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og被称为风口,却连一支爆款都没有。

Vlog是Video blog(视频博客)的缩写,相比于短视频,更趋向于记录个人的日常生活。

视频带来的真实感、沉浸感和多样性,带给观众新形式的感官冲击。这种视频内容形态的日记,一时间受到人们追捧。

2016至2017年,Vlog一直在小众圈子里流行,国内早期知名的Vlogger有竹子、Flypig、井越,他们活跃在B站、微博等社交内容平台。

到了2018年下半年,欧阳娜娜发布留学日常走红微博。

受到明星催化,Vlog开始爆发式增长,微博、B站先后推出Vlog征集计划,各类Vlog工具App也尝试社区转型,但Vlog在火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冷却了。

2019年4月,抖音、百度等平台推出一系列Vlog扶持计划,Vlog重新进入大众视野。

Vlog这个伪风口,忽悠了多少人

欧阳娜娜的第一支Vlog:日本工作兼行程记录 / 微博秒拍视频

新榜曾有一篇文章提到:Vlog元年,没有爆款。

Vlog一词虽然一直活跃在大众视野,但事实上,Vlog一没需求,二没市场,只是内容平台为了凸显差异化,用流量强推的一种内容形式。

一、Vlog有“三高”

全网Vlog化后,大家或多或少也能摸清门道。影响Vlog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三点:剪辑技巧、优质内容策划以及镜头表现力。

尾部创作者们半只脚迈进Vlog圈子,虽然持续产出内容,但整体质量不高。

Vlog的高门槛是制约它发展的原因之一。新人小白可以模仿头部博主的“形”,但终究只是按图索骥,难添新意。

1、语言要求高

Vlogger不是演员,没有台词功底。新人创作者在面对镜头说话时,怯场几乎是本能反应。

如果只是拍摄风景,或者作为画外音出场倒还影响不大,等到创作者真正面对镜头时,考验的是他们的综艺感和自信心。

但克服心理障碍当一个记录者,不是人人都能做的。

2、技术要求高

手机拍摄Vlog自然是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追求质量,无人机、麦克风、稳定器这些进阶器械则是基础工具。

另外,Vlog不同于短视频可以直接在手机上处理,创作者在拍摄时要考虑角度、光线等因素,拥有剪辑思维。

新人拍摄也要懂一些技术,准入门槛就很高,无法高效生产Vlog。

3、内容质量要求高

Vlog终归是种内容产品,不管形式有多花哨,还是要回归内容。除去用明星光环吸引用户注意,高质量的内容才能带来粉丝。

想要在众多Vlogger中脱颖而出,保证内容质量也是个问题。

二、Vlog呈现套路化

尽管Vlog在国内呈现一个井喷现象,但头部博主并不多,知名度较高的还是冬瓜、井越、cbvivi这些早期玩家,以及流量担当欧阳娜娜。

Vlog一方面是看故事,一方面看镜头,Vlog到底怎么拍,似乎已经套路化。

1、内容垂直,难以出圈

作为记录生活的视频日志,Vlog只是把文字换成视频。如果写出来的日记没人看,那Vlog也不一定会买单。

无趣的生活很少能收到用户欢迎,所以选题策划方面也是创作者们必须思考的关键。

文艺旅行、小清新美食、健身励志日记等等选题大同小异,风格似乎也都套路化。创作者确实做到内容垂直,但出圈的几乎没有。

Vlog这个伪风口,忽悠了多少人

B站旅游Vlog投稿视频

一些平台、博主会想出一些新玩法,比如B站“我的探店笔记”、胡杏儿的怀孕日记,但这些内容对拍摄者有一定要求,也不是大众玩法。

Vlog这个伪风口,忽悠了多少人

胡杏儿怀孕Vlog

除个别创意博主外,大部分Vlog选题缺乏新意,视频内容几乎相同,镜头转场也互相模仿,到头来会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出圈几乎没有可能。

2、节奏相对较慢,缺乏重点

在短视频中,用户可以看到15秒快节奏的表演。Vlog以分钟计时,相比短视频,节奏更慢。

“猫饼”和“一罐”的创始人纯银提到过短视频的创作经验:“5秒以下的视频,以生活百态/生活演出/节奏演出/套路演出为主,而15秒以上的视频强依赖剪辑,即依赖有专业剪辑经验的PUGC用户。”

这么来看,如果创作者希望借助拍Vlog建立自己的流量,甚至是火一把,那就不只是简单记录生活。

慢节奏几乎是所有Vlog的通病,视频中缺少重点信息,或者后期处理不好很容易被忽略。

技巧类的Vlog受到影响较小,但生活类Vlog几乎都是如此,用内容留住用户并不容易。

观众对创作者的忠诚相比视频内容要高,在内容可随意挑选的情况下,用户黏性很难提升。

Vlog这个伪风口,忽悠了多少人

某Vlog时长41分钟

三、Vlog不是必需品

Vlog从功能性来说,可以满足用户的好奇心。这一点和微博、朋友圈、qq空间相似,从这些社交平台上,用户可以“窥探”创作者的生活。

文字、图画性质的信息用户可以通过滑动浏览快速获取,但观看一支Vlog需要占据用户一定的时间,拖动进度条加速看视频会破坏Vlog的节奏,呈现效果大打折扣。

所以在如此多满足用户好奇需求的方式,Vlog并不是用户的必需品。

1、Vlog只是个视频,不一定是用户首选

Vlog从形式上来说,只是个视频。那么从电影、电视剧、网剧、动漫、短视频中,用户不一定会把Vlog作为打发时间的首选。

而且抖音从15秒短视频延长到5分钟的“长视频”,时长上更接近Vlog。

那么面对类似“延时”的短视频app,用户还能保持对只“记录生活”的Vlog的热情吗?难下结论。

如果用户花了十分钟观看一支Vlog后,觉得没什么意思关掉了,消耗掉大量无意时间,那么过高的沉没成本会导致用户对Vlog失去信任。

2、用户被动接收Vlog,并非主观选择

Vlog目前处于平台中流量强推的阶段,并非是用户主动观看居多。

回想下Vlog“兴起”前,主动搜索Vlog的人能有多少?

Vlog这个伪风口,忽悠了多少人

Vlog2018-2019年百度指数

如果你第一次看的不是欧阳娜娜的Vlog,那么你第一次看Vlog,很有可能是平台推荐页上打开的。

Vlog这个伪风口,忽悠了多少人

一闪“发现”界面

试想没有平台扶持计划,Vlog还能火多久?

Vlog暂时处在上升阶段,如果全民Vlog热度散去后,用户对vlo抱有需求,那么Vlog说不定会迎来转变。

四、平台扶持含金量低

虽说国内平台扶持Vlog,但还没有哪家平台能做到YouTube一样有力。

YouTube在平台创建初期,Vlog创作者可以通过视频的点击率赚取收入,平台会给Vlogger提供广告,带来收益。

Vlog这个伪风口,忽悠了多少人

YouTube上,视频达到1000次观看量,可以挣1美刀,折合欧元80分

国内平台还不能做到对Vlog全力支持,这种投放时的平台硬伤无法依靠Vlogger的力量改变,Vlog的发展道路并不好走。

1、盈利模式不成型,平台没有成熟的变现模式

你可以说条漫是2019年风口,它有成熟的盈利模式,它可以盈利。

但你不能说Vlog也处于风口,它能带来流量,但还不能完全变现。Vlog不能一直靠抽奖留住粉丝。

例如B站Vlog活动“我的探店笔记”鼓励博主参赛,但奖品属于一次性的物质奖励,对全线推动Vlog发展力量还是太小。

Vlog这个伪风口,忽悠了多少人

B站“我的探店笔记”奖品

2、头部网红进军Vlog,分散流量

自从欧阳娜娜再度带火Vlog后,大V网红纷纷效仿,原本的小众圈子被顶上风口。但Vlog,它还没准备好。

陈学冬、吴磊、papi酱等明星入行拍Vlog,这使得一些头部作者刚找到自己的节奏,就要加入新战争抢夺流量。

Vlog这个伪风口,忽悠了多少人

陈学冬拍摄跳伞Vlog

人气明星自带流量,拍摄Vlog后对其他Vlogger形成威胁,Vlogger的生存空间更小了。

Vlog说到底只是一种内容形式,和短视频一样,是内容平台的一种呈现形式。

尽管有些平台方打出“想怎么Vlog,就怎么Vlog”的宣传,但从当前的发展阶段来说,Vlog生产门槛还是很高,普罗大众或许真的玩不了。

Vlog被称为风口,却连一支爆款都没有,实在好笑。

 

作者:蕉十五

来源:微信公众号“网易H5(ID:wangyih5)”

本文由 @网易H5 授权发布于运营派,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收藏
评论
返回
营销日历03月19日 更多
1966年《音乐之声》获第3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1996年中国数学家陈景润逝世
加入圈子
全栈运营交流群
加入
抖音运营交流群
加入
小红书运营交流群
加入
视频号运营交流群
加入
公众号运营交流群
加入
APP网站运营交流群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