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画像不是简单的性别、年龄堆砌,而是要真正驱动业务决策。本文从“先圈人再做事”“先有事再圈人”“主动发现问题”三大场景出发,系统讲解如何构建能落地、可迭代的高价值用户画像,帮助运营和产品精准触达用户、提升转化。

用户画像是一个被高频提及,却很难做出彩的工作。因为很多用户画像分析,就止于列一堆:性别、年龄、人均消费金额、消费频次之类标签,并不能……导致大家看之前期望值很高,看完以后感慨:“还是不知道该干啥!”

到底要怎样做,才能让用户画像有用?今天一文讲清楚。首先要知道:用户画像只是工具,不是目的。做分析之前,得先清晰用户画像的使用场景。而常见的场景,有2种。

场景1:先圈人,再做事

此时,运营/产品/销售会先提出:我要发展XX客群。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之后可以进一步给出该群体的特征,方便业务行动。只不过,此时不要盲目陈列性别、年龄之类标签。业务看了也不知道干啥。

对业务而言,发展客户,就是“把客户需要的产品,通过客户高频活跃的渠道,以客户高概率点击的信息,推送给客户”,因此重点列五种标签:

1)消费能力标签

2)产品偏好标签

3)活跃偏好标签

4)内容偏好标签

5)价格敏感性标签

比如,业务想“召回3个月以上未消费用户”,那么初始类标签可以如下图设计:

注意!如果业务一开始圈人的范围很宽,那么做分群可以有效提高圈人精度。比如“召回3个月以上未消费用户”,只是限制了未消费,可能包含多种情况。

此时可以用以下标签,进一步细分:

1)近期是否有登录APP

2)历史消费金额高/低

3)是否有投诉记录

4)处于流失状态时间

分群后,可能有些群体先天更容易召回,有些已经彻底死掉。这样细致划分,更有利于业务开展工作。

有可能,针对同一人群,业务会多次行动。此时,记录每次效果,优化标签组,就能让用户画像越来越精准。比如“召回3个月以上未消费用户”,业务可能开展多次行动。此时记录如下图,逐步迭代,就能淘汰不好用标签,积累经验。

场景2:先有事,再圈人

另一种典型场景是,业务先有一个商品要卖/一个APP要推/一个社群要建,然后需要找到适合这个商品/APP/社群的人。这时候有两种典型做法:

1)先盲推一波,回收数据以后,观察谁是重度用户,再针对重度用户推

2)先分析一波,找理论上的重度用户,然后观察推送效果,再优化

比如,现在有一个公司主力产品A要推广,那么先问:

1)该产品的价格带在什么范围(高中低)

2)该产品是之前哪一款产品的改良/更新版

3)该产品和哪些品类产品,在功能上有互补

4)该产品对标的竞品是谁?

5)该产品和竞品比,功能/价格有什么优势?

梳理清楚产品本身的特征后,才好捞对应的用户标签。这里有一些固定套路:

清晰了方向以后,后续操作和场景1是类似的。建标签组 → 推送信息 → 观察响应情况 →优化标签组。

不过,这里有个特殊问题:有可能实际购买的用户和业务期望的不一致。比如业务期望推给年龄40+高收入男性群体,结果实际购买的是年龄25-35之间中低收入男性群体……

此时不要轻易下结论!有可能,阴差阳错卖得也很好。也有可能,即使卖得好,业务也不认账。此时,建议业务先做市场调查,抽典型用户访谈一下看看,再做定夺。

场景3:主动发现问题

当然,有可能业务没需求。比如数据部门上了CDP,打了500个标签组成“用户画像”正准备兜售出去。

此时,可以先从极端用户下手,找到最奇葩的客群,激发起业务的好奇心,比如:

1)上市新品不买,清仓期大量扫货的

2)促销参与率极高,促销订单占比极高

3)大促期间大量囤货,不促销不来的

这些是所谓“夜壶型”用户,一般冲业绩的时候都会拎出来用。

再比如:

1)活跃度高但就是不付钱的

2)精准搜索商品关键字但没买的

3)流失用户突然回流的

这些一般都是营销机会,只要人群基数够大,业务就有兴趣试试。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接地气的陈老师】,微信公众号:【接地气的陈老师】,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唉,做运营真的不容易

  2. 这一看,心里好受多了。

  3. 很实用,似乎马上就可以用在工作中了,感谢作者。

  4. 净说大实话干啥!!!

1
评论
返回
营销日历07月13日 更多
北京申奥成功纪念22周年
1930年首届世界杯足球赛开幕
1956年我国第一批解放牌汽车试制成功
2012年《中国好声音》首播
2014年科学家发明最黑材料
加入圈子
抖音学习交流群
加入
小红书学习交流群
加入
视频号学习交流群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