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喜茶把 20 块的椰椰芒芒砍到 6.9 元,悄悄塞进美团“拼好饭”,下沉市场秒变大型真香现场。订单疯涨背后,店员崩溃、品牌掉价、平台抽佣磨刀霍霍——喜茶用一杯平价奶茶撬开了流量闸门,却也把自己推向“高端失焦、利润失血、运营失控”的三岔口。这场看似漂亮的渠道破局,究竟是新茶饮的解药,还是慢性毒药?

2025年的新茶饮市场,低价内卷的硝烟尚未散尽,头部品牌喜茶的一系列动作却引发行业关注。从入驻淘宝闪购(饿了么)全量上线4000多家门店,到在美团拼好饭推出6.9-9.9元的经典产品,这个以高端路线著称的品牌,正以“多渠道扩张”的姿态,在存量竞争中寻找新的增长突破口。

图:美团拼好饭

在新茶饮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喜茶上线美团拼好饭的举动备受瞩目。这一决策看似突然,实则是喜茶基于当下市场环境、自身发展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深思熟虑后的战略选择。

渠道破界,从“单平台依赖”到“多平台布局”

回溯喜茶的线上渠道策略,曾长期聚焦“自建私域+单平台合作”模式。2017年,为解决排队与黄牛问题,喜茶推出“扫码下单”模式,后续搭建的喜茶Go小程序积累了超1.5亿会员,成为其数字化运营的核心阵地;对外合作上,仅与美团外卖绑定,甚至一度抵触其他外卖平台,认为“平台是来抢流量和资源的”。

但2025年8月,喜茶的渠道策略迎来彻底转变。8月22日,喜茶宣布入驻淘宝闪购(饿了么),4000多家门店全量上线,还联合平台发放100万份免单卡,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门店标注“20元起送、免配送费”;几乎同时,其在美团拼好饭上线椰椰芒芒、鸭屎香青柠茶等经典产品,折后价仅为常规零售价的6折左右,且主要覆盖广东清远、湖北襄阳等下沉市场。

图:喜茶

这一转变并非偶然。一方面,外卖平台格局生变,淘宝闪购在8月7-9日连续三天日单量破亿,7月在商家、消费者及骑手三端投入超100亿元,而美团为应对竞争,也试图通过拓展与品牌的合作边界巩固优势,喜茶成为双方争夺的关键资源。另一方面,新茶饮行业外卖订单占比持续攀升,灼识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现制茶饮店外卖GMV达952亿元,占比从2018年的16.8%飙升至45%,外卖渠道已成为品牌不可忽视的增量来源。

图:喜茶

值得注意的是,喜茶的多渠道布局暗藏“差异化逻辑”。在淘宝闪购(饿了么),其主打常规产品与常规价格带,瞄准一二线城市的主流消费需求;而美团拼好饭则以“低价固定套餐”切入下沉市场,且拼好饭采用固定金额结算、不收取佣金的模式,既避免了与其他品牌的低价补贴内卷,又能通过“薄利多销+集中配送”降低成本,实现品牌在低线城市的用户渗透。

图:网络

长期以来,喜茶凭借高品质产品与独特品牌形象,在一二线城市站稳脚跟,成为新茶饮行业的头部品牌。然而,随着一二线城市市场逐渐饱和,增长空间变窄,开拓下沉市场成为必然。据统计,低线城市的茶饮市场规模近年来不断扩大,消费潜力巨大,但竞争格局尚未稳定,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02增长重构,从“规模拓店”到“渠道挖潜”

此次渠道扩张,本质上是喜茶在行业增速放缓、拓店瓶颈下的战略转向。此前,新茶饮品牌普遍依赖“规模扩张”获取增量,霸王茶姬2024年净增2929家门店,蜜雪冰城、古茗等头部品牌也以千店、万店规模抢占市场。但2025年,这一逻辑难以为继——霸王茶姬将2025年门店增长目标降至1000-1500家,喜茶更是在2月发布内部邮件,宣布暂停接受事业合伙申请,明确“不参与数字游戏与规模内卷”。

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15日,全国奶茶饮品门店总数42.9万家,近一年新开11.6万家的同时,负增长3.4万家,行业正式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在此背景下,“渠道挖潜”成为喜茶的新增长引擎。

从效果来看,渠道拓展已初见成效。美团数据显示,2025年“818神券节”期间,首次通过美团注册喜茶会员的用户环比增长59%;而拼好饭的下沉尝试,让低线城市消费者以10元左右的价格首次接触喜茶,社交平台上“喜茶接地气”“味道确实不错”的评价,印证了其在新兴市场的用户吸引力。此外,喜茶自有渠道的订单仍依赖美团配送,节假日配送准时率超95%,平台的履约能力也为其渠道扩张提供了保障。

与此同时,喜茶并未放弃“高端基因”。2024年9月,其发布内部信提出“拒绝同质化低价内卷”,2025年新品价格重回20-25元区间,还批量重装多城门店,打造成都春熙路DP店等“灵感空间”,试图平衡“高端体验”与“大众渗透”。这种“高端与亲民同步”的策略,既避免了低价对品牌价值的损耗,又通过多渠道触达不同层级消费者,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图:美团拼好饭

而拼好饭用户集中下单、商家集中出餐、骑手集中配送的模式,这种规模化操作大幅提升了运营效率。对于喜茶而言,集中出餐能减少制作环节的时间与人力浪费,提高出餐速度;集中配送则降低了配送成本,优化了配送资源配置。在门店单量较少时,拼好饭还能消化剩余食材,减少食材浪费,有效利用固定人工成本,避免资源闲置,提升整体运营效益,使喜茶在成本控制与运营管理上更具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03行业拷问,渠道依赖下的“增长隐忧”

尽管喜茶的多渠道扩张为行业提供了新范式,但新茶饮品牌在拥抱外卖渠道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可忽视的挑战。

首当其冲的是“门店运营压力”。社交平台上,多位喜茶店员吐槽“今年是最累的一年”“订单量暴涨”,古茗、喜茶等品牌的促销活动还引发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下降”“服务态度变差”的投诉。外卖订单的激增,打破了门店原有的出餐节奏,如何平衡订单量与服务质量,成为品牌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喜茶

其次是“品牌调性稀释风险”。喜茶多年来打造的“第三空间”体验,强调通过门店设计与服务传递品牌价值,但在6.9元拼好饭、饿了么立减8元的优惠面前,其高端品牌形象被削弱。如何在“大众渠道”与“高端定位”之间找到平衡点,避免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考验着喜茶的运营智慧。

更关键的是“渠道依赖的反噬”。当前,三大外卖平台为争夺即时零售高地,发起新一轮补贴大战,现制茶饮因高频消费属性成为主要受益方。但平台补贴具有临时性,一旦补贴退坡,品牌能否维持订单增量?此外,品牌对平台流量的过度依赖,可能导致自身议价能力下降,长期来看不利于利润空间的稳定。

从行业层面看,喜茶的多渠道扩张或许是新茶饮行业“进化”的缩影。在市场饱和、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品牌与平台的深度合作将成为突破瓶颈的关键——通过平台的用户数据优化产品研发,借助数字化技术提升配送效率,在性价比与品质、效率与体验之间寻找平衡,已成为头部品牌的共同选择。

对于喜茶而言,多渠道扩张只是开始。如何在下沉市场持续沉淀用户、如何通过私域与公域的协同提升用户粘性、如何在渠道扩张中维持品牌调性,将决定其在存量博弈中的最终胜负。而这场“渠道破局”之战的走向,也将为新茶饮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新茶饮依赖外卖,利在突破堂食1-3公里的辐射局限,将服务延伸至5公里外,触达办公、宅家等客群;还能补充非高峰时段营收、分摊成本,并借平台流量曝光与用户数据优化经营。

但弊端显著,平台20%-25%的综合抽成压缩利润,迫使商家在成本与品质间博弈;消费者易形成低价依赖,补贴减少则复购下滑;且过度聚焦外卖会忽视线下核心能力,导致商家丧失数据主权。

外卖是新茶饮的“客源扩音器”,却也可能成为“利润粉碎机”与“线下能力弱化剂”。

作者:嬴潇 编辑:喻博雅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零售商业财经】,微信公众号:【零售商业财经】,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手动点个赞

  2. 看完这篇文章,我对这个话题有了更深的理解,作者的分析很有逻辑,很有说服力。

  3. 对于大家都热衷的热点话题,总会去分析别人背后的行为

  4. 营销服务型项目的创业最大的痛苦就是要当苦力,还要当着一群苦力的包工头。但好处就是腾挪性比较大,不行了就迅速调转方向,很灵活,不会有任何产品的拖累。如果我要是开局就做互联网产品比如小程序,APP,估计现在只剩骨灰了。

    受教了! :???:

  5. 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

收藏
评论
返回
营销日历08月28日 更多
1624年民族英雄郑成功诞辰
1749年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诞辰
1963年马丁·路德·金发表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2009年新浪微博正式开放公测
加入圈子
抖音学习交流群
加入
小红书学习交流群
加入
视频号学习交流群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