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姐姐”在今夏被热议,这引发了我对包括综艺节目、影视剧在内的文化类产品,在未来如何创新?又如何通过用户心理洞察,来实现差异化领先的一些思考,有以下3点感悟和大家探讨。

一、文化产品的“定位”与其它品牌殊途同归

谈到如何推出一档受欢迎的节目,和如何打造一个受欢迎的品牌类似,从市面上通俗的营销学逻辑来看,大家通常会说,第一步的工作是要做好“定位”。

不过在具体实践当中,我们却并不建议大家首先考虑“定位”,而是用“价值发现”这个概念取而代之。

这是因为在我们看来,只有当一个团队真正洞察到了顾客需求,“发现”了待创造的用户价值,才有机会形成所谓的“品牌定位”或者“节目定位”,所以对任何营销主体来说,“价值发现”都是第一位的。

“乘风破浪”启示录|文化类产品的用户心理洞察与内容创新

一个品牌的价值发现,可以基于人、功能、意识形态的铁三角结构来考虑。通俗来说,就是首先要明确目标人群,然后再来考虑要为目标人群创造的功能价值和情感精神价值。

比如,某家居品牌以“中产妈妈”为目标人群,要为她们提供可智能操控,无需复杂打理而又不失设计美学的高品质家居(功能),而在情感层面,则主张一种“在简洁中感受美”的生活态度,那么我们可以说,这就是这个品牌的“价值发现”。

文化类产品其实也遵循着相同的逻辑。

比如,作品拍给什么人看?收视人群从人口统计学角度如何界定?这就是创作团队要对“人”作出的考量。

此外,文化产品的功能价值,虽然不会像餐饮品牌的“口感”那样直观,但我们也不妨把它理解为,是可以直接作用于用户感官的视听体验,区别无非是,文化类产品与其它品牌所针对的“五感”有所差异罢了。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举例来说,在一部武侠电影中,作品用出色的音乐,服饰与场景,让观众完美地体验到了古代侠士生活的意境,流畅的武打场面令人赏心悦目,那么这些元素,就可以被视之为是该片创造的功能价值。

而在此之上,那种快意恩仇、率性而为、不为功名利禄所拘的侠客古风,又能在很大程度上弥合我们的焦虑,提示着我们对自由洒脱的向往,以及在辛苦劳役的“996”中通过即时行乐,以获得身心放松的种种可能性。而这些,则可以说是该类型作品所主要输出的情感精神价值。

同理,在“姐姐”这档节目当中,淘汰赛的比拼;能否成团的悬念;姐姐们走出舒适圈后的心理冲突;N个女人一台戏的八卦捕捉,这些似乎都更接近于是功能看点。

而比较深层次的情感价值,则体现在姐姐们对年龄焦虑感的挑战,对“媚青文化”的反叛,和对娱乐圈主流认知所定义的“has-been”身份的不甘心与不认同之上,是这些意识形态元素让我们对节目倾注了更多关注。

如今,文化产品与其它行业所面临到的共同窘境是,在功能高度同质化的情况下,意识形态创新也十分匮乏,大多数新品牌或者新节目,在这两个重要的创新维度上都对领先者亦步亦趋,这也许正是我们会觉得好作品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

二、文化产品的本质是“心理补偿”

上述分析或许会让大家进一步意识到,在人、功能、意识形态这个价值发现的“铁三角”中,对文化产品而言,意识形态创新往往才是成功的关键,作品要脱颖而出,就必须对目标受众的心理做出“补偿”。

“乘风破浪”启示录|文化类产品的用户心理洞察与内容创新

此话怎讲?我想起导演徐浩峰在影评集《刀与星辰》中的一个观点,大意是指出了武侠片作为“补偿观众心理”的一类典型,其对霍元甲、陈真、黄飞鸿、叶问这些形象的塑造,其实都与我们内心的民族自豪感情绪相关,而在这些情绪的驱策下,叶问是否真的跟外国人交过手,则反而成为了故事讲述者眼中无足轻重的事实。

无独有偶,徐浩峰的观点让我想到,二次元的兴起,“三生三世”这类题材的流行。

或许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今天的都市青年们,正越来越面临到在生活条件上精致优厚,但在生活方式上却乏味无趣的挑战,以至于他们总会向往在“他处”,获得一个更超然、更不受现实牵绊的“Second Life”。

而相比之下,70乃至80后人群或许会因为有着更丰富的童年,而在对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需求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

这些推演也许可以为文化产品的创作者,在思考如何洞察用户的意识形态需求方面带来一些启示。那就是,与正面了解目标人群的动机相比,去更多地关注他们的负面情绪,以及那些在生活中被压抑了的欲望可能才是关键。

三、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需求洞察

为了进一步探讨如何做好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需求洞察,下面将介绍几种在发现营销方法论(SDi)当中,过去我们经常用到的方法,这些方法主要被我们用在帮助特定行业的客户,通过用户洞察取得差异化的价值发现,并依靠配套传播快速形成竞争优势方面。

如今,我们相信这些方法也同样可以运用到文化类产品的营销实践之中。

“乘风破浪”启示录|文化类产品的用户心理洞察与内容创新

A.PDS问题侦测研究

PDS问题侦测研究(Problem Detection Study),早年由知名广告公司BBDO运用于探查目标消费者的功能性需求。

该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当我们从正面询问消费者想要什么,得到的通常会是些不疼不痒的常识信息。

比如询问一位来贷款的年轻人银行如何做得更好?得到的或许无非是“服务更好,办理更快捷”等,而相反,如果我们能聚焦于顾客碰到的问题,或许才会意识到顾客真正期待改善的是——“他们让贷款者感觉自己像是来要饭的。”

在将PDS引入到SDi方法论之后,我们对其进行了一些改良,并意识到不仅可以在功能需求研究方面运用该方法,更可以将其应用于意识形态需求洞察。

具体而言,我们会通过小组座谈(Focus Group)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来探查目标用户日常生活中的负面情绪,情感层面的麻烦和痛点,并尝试触及受访者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欲望。

B.市场语境分析

SDi方法论会将市场语境分析,作为一种意识形态需求研究的主要工具来使用。

该方法的理论依据是,我们相信消费者的感性需求,常常会隐匿在他们对特定市场中,主流品牌意识形态的厌倦背后。因此该方法的执行,主要就是要对目标市场中一系列主导品牌的价值主张进行梳理,并在最后尝试作出归纳。

“乘风破浪”启示录|文化类产品的用户心理洞察与内容创新

举例来说,在为口腔护理品牌“呼嘎”进行品牌企划时,通过市场语境分析,我们意识到这个品类中的主流意识形态,仍然是那种以“蓝白”为主基调,以“白大褂”为典型符号,以“专业”、“领先”为典型修辞的“父权制Better Me”意识形态。

通过严肃权威的品牌形象,通过“恐吓式”的营销手法,为消费者许下一个实现“更好自己”的心愿。

“乘风破浪”启示录|文化类产品的用户心理洞察与内容创新

而我们之所以为新品牌设计了“Enjoy the Moment”的品牌口号,主张一张“享受生活中无需反复解读的简单美好”的,更为女性化的意识形态,并据此指导产品设计与品牌传播,则正是为了通过意识形态创新,快速实现用户感知层面的差异化,从而建立起独特的品牌形象。

与此相似,文化类产品同样可以借鉴这样的创新思路。

比如,现在假设我们要推出一部穿越剧,或计划打造一档女团选秀节目,那就可以通过分析相关的创作类型中,一系列代表性作品的意识形态,来思考如何取得差异化的价值发现。

又比如“姐姐”之所以流行,如前所述,也恰恰是得益于该节目走向了“女艺人都吃青春饭”的娱乐圈陈规俗见、以及普遍以“小鲜肉”为美的“媚青意识形态”的对立面。

C.原型研究

在SDi方法论中,我们会将“原型研究”作为对“市场语境分析”的一种补充手段来使用。

“乘风破浪”启示录|文化类产品的用户心理洞察与内容创新

“原型”(Archetype)的概念,曾显见于荣格心理学流派的著作当中。

大家知道,区别于弗洛伊德,心理学大师荣格曾提出“集体无意识”的著名观点,并认为在集体无意识层面,人类其实拥有着一份超越了时间,空间和文化等表面差异的共同心理遗产(即原型)。简单来说,我们之所以能够超越语言与文化障碍,被文化作品中的某些情节深深打动,或许正是由于这些部分触及到了植根于人类心灵深处的共有原型。

“乘风破浪”启示录|文化类产品的用户心理洞察与内容创新

从心理学研究发端,荣格的思想,后来被玛格丽特・马克、卡罗·S·皮尔森等人在营销学领域继续发扬光大,并为我们尝试总结出了12种品牌原型。

比如在个人电脑行业的早期竞争中,相较于微软、IBM等品牌的“Ruler”原型,苹果则始终保持着一个叛逆气息十足的“Outlaw”形象,反复揶揄着行业“老大哥”们的“创新迟暮”(以其知名的“1984”广告为代表)。

“乘风破浪”启示录|文化类产品的用户心理洞察与内容创新

SDi方法论在吸纳前人原型思想的同时,也更加意识到品牌形象层面的“原型”,必须要与品牌意识形态层面的“价值主张”保持一致,正如在真实的生活中,一个人有着怎样的价值观,往往就会选择怎样的个人形象。

而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对目标消费者的意识形态需求洞察,不仅可以从“打动他们的主张”入手,也可以从“吸引他们的原型”入题。

仍以口腔护理品类为例,在考虑品牌创新时,我们诚然可以通过市场语境分析,意识到新品牌要走到“权威严肃”的“Better Me”意识形态的对立面,也可以从品牌形象原型入手,印证到大体相似的结论——

“Better Me”的主流化,直接导致了这个行业泛滥的“统治者”原型,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种能够让顾客获得放松的“天真者”原型,以及能够与顾客保持亲密关系的“情人”原型都是非常匮乏的,而这也就为品牌的意识形态创新提示了方向。

类似思路,也完全可以嫁接到文化产品的业务实践当中。

最后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当我们尝试运用原型研究时,营销人经常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对“原型”作出过于肤浅的“脸谱化”设定。

例如认为“天真者”就是“单纯的”,“照顾者”就要“充满爱的”,而“探索者”就必须“驾驶着高性能汽车四处游弋”等等,而不注重分析每种原型对当前消费者构成吸引力的心理动因,以及传播原型所必须把握好的一系列文化情节与文化表述方式。

如果缺乏这些研究,在我们看来,即便洞察到消费者的意识形态需求,要将其正确地表达出来也会十分困难。

未来希望我们有机会和大家更多地深入这些讨论。

 

作者:宇见,微信公众号:宇见(ID:yujianyingxiao)

本文由@宇见 授权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 基于CC0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作者你好,有没有什么好书推荐看看 :oops:

  2. 道理懂的不少,做的却不好。核心原因还是在于压根就没有听懂和理解对这个道理,以及没有花时间和功夫去验证道理。很多道理都需要验证几次几十次才能成为真理。感谢作者分享。

  3. 看完后我不想做运营了。。。 :twisted:

  4. 留言催更! :-D

  5. 感觉这个文章有些偷换概念了,还是因为我没读懂?

收藏
评论
返回
营销日历10月03日 更多
1207年辛弃疾逝世
1949年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在北京正式成立
1971年李小龙功夫电影《唐山大师兄》上映
加入圈子
全栈运营交流群
加入
抖音运营交流群
加入
小红书运营交流群
加入
视频号运营交流群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