比如,在中东自驾时,他因签证问题被土耳其警方威胁、被伊朗特工全程监督,一天开 1000 多公里转场,像 “玩游戏选选项,每个决定都影响结局”。

他还会在阿富汗记录下有人因饥饿倒下的场景,与中国边境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觉得网红景点名不副实,即便开8小时车抵达后也会选择立刻折返;遇到抢劫,他的态度则是“给钱就好,没必要硬碰硬”。这些旅行记录中许多“反常态”却又异常真实的做法,却让无数网友产生共鸣。

图片源自抖音精选

此外,为了保持内容的真实,@蓝战非 坚持拒绝剧本化创作,从不接旅游广告,表示“拿了钱就说不出真话”,面对许多创作者都会有的流量焦虑,他更是近乎佛系,在经历过人生起伏后,他不再事事都追寻意义,而是更加顺从自己的心意。

从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的少年,到把世界当课堂的行者,@蓝战非 的行走没有剧本、没有目的,却在随遇而安中照见了生活的本真。他这种与生活和解的态度,更让粉丝和用户明白,接纳生活的不完美后,依旧选择往前走,是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

4 让每个 “试试看” 的好内容都有回响

“如何呢,又能怎?” 从来不是消极的叹息,而是积极地打破边界。

回望五位创作者的故事,他们各自打破的边界不同,但内核却有着相似之处。@吴克群 和@铁豆 撕碎的是身份标签,@心中之城 和@特厨隋坡(重新出发版) 对抗的是流量浮躁,@蓝战非 直面的是生活的不完美。他们的经历证明,当社会用各种框架定义我们时,“如何呢,又能怎”可以成为最有力的回应。

“如何呢,又能怎”不是问题的终点,而是无限可能的起点,抖音精选开放麦的舞台,正在让这样的勇气被看见、被传递。在这里,每个勇敢的“试试看”,都值得拥有回响。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克劳锐】,微信公众号:【TopKlout克劳锐】,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感觉运营就是个苦逼活

  2. 万物之中,希望最美,感谢作者分享。

  3. 分析得太全面了,值得反复阅读并实践

  4. 受教了

  5. 读过这个楼主很多文章,确实都还不错,感谢,加油。

收藏
评论
返回
营销日历08月28日 更多
1624年民族英雄郑成功诞辰
1749年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诞辰
1963年马丁·路德·金发表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2009年新浪微博正式开放公测
加入圈子
抖音学习交流群
加入
小红书学习交流群
加入
视频号学习交流群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