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据分析领域,许多初入职场的新人常常感到迷茫和困惑。他们发现,日常工作往往局限于基础的数据处理和报表制作,难以接触到核心项目,也难以获得领导的认可。本文将为你提供从菜鸟到中级分析师的破局思路,帮助你在数据分析领域脱颖而出。

一提数据分析,网上的文章多是“如何快速入门”。可真进来后才发现:初级工作就是每天搓SQL,码Excel,领导开会也不带自己,看不到前途。

想突破底层困境,就不能一直当工具人,成功晋级的人,至少做到:

1、争取独立项目的机会,不当扫厕所的

2、清晰工作范围和边界,不背无妄之锅

3、展现工作效果与成绩,争取内部认可

这样才能让自己少背锅,争取晋升机会。在跳槽的时候,也能充分展示分析能力,拿下更好的offer。

具体怎么做?往下看

一、争取独立项目

新人在学习阶段,都练习过泰坦尼克、淘宝购物、巴西电商一类网红项目。真实企业项目和网红项目最大区别在于:没人提前给你安排好做什么。

被动接来的需求多是零散的取数,真正的项目得自己争取。

想争取项目,首先得做好需求管理(如下图)。

基于上图的需求统计表,主动发现:

  • 哪些部门需求多?
  • 哪些需求要的急?
  • 哪些是从0到1起步?
  • 哪些需要复杂分析支持?
  • 哪些能用固定工具承接?

哪些是老板的关注点?通过需求分析,找到重视数据,有意愿合作的部门,找到有价值的合作项目,业务更满意分析结果,我们也有成绩。

至于哪些素质差,态度傲慢的部门,就先常规交差。

二、如何清晰工作边界

清晰工作边界就是为了不背锅,要牢记三清原则:

1、有数据还是没数据,要分清!

2、有标准还是没标准,要分清!

3、有方案还是没方案,要分清!

没有数据,无法分析。

业务经常高估数据质量。

如果工作中发现某业务数据采集少、质量差、口径混乱,应第一时间提出问题,并且从最简单的比如确认收入口径+客户/商品/渠道开始,逐步梳理。

控制业务期望值。

没有标准,无法评估。

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环。

业务经常随口说:“我要增加销量”。具体从多少增加到多少,常常被忽视。不事先定好标准,事后就常常被人吐槽“没有分析结论”,甚至别人拿着当枪使唤,做的不好的,非说很好没有方案,预测不准。

这是最容易盲目自信的一环。

新人总喜欢研究模型,研究算法,忽视业务前提。投100的券和投10元券转化率不一样!好文案和差文案转化率也不一样!

提前问清业务方案,能有效增加预测精确度。

如果方案本身模糊,那预测就是模糊的,自己也少背锅

以上三原则,是很多新人碰得头破血流以后总结的要点,字字带血。

切记切记,工作不是读书,不是科研,要和人打交道,就得学会有分寸,保护自己。

三、如何展示工作成绩

数据分析的成果,就类似“哥伦布立鸡蛋”的故事——你说出口之前,大家都觉得不可能;你说出口以后,大家都说:我早想到了!这个很简单。

所以单纯地在口头报几个数、提几条建议,完全不能证明这是自己的成绩。反而把业务教聪明了,以后的分析需求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搞。

因此,才有数据成果三标准:

1、输出数量可量化

2、结果可重复使用

3、过程封装看不懂

具体如下图所示:

想实现这三点,单纯地写ppt肯定不行的,上数据产品势在必行。

但想一次性上个“神威无敌大将军产品”解决所有问题,也不可能(甚至是更大的坑点)。

因此要有迭代意识,一步步建设。

我们积累的技术能力,是在这个场合用的。

在时间、数据质量允许范围内:

1、能做报表的,不用临时取数

2、能上系统的,不用手工报表

3、能上体系的,不用孤立指标

4、能上模型的,不用业务规则

5、能固化规则的,不每次跑数

6、能固化标准的,不专题分析

总之一步步升级,手工操作、临时操作、个性化操作越来越少。

产品功能越来越丰富,预测精度越来越高,查询速度越来越快,定位问题方法越来越简单,我们的价值就越大。

以上,是从菜鸟到中级的破局思路。

啥时候算修炼成功?

往简单说,就是独挡一面:快速理解新业务基于业务梳理指标,而非背诵从零散需求中,挖掘出有价值项目总结分析方法,形成自己的方法论应对新问题,快速形成思路在面试20K~30k的工作时,面试官不再拿问卷考你,而是深挖你的项目价值,提出工作中具体问题让你现场给思路。

掌握了以上灵活应对能力,才能游刃有余,拿下好岗位。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接地气的陈老师】,微信公众号:【接地气的陈老师】,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这篇文章写得太棒了,让我受益匪浅,感谢作者的分享!

  2. 道理懂的不少,做的却不好。核心原因还是在于压根就没有听懂和理解对这个道理,以及没有花时间和功夫去验证道理。很多道理都需要验证几次几十次才能成为真理。感谢作者分享。

  3. 文章写得很精彩,作者的文笔很好

  4. 没有休息,没有节日,没有周末,日日夜夜,希望能不断磨出好内容,对得起自己。 8-)

收藏
评论
返回
营销日历08月30日 更多
1785年民族英雄林则徐诞辰
西班牙番茄节(八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三)
1785年民族英雄林则徐诞辰
1930年股神巴菲特诞辰
2002年首届中国科学家论坛举行
中元节
加入圈子
抖音学习交流群
加入
小红书学习交流群
加入
视频号学习交流群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