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两点,让社群像咖啡馆般活跃
社群明明人很多,但活跃度却很低,转化率更低,这种群只能说是一个普通的微信群,还谈不上社群。好的社群像是一个咖啡馆,里面的分为是自由、开放的。
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圈子,有圈子的地方就会同类相聚、同频相吸、同好相近。
原来玩社群都是有势能的人,有钱的人才能做的事情。
但今天的社群有了很深刻的变化,就是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自己的自媒体,他们就会慢慢在自媒体上塑造自己的一些人格形象,从而使更多的铁粉愿意追随自己。
在铁粉眼中,你是完美的戴着光环、闪闪发光的,他们希望你成为更好的人,然后向你学习。
现在这样的现象很普遍,很多人有一帮铁粉,他推荐什么他的粉丝就买什么。
通过这种现象,大家可以发现当很多人和他喜欢的人,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链接起来,会产生一种可能性。
就是大家觉得我们是在一个圈子的,那么这个圈子自然地会形成一种能量,我们要在一起,我们互相要链接。
于是就开始做群分享,在群里面给大家讲课,做各种各样的干货分享。这个群分享大部分都无疾而终了,但是倒是启发了一个行业。
这个行业就是今天最兴盛的知识付费,也叫内容创业,好多人把自己的干货变成了微课或者图文的专栏等等,然后拿出来卖。
但很多人就发现这群里面分享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审美疲劳,所以很多群主都应该经过了一段时间深深的怀疑人生,觉得这个社群是不是没有效果,根本就不能解决问题。
之所以产生这样现象的原因是绝大部分社群都是伪社群。
为什么说绝大部分社群都是伪社群?大部分社群根本不能通过所谓的退群测试。
什么叫退群测试?比如,在群里面的两个人,大家都加到一个群里面来了,这个群有500个人。
但如果两个人从群里面退掉,在现实生活中,在网络上全无交集。
在一个群里面,绝大部分人都是除了在群里面,能互相看到对方的头像,其他的地方全无交集的话。
我认为这就只是一个普通的微信群,根本谈不上社群。
一、做一个好的社群要有一定的要求
我们把这好的社群的要求提出来一个模型叫:社群的五要素。
社群五要素这个模型第一点就是一个社群能够存在,一定是因为它有共同的爱好。
这个共同的爱好,可以是价值观,可以是血缘关系,可以是喜欢吃的、喜欢玩的,或者是孩子的教育、自己的学习等等。
其实这个同好非常多,但有的同好用它来组建社群难度非常大,因为同好要有一定的复杂性。
真正让人觉得玩上瘾的东西,一般它是有比较复杂的可玩度的,所以像有的人喜欢玩手机,里面有各种软件,硬件可以改。
另外一个就是有些群之所以存在是有利益的,比如很多学习的群、健康方面的群。
为什么说它有利益?因为我们知道学习和这个慢性病治疗里面都有一个概念叫同伴教育。
你一个人坚持不下来的事情,看着一群人在一起就坚持下来了,在这种群里面,它可以克服意志力不足的问题,这对社群成员来说是极有利益的。
很多社群存在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它没有同好,很多人进群后并不知道在这个群是做什么的。
很多群没有结构,什么叫社群的结构?其实在这个社群的结构里面,包括很多小的含义。
最重要的就是你要有门槛,你要把同频的人汇聚到一起。
二、为什么社群收费低,想有回报就不科学?
因为收费很低的群,收来的人总体上还是有限制的。你有什么样的能量,你就能收到什么样的学员。
你自己的收入水平在什么样的一个档次,你就比较容易收到比你低1到2个档次的人的钱。
因为人总是希望向着比自己高一两个档次的人学习,真要是高七八个,普通人想一想也知道,档次高太多了。
看的到但是看不懂,可以跟着,但是跟不上这种感觉也不好,还不如踏踏实实找一些人,自己够得着的摸得着的去努力。
很多人把社群理解为一个规模运营的东西,规模越大就越成功,而我认为应该要看社群里这些人能够调动的资源的总和有多大。
马克思曾说过: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那社群就是你所在圈子社会关系的总和。
我们要比两个社群谁有能量,应该比这两个社群的关系链接谁更厉害,谁更愿意把这个链接反哺到社群里面的每一个成员。
很多人的社群就是追求规模,而忽略了在社群里的每一个成员之间的链接。
我倾向于说一个好的社群应该是小而美的,而不是大而全的,但是这些人想买的能量是很大的,所以在商业上可能更厉害。
好的社群不是一个被禁止说话的场所,它不是学校,它更像是一个咖啡馆。
每个人在咖啡馆里面能畅所欲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表达什么就表达什么。社群里的每个人都很自由,很开放。
只有把社群的文化认同氛围做得特别舒服,才能实现社群成员的资源互换。
本文由 @今晚粉丝俱乐部 授权发布,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O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