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将会有更多传统工种被淘汰,营销行业也是如此。快来看看你所从事的工作未来将会被机器替代掉吗?

几年前的营销界,流传过这样一个案例:

在美国,一名男子到当地的一家商店投诉,说早上收到商店给他们家寄来的包裹,打开一看,全是婴儿用品的优惠券,然后那个收件人写的是他女儿收。

可问题是,他女儿还在读书啊!所以该男很恼怒,投诉商店“乱寄什么优惠券?”

商店也比较重视,赶紧调查。查查是谁经手做的这个不靠谱儿的事情。查来查去,发现了问题所在。

结果是什么呢?就是这位父亲的女儿确实怀孕了,怀孕了,孕了……

这个事情带来一个启示:一个商家,是如何比亲爸妈更早知道孩子怀孕的呢?

客户的会员卡信息、Cookie、浏览记录、购物记录、聊天记录、社交记录等等大量的信息综合在一起,让计算机得到结论:这个女人怀孕了。所以商家做出了这一虽不礼貌但却极为精确的内容推荐。

大数据最可怕的:是比你爸妈更了解你。而大数据还只是人工智能的底层架构,在人工智能的大背景下,可能会有大量的人面临失业吃不上饭的风险。

下面我们看看跟营销人有关系的:

这是腾讯的自动撰稿机器人Dreamwriter创作的新闻稿,已经具备高效、快速编撰内容的能力——不仅能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叙事文章,并且能自动生成标题。

如果在未来,你只有基础的文字编撰能力,只会基础文案,只会写新闻稿,那你可以洗洗睡了。人工智能比你能写多了。

一、哪些人可能会下岗?

1.下岗人员:初级文案

相信大家应该还记得双十一刷屏的鬼故事吧?

这是阿里为了推广他的设计机器人“鲁班”所做的营销活动。鲁班可以一秒钟做8000张海报,双十一期间为阿里提供了4亿张海报支持。据称鲁班设计的海报,商品的点击率提升了100%。

与此类似的,人工智能设计logo这种软件和网站也已经炒鸡多了。比如这个:

虽然明显是在套模板,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已经解放设计师了。

特别是有人跟你说:“哎~你不是做设计的吗?免费给我们画个logo呗”的时候,你就把这个应用甩给他。

但从另一面说,如果你只能做初级的设计,只会抠图P图套模板做海报,那么将来多半没饭吃,人工智能肯定会替代你。

2.下岗人员:中级以下设计

还有,微软和微信小程序合作,推出了办公室人工智能“微软小蜜”,5分钟做一份PPT。

当然,微软小蜜现在做的PPT还跟屎一样,但人工智能的升级速度是你我不能想象的,几年前我们还不相信计算机能杀得围棋大师满地找牙呢。

所以,只会套用模板输入资源整合制作出PPT的初级策划,就别在PPT上费事了。

因为在未来,人工智能可以自动推荐出适合广告主的营销方法和策略,甚至包括相应的时间轴、计划书。如果你只会做PPT,人工智能替代你是迟早的事。

3.下岗人员:初级策划

好吧,你说你是Account。那咱们来看看这几个案例:

  1. 软银机器人已经开始在酒店甚至银行开始接待客户,扮演客户服务的角色。
  2. 汉堡王正在测试一款聊天机器人,能和客户进行更直接和自然的对话,利用Facebook平台,让用户从附近的一个分店订购食物。
  3. 乔治亚理工的教授Ashok Goel偷偷给学生们安排了一个机器人助教,“Jill Watson”。这位女助教Jill做一些日常工作,比如提醒学生交作业,上课时间等。她回答学生的提问通过邮件进行,她只回答那些具有十足把握的问题。虽然有一些学生起了疑心,但一个学期过去了,最终没人发现他们的助教是机器人。

启用这样的机器人,企业的客服效率、客户的响应速度和满意度大大提升。

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反正我觉得现在很多Account就是个传话机器。将来与其用“人肉机器”,还不如用真机器。说不定更能领悟客户意图,又不会耍脾气。

4.下岗人员:“传话机器”

嗯~或者,你是做媒介采购的,那你可能听过DSP、AdExchange等程序化购买平台吧?

在未来,媒介采买只需通过系统就能完成广告购买,并且通过实时竞价、大数据挖掘和分析,做到更精准的投放。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用机器学习来优化程序性购买的出价策略,一方面通过不断的验证,提高“相似度”的准确性,只投放给那些“真”客户,提高转化率;另一方面,通过不断调整出价,找到最具竞争性的定价,通过“划算”的出价,降低投入,从而不断降低CPC和CPA的价格,达到回报率最大化。

因此,大多数人工媒介采购,也没有了存在的价值,被更智能的采购平台代替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5.下岗人员:大多数媒介采购

现在看起来,只有创意是相对安全的。

但是,等等,创意真的就安全吗?创意可是有套路的啊!有套路就很可能会被人工智能超越。

以色列营销专家Goldenberg曾在营销学术期刊《Marketing Science》发表过研究成果, 89%的优秀获奖广告实际上来自6个创意模板,而在没有获奖的创意广告中,只有2.5%的使用了这些模板(这部分以后有机会再讲)。

营销达人小马宋也曾在自述中讲过,创意从何而来:

我用了一个笨办法,我就阅读大量的广告创意案例。那时,我和同事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把德国的一本世界级广告创意杂志十年来的作品,从网上全部下载下来,一共是20000个顶尖的创意作品,我又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把他们分门别类的整理成了10个PPT。而我则把这20000个创意反复看了三遍以上。当我看完了这些创意后,我发现,其实市面上大部分广告,创意方法都是来自这些经典的创意,无非变变形式而已。

如果人类的创意是有章可循的,那么机器学会这些只是时间问题。比如:

“图灵测试”是指通过对话分辨真实人类和人工智能的试验,通过“图灵测试”意味着人类无法通过语言对话分辨出人类和人工智能。“薇薇”创作的诗词中,有31%被认为是人创作的。

再比如:

美国罗格斯大学、Facebook AI 实验室和查尔斯顿学院的研究人员合作,提出了创意生成网络(CAN),能够生成具有创意的画作。实验发现,人类参与者认为 CAN 生成的图像和人类艺术家画作在创意程度上不相上下。

CAN 生成的图像:

作为比较Art Basel 2017 展出的人类画家作品:

你看,在我们人类最擅长“创造”的诗歌和绘画领域,人工智能已经开始以假乱真了。你还觉得“创意”就是那么安全的吗?

二、我们还能做什么?

那么,在人工智能的大背景下,营销人还能干点啥啊?我能想到的有这样几个:

在格拉德威尔的《引爆点》里,他提到了三类人是在“角色”上的,如果你能集齐这三类人,你就能召唤出龙珠,引爆一次流行。这三类人是:专家、联络员和销售员。

1.专家

放在营销行业内,未来可能会产生大量的CMO和“数据创意”这样的职位。

比如人工智能在分析了2017年的50亿张照片,和2007年的50亿张照片之后,告诉我们一个结论:跟2007年的男生相比,2017年的男生普遍把脚踝露出来了!

和2007年的男生相比,现在男生的鬓角都被剪掉了!这就是所谓的洞察。

然后人工智能又说了,我们分析了大量的年轻人的对话,发现2017年的人更“无所谓”,更不愿意做选择,更与世无争,更提不起精神。所以,数据创意根据这些现象,创造了一个关键词——“佛系”。

这就是“数据创意”可以创造的价值。

2.销售员:营销顾问

在智能化成为主流、初级客服被取代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营销顾问”。他们懂理论、有经验,并且有人的感触。

因为智能化再智能,也离不开人的调试,人工智能并不能代替人的体验,同时没有情感。

营销顾问将贯穿整个营销过程,一方面换位消费者提供感触的反馈,一方面为客户提供贴身服务,充当体验员和管家的角色。

3.联络员:掌握高端的头部资源

无论机器再怎么屌,它现在还不懂人情世故。这意味着,无论哪个行业,最高端的头部资源,绝不在机器手里掌握。

人,才会掌握核心的资源。所以,如果你很擅长社交,不如考虑做高端的联络员。最不济,也要做最会拍马屁的营销人。

我们开玩笑讲:最后一个被老板开掉的,可能是马屁拍得最溜的人。因为这个竞争力是人工智能所没有的。

此外,我觉得精英化、小型化,甚至个体化的营销小组会更多,大型营销公司这种组织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很“反智”的。

再多说几句,在更牛逼的技术面前、在大势面前,营销人,作为这个世界上最该经常思考的一类人,应该多去考虑考虑行业的未来在哪里,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随着人工智能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都会发生更为剧烈的变化。以后的十年,变化会更大。

马云讲:

过去30年,我们把人变成了机器,未来30年,我们将把机器变成人,但最终应该让机器更像机器,人更像人。

深以为然。

 

作者:老卒,微信公众号:老卒不公开课(ID:bugongkaike)

本文由@老卒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收藏
评论
返回
营销日历04月16日 更多
世界噪音日
1889年英国电影艺术家卓别林诞辰
加入圈子
全栈运营交流群
加入
抖音运营交流群
加入
小红书运营交流群
加入
视频号运营交流群
加入
公众号运营交流群
加入
APP网站运营交流群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