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评论区”成为新的流量战场,小红书终于出手了。这场针对拉踩与截流的专项治理,不只是一次内容规范的升级,更是平台对商业竞争边界的重新划线。本文将深入解析新规背后的治理逻辑,并探讨它如何重塑品牌经营的底层策略。

国庆前夕,小红书官方账号薯管家发布《关于不正当商业竞争行为的治理公告》,宣布将于10月10日起开展专项治理,重点打击评论区截流、私信竞品潜在用户撬客等不正当商业竞争行为。

这也是小红书首次点名“评论区拉踩”和“竞品撬客”,对长期依赖评论区截流、恶意对比、非官方工具私信引流的玩法进行正面封堵。

根据公告,本次治理重点包括以下三类行为:

其一,抹黑诋毁:发布无事实依据的虚假负面信息,如编造竞品产品质量问题、服务态度差等谣言,直接公开制造、散布诋毁竞品的误导性内容。

其二,不当对比:通过不公正的横向测评等方式 “踩一捧一”,刻意突出竞品缺陷,或带着商业动机进行有失公允的对比,以此干扰用户对竞品的判断。

其三,商业撬客:主动在其他品牌或商家相关内容下截流其意向用户,将竞品的潜在用户引流至自身,如在竞品笔记评论区引导用户关注自家品牌,或私信竞品意向用户进行招揽。

同时,小红书鼓励广大用户在举报端口进行举报,建议各位商家立即开展自查自纠,避免因违规行为导致损失。

其实长期以来,部分商家依赖评论区拦截流量、暗踩竞品来获取转化,但这种方式本质上破坏了平台信任感和用户决策环境。

此前,小红书就已对交易笔记重复、水军控评、AI同质化内容进行治理,但这次将评论区拉踩、竞品撬客独立列为专项治理重点,直指品牌最常见、也最隐蔽的竞争手段,在优化用户体验的同时,也意味着商业竞争红线被进一步前移,内容电商的属性进一步彰显。

对品牌而言,这既是一次风险警示,也可能是一次打法转折。未来在小红书的经营逻辑中,流量争夺将越来越依赖内容真实度、用户口碑和产品力,而非灰色截流。而依赖“截胡流量”的商家,这轮治理或许会倒逼他们回归正面竞争,也让平台的商业秩序更清晰。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见实】,微信公众号:【见实】,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看完这篇文章,我对这个话题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作者的分析很有逻辑,很有说服力。

  2. 忙了一天,终于可以休息会看看文章了。 :roll:

  3. 很深刻,感谢作者分享

  4. 核心利益共情。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运营针对的是群体,所以每个群体一定有共同的核心利益点,找到这个点去共情延伸的情绪,会帮助在工作中实操的效率性。

  5. 顶! :cry:

收藏
评论
返回
营销日历10月14日 更多
红酒情人节
世界标准日
上甘岭战役打响71周年
1951年中美洲国家组织成立
加入圈子
抖音学习交流群
加入
小红书学习交流群
加入
视频号学习交流群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