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正在改变我们表达纪念和哀悼的方式。

作者:刘融

来源:好奇心研究所(ID:QLab42)


神经科学家大卫·伊格曼(David Eagleman)在他的代表作《生命的清单》里曾经说:死亡有三重。第一重是在你身体的机能停止运转之时;第二重是在你的身体被运送到坟墓中的时候;第三重是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刻,你的名字最后一次被人们提及。

有了互联网之后,这句话似乎又有了新的含义:在数字时代,一位知名人物的影响力,从「多少人会在网上关注ta的讣告」这件事上就能得到体现。

量化「名人死亡」的影响力

基于这个想法,美国一家线上视觉杂志The Pudding在2018年8月发表了一份特别的报告:量化「名人死亡」的影响力。

具体来讲,就是研究ta去世之后,ta的百科词条访问量的波动。

报告首先举了两个例子。

一位是在世的名人:2016年4月24日,美国女歌手碧昂斯发布了她的第六张专辑 Lemonade,在接下来的96个小时之内,她的英文百科页面访问量(Page View)从原来的3万翻了十倍,达到了30万(每48小时统计一次)。

「名人去世」在互联网上有多大影响力?这里有份另类报告

碧昂斯的百科主页访问量

图片来自The Pudding

另一位则是同年4月21日去世的美国流行音乐传奇人物Prince,他离世的消息公开之后,48小时之内英文百科页面累计访问量高达1100万。

「名人去世」在互联网上有多大影响力?这里有份另类报告Prince的百科主页访问量

图片来自The Pudding

与此同时,报告还进一步分析了从2016年到2018年8月,近三年时间里去世的1300多位名人的数据,挑出了84位百科主页访问量曾经达到五十万级的「顶级流量」,其中既有科学家、艺术家,也有政治人物。

从中不难看出,排名最靠前的那些人:史蒂芬·霍金、大卫·鲍威(David Bowie,英国音乐人)、凯丽·费雪(Carrie Fisher,美国演员,《星球大战》系列中的莱娅公主)、芭芭拉·布什(Barbara Bush,美国前第一夫人,老布什的妻子)等等,有相当一部分在国内同样拥有很高的知名度。

「名人去世」在互联网上有多大影响力?这里有份另类报告

84位百科主页访问量超过五十万的名人

图片来自The Pudding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情况是,名人去世的消息引起的关注,短期内甚至可以超过那些在世的人们。

同样还是在这张图里,把NBA球员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绰号“小皇帝”)、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2017年1月宣誓就职)、英国「平民王妃」梅根·马克尔(Meghan Markle,在2018年5月举办皇室婚礼)放进去对比,他们几位的主页访问量并没有显得非常突出,大致只能排在第二梯度。

「名人去世」在互联网上有多大影响力?这里有份另类报告

3位在世名人的百科主页访问量

图片来自The Pudding

按照文章的作者Russell Goldenberg的总结,访问量的变化,毫无疑问取决于当事者的名气大小,但除此之外,某些特殊死因跟这种「暴增式」热度可能也有点关系。

比如下面这张名人日常和死后48小时流量对比图,上升幅度最快的前十名中,超过一半的人都是死于自杀或意外。

「名人去世」在互联网上有多大影响力?这里有份另类报告

去世后百科访问量增幅最大的十位名人

图片来自The Pudding

如果说名人去世消息的热度取决于名声的大小和死因,那么消息的「持续时长」衡量的则是影响力的深度,而这一点,从「访问量降回日常值所需要的时间」也能看出一二。

还是这84个人,他们的「讣闻余温」消退速度从当周到几个月不等,最长的那些超过了 13周(比如下图中的小红莓主唱Dolores O’Riordan、韩国组合SHINee主唱金钟铉),甚至直到报告发布之时仍未完全回落,差异相当悬殊。

现象背后的理由也各不相同,有些可能是由于当事者的死因超出了公众心理预期,有些也许是因为ta们或丰富或跌宕的生平得到了人们的再次回顾与重新发掘。

「名人去世」在互联网上有多大影响力?这里有份另类报告

名人去世后百科主页访问量回落到正常值所需的周数,TBD的意思是「至今还在回落中」

图片来自 The Pudding

Russell在最后说,我们有许多面对和处理死亡的方式,而这样的数据可视化,则是他自己的一个观察「意料之外的悲剧事件(unexpected,tragic events)」的方式。

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哀悼」

有了社交媒体之后,我们往往会有一种感觉:跟名人们的日常消息比起来,ta们的死讯往往能收到最大范围的响应。

对此,有人或许认为「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数字化的哀悼刻奇有余真诚不足。

但也有人觉得「记住就是存在」,悲伤online同样是分享情感、加速愈合的途径之一。

The Conversation在去年的一篇文章里就提到,线上的公开纪念其实是个不错的寄放哀思的空间,尤其是让「帮助更多的人记住另一个人」变得更容易实现。

电影《寻梦环游记》里有一个情节,亡灵如果被在世者忘却就会彻底消失。

这个看上去颇为传统的设定在某种程度上倒像是对当代世界的隐喻:逝去的人们能留下「数字遗产」,活着的人们可以在网上追忆ta,不管ta跟自己是否真的认识。

而那些长期存续于网络的纪念品——声音、影像、账号、某个人在社交媒体里为ta点上的一根蜡烛,包括前文提到的百科——大概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存在」。

同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渐渐瓦解的,还包括人们原先谈论死亡时相对保守和私人化的态度。

名人讣闻的线上传播,对一直以来缺乏死亡教育的我们而言,有时倒是一个「被迫」认真考虑这些宏大的命题、交换彼此对死亡的看法的机会。

就像伦敦摄政大学的心理学家Elaine Kasket说的,「数字哀悼是互联网时代的表达悲伤的新常态,它似乎并不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而这一点,对绝大部分一辈子可能都不会有自己的百科主页的普通人来说,意义说不定还要更大一些,尤其是在几代人的「时代背景板」一点点消逝的今天。

 

作者:刘融

来源:好奇心研究所(ID:QLab42)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一女人抱狗去看兽医。医生说:“您这只贵宾犬…”“ 对不起”女人打断医生的话:“请你尊重点儿,不要叫他‘犬’,他是我宝贝儿子。” 医生说:“请问你儿子多大?”“9个月”“请问你儿子哪不舒服?”“他最近心情不好,喜欢咬人。”“请问你儿子打过‘狂你儿子疫苗’吗?”。

  2. 收藏了,睡前再看一遍。

  3. 以前吧,觉得行动力很重要,但后来觉得呢,意识更重要,毕竟你连意识都没有,往哪行动呢?后来呢,又觉得认知更重要,你认知不到位,怎么会有意识呢?后来呢,又觉得阅读和吸收很重要,因为可以提高认知;后来呢,又觉得,要想通过阅读和吸收提高认知,那行动力又很重要……算了,还是当咸鱼吧 :-P

  4. 每次刷抖音的时候,都会想这个是怎么拍的,多远的距离拍的,哪个角度拍的,用了什么构图,我家产品可不可以也这么来一下,累人

  5. 内容过于真实,扎心了。

  6. 棒!这篇写的很通俗易懂

  7. 感觉运营就是个苦逼活

  8. 实在!很多事情并没有捷径,有捷径也轮不到你。比如我每天坚持看运营派!!

  9. 感觉这个文章有些偷换概念了,还是因为我没读懂?

  10. 手动点个赞

收藏
评论
返回
营销日历03月19日 更多
1966年《音乐之声》获第3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1996年中国数学家陈景润逝世
加入圈子
全栈运营交流群
加入
抖音运营交流群
加入
小红书运营交流群
加入
视频号运营交流群
加入
公众号运营交流群
加入
APP网站运营交流群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