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商业社交最不该做的3件事

在微信商业社交中,有些举止会让人觉得不舒服。本文列举了三种不应该做的事情,并提出了四个提问原则,帮助人们更好地与高手进行交流。通过了解这些原则,可以提升自己的社交技巧,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尤其适合那些在微信上进行商业社交的人群。
说来好笑,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忍不住写篇文章来说说这事。
俗话说江湖有江湖的规矩,在微信上商业社交也一样。
但很多人不懂就出来混,结果嘛就是:
被叼被喷被嫌弃被无视被当成反面教材被删 ……
是常态。
我来说说微信商业社交最不该做的3件事事。
一、加好友不备注理由
这种是最多的,我的流量不算多,属于一天三五个的那种,但这里面,没备注的占到了一半一半。
对于没备注的,我以前还会加下,后来发现,但凡没备注的加过来,没啥好事。
所以现在一概不通过。
但凡大佬,都会非常在意自己的时间成本。
因为时间真的就是金钱。
我自己的微信签名里和文章里,也是注明了“备注理由才可能通过”,但很多人无视,最终也会被我无视。
其实,说明下理由,只要理由合理,这个问题基本就解决了。
二、理直气壮问问题
这种跟逛菜市口一样,张口就问,一点都不把自己当外人。
问题是没有谁有义务要回答谁的问题。
每一个在某方面有沉淀的人,都是经历过摸索、踩坑、交学费过来的。
他们的时间真的就是金钱(其实谁的时间都是金钱,只是有的人没意识到罢了)。
凭空索取,就跟伸手找别人要钱一样,凭什么?
三、问问题不动脑筋
有三种类型:
- 自己动动手就可以找到答案的
- 大而全一天一夜都说不清楚的
- 自己都没想明白问题是什么的
这三种其实属于一类,不动脑筋。
再具体一点就是:敷衍自己,不尊重别人。
不尊重别人,也不会得到被人的尊重。
其实,很多问题都有现成的答案,以前是问百度,现在抖音、微信、小红书、知识星球,甚至淘宝,所以,遇到问题,先尝试自己找答案(向内求)。
实在找不到了,再向外求答案。
那么,该关于如何向高手问问题,如何商业社交呢?
提问之前,有4个原则你必须知道。
1、提问之前,红包先行
猫叔的《一年顶十年》里有一句话:
“时间就是我的命”
对任何一个高手来说,时间就是他的命,时间可以明码标价,1000一小时贵吗?对于大多数人觉得贵,但对于高手,很正常。
高手的时间成本,远远大于一个红包。
所以,你发红包,对方未必会收,但这是你的态度。
2、把问题描述清楚
- 我是做什么的?
- 想做/在做什么事?
- 遇到了什么问题?
- 想要你帮我什么?
这样,高手看到问题就会有自己的判断,能不能帮到你,能简单几句话帮助你的,可能就回复你了,如果复杂的,付费也是应该的。
记住:敷衍的提问,只能得到敷衍的回答。当然,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得到回答,甚至会被拉黑。
3、准备工作做好
请教别人前,把他的公众号、视频之类的先看一看,也许有些问题在他之前已经有分享过。哪怕讲的不够清楚,但你提到这一点,别人会觉得你很用心,看过他的东西。
你说呢?
4、平时多互动
平时给大佬公众号、视频等多点赞、多转发、多留言,加了好友的,朋友圈点点赞,互动互动,混个脸熟。
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平时混脸熟,有事好相求。
是不是这个道理?
所以,遇到问题想要提问前,思考一下,有没有做到这4点。
如果没有,不要找别人提问,不做伸手党。
最后的话
江湖从来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本文由 @大江吴 原创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营销服务型项目的创业最大的痛苦就是要当苦力,还要当着一群苦力的包工头。但好处就是腾挪性比较大,不行了就迅速调转方向,很灵活,不会有任何产品的拖累。如果我要是开局就做互联网产品比如小程序,APP,估计现在只剩骨灰了。
受教了!
没有休息,没有节日,没有周末,日日夜夜,希望能不断磨出好内容,对得起自己。
作者文章写的很好,学习了。
感觉运营就是个苦逼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