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企微朋友圈折叠,但效果反而更好了

朋友圈折叠了,触达变少了吗?不一定。企业微信近期对朋友圈展示逻辑进行调整,虽然营销内容被折叠,但部分从业者却观察到转化效果反而提升。本文深入解析这一产品变动背后的逻辑,揭示“少即是多”的私域新趋势。
近期以来,不断有私域从业者提及,企微发布朋友圈似已开始折叠。今天,有相关人士向见实证实了这一产品变动。他表示,调整已有数月,初衷是让“朋友圈”功能聚焦在用户和好友们之间的沟通上,而非营销信息发布。
图为某公司企微朋友圈折叠截图
“朋友圈”是私域运营中的重要和常用触点之一。业内讨论这一变动,多担心折叠不利于品牌商家和用户之间的触达和互动等,继而影响私域运营效果。
不过,调整却并非针对企业微信。上述人士和见实解释说:不论是企业微信还是个人微信,对用户来说,“朋友圈”其实是一个产品。
在此之前,朋友圈就已有折叠。如在许多曾经的截图中可见,很多营销信息被折叠为一行:
新近调整则将最近一条信息完整呈现出来。只将其他更多营销信息,归类到“余下x条”中。就如前述第一张截图所示。
曾有从业者猜测,折叠的维度是否依据时间,如短时间内发布多条,即会触发折叠。
该人士提及,折叠的逻辑相对复杂,不便公开。
不过,只要非批量、高频次的营销信息发布,就不会涉及。私域从业者讨论这一变动时,多担心朋友圈发布和用户触达次数是否会有影响。
如此前企业微信规则有写:一个客户每天只能看到同个人发送的3条朋友圈,这三条朋友圈可以是企业发表,也可以是成员自己发表。
该人士表示,规则没有改变,也不受影响。反而,调整进行后,有部分私域从业者观察到部分转化效果在提升。
这是因为,目标用户在查看朋友圈时,如果对信息中展示的内容有兴趣,会点击“余下x条”,反而更容易筛选出有需求的精准用户。
按照此前“朋友圈”产品定位,是帮助用户和好友们沟通之用,而非营销。优质/个人化的内容,更利于吸引好友。上述表示,或也是给到部分私域从业者的朋友圈运营新建议。
即:杜绝批量/高频发布+内容为真人/温度。
前者约束数量,后者约束内容。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见实】,微信公众号:【见实】,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看完这篇文章,我对这个话题有了更深的理解,作者的分析很有逻辑,很有说服力。
唉,做运营真的不容易
必须评论支持一下!!!
分析得太全面了,值得反复阅读并实践
对于一个每天996的运营人来说,简直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