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笔者将与大家分享职场价值、交换价值公式和底层逻辑,希望大家结合实际情况用两个公式去解题,你的人生答案,唯有自己能解。

工作了几年后,很多人都会面对这样一个问题:辛苦了这么多年,自己还是房车皆无,存款为负,月薪刚过万,每月还得指望着这工资生存。

很多人也许都问过自己:我为什么这么不值钱呢?

关于职场如何值钱这个话题,实在有太多种方法,太多的理论。

有人从赚钱的底层逻辑去说,聊社会的资源者,配置者和资本家,但这些政治经济的内容对工作年限补偿,对社会了解不深的职场人来说,可能很难理解。

有人从副业赚钱去说,这也不适合大多数职场人,很多职场人都没有副业,而互联网人更是恋爱都没时间的那种。

有人从创业去说,大家当然知道创业是最值钱的方法,但我们也要知道大部分创业者过的并不如很多大中型公司的的中层,并且创业是大概率失败的事。

所以,今天的话题只聊如何做一个值钱的职场人,并且以互联网运营人为例。

一、如何值钱的职业路径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个职场人的职业路径:

人生最理想的职业路径当属,从实习生-专员-主管-经理-总监-部门或者事业部负责人-副总裁-总裁,一路升级打怪直到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赢取白富美,登上人生巅峰。

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为数众多的在职场人中,大约90%的人最终沦为普通老员工,或者最高能做到一个经理的职位,或者无可避免的被优化。

大概只有8%的职场人,能成为行业专家。

大概只有1.9%的职场人成为公司高管。

还有0.1%的职场人会去创业,但90%的人会失败,最终回到职场,终其一生。

职业路径中会分为数个小阶段的,顺利的人,一层一层过关斩将,有的人成为法师,有的人成为战士,有的人成为刺客,有的人成为召唤师,还有的一些人半路被爆,回到新手村,从大家的视野中消失….

世界很公平,大多数平庸的普通人,衬托极少数的职场精英。

二、如何值钱的能力升级

当我们了解的职业路径的全貌,我们再来看看每一步的升级,到底有什么不同,或者说职场的升级需要怎样的技能。

我们用互联网最常规的一个岗位社群运营为例,来看看不同层级的要求。

社群专员(8-12K)

需要:一些社群经验,沟通能力,服务意识。

职责:社群日常维护,辅助销售成交。

社群经理(20-30K)

需要:较多的社群经验,有成功的实践,较深的行业知识。

职责:搭建和运营社群体系,挖掘用户需求,跨部门合作。

社群总监(35-50K)

需要:更多的社群经验,有成功的案例,深刻的行业知识,强烈的目标感。

职责:搭建和运营社群体系,建立考核指标,决策和统筹团队。

大家可以看到,岗位的提升带来的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薪酬的翻倍,从专员升职到经理再到总监,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变得值钱的过程了。

大家也会发现0-3年的岗位负责的是具体执行,3-5年的岗位负责的是专业统筹,5年以上则主要是管理协调。

说到这里,想用一句准确的废话来总结:成为一个值钱的职场人,最基本的路径就是升职加薪。

升职加薪,最基本的路径就是了解升职所需要的技能,然后变成那个样子。而大家所选的职业所对应的天花板,也会限制职场的价值。

按照每年的薪酬报告,国内平均薪酬最高的三个行业就是金融、地产、互联网。

而在互联网行业,平均薪酬是技术,产品,运营,这里我们以互联网运营岗为例,再展开来讲讲。

按照《2019运营生存现状白皮书》,可以看到月薪5-8K占了33%,8-12K占了27%,而30K以上的人群只有1.9%,程序员和产品经理的均薪预计要超出运营岗位的20%-30%甚至50%。

有时候大家甚至会玩笑说一句,如果只看职场,选择了运营,那就选择了低薪。

在运营岗位里面同样存在着差异,可以看到新媒体运营的高薪和低薪的差异很大,用户运营薪酬比较平均,社群运营也比较平均,而活动运营整体薪酬比较低,大家是否能理解这样的差异呢?

这里面有一个原则就是:这个岗位是否有稀缺性以及他的技能是否能被重复出售(交换)。

所以,大家要选择一个有前景的行业里面的核心岗位,能让你值钱的几率变大。如果在2C领域,运营的价值会比较高,而在2B领域,运营的价值就会小很多。

以上就是以运营人为例的典型职场的职业路径的基础知识,下面我们再来聊聊,关于值钱的底层逻辑。

三、如何值钱的底层逻辑

不知道大家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当我们站在街头的十字路口,会看到有的人在路口发传单,有的人在公交上拥挤,有的人在豪车上吹空调,还有人在写字楼凝视这个世界,然后发一个朋友圈说:看,这是朕为你打下的江山。

我曾很多次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

后来我明白了,每个人目前所处的位置和价值,都是自己的选择。一个人是否值钱,来源于我们自己的选择。

这种选择,不是你们现在的选择,而是你们过去的,几年前的选择。

说到这里,其实就很好理解了:

我们需要面向未来思考,去思考什么能力能让你值钱,然后去刻意练习这种能力。

除了能力之外,我认为还有其他几个重要的因素是值得大家去注意的:

1. 同样的能力,在不同的时代

同样是内容运营,在10年前更多的是网站编辑和社群运营,创造的价值不够大,而现在很多具备内容产出和运营能力的人,却能比较容易的打造出一个年入百万的自媒体团队。

再举一个极端的例子:

以前拍视频这件事,大多数时候只是传统电视媒体人才能干的事。

所以很多传统电视媒体人对B站上面的UP主嗤之以鼻,但现在不少UP主是可以顶一个小电视台的,这就是同样能力在不同时代的变迁。

2. 同样的能力,在不同的领域

比如用户运营,在一个没有APP公司的零售公司,一个百万用户的社交APP,一个千万用户的游戏APP,这样的差异就非常大了。

再举一个极端的案例,都是踢足球,男足踢得这么差,结果可以年薪千万, 各个都是开跑车,女足呢,世界前列,为国争光,年薪几十万都是高薪了。

这也印证了,虽然都是同样的能力,但如果不去思考具体的应用,也会变得比如别人之前。

职场价值=时代X领域X位置X绩效,就是我认为的职场价值的底层逻辑。

四、关于变得如何值钱

时代和领域,其实是机遇和选择的问题,我们很难通过一个分享去解决他,另外两个维度就是位置和绩效,这两块有太多的“职场导师”来给大家分享,他们都对,但是我想更简洁的来归纳一下。

我们先思考一下,职场这个值钱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就是我们和企业交换来的,我们和企业交换自己拥有的资源,我也总结了一个公司,所以我们要提高自己交换价值(位置和较小)的底层逻辑就是我们要去提高公式里的每一个点从而达成价值的提升。

所以,我又总结了一个公式:交换价值:(时间+脑力+体力+外貌)X稀缺性X交换次数

时间:如果提一个问题,时间和金钱哪一个比较重要?

很多人会毫不犹豫的说时间比较重要。但我们自我复盘的时候,又会发现大家并不认为时间有多重要。

我们花了多少时间在群里划水?花了多少时间在微博八卦?花了多少时间去收集从来不看的资料?

当我们津津自喜于月薪的时候,是否想过计算一下加班后换算下来并不算多的时薪?

提交交换价值,最重要的大概就是提高时间价值,通过对职业路径和职业能力的分析,去发现自己专业上的不足,然后将每天浪费的时间,去用于提升自己。

脑力:同一个问题,你能比别人更快更好的解决吗?

我们身边有很多人,从工作以来,可能就没有再读过书,学习过任何课程。

职场有很大一部分需求,就是我们使用脑力去解决问题后取得的价值,这个过程是需要大家去学习一些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方法一遍比别人更快更好的解决问题的。

体力:人生是场持久战。

很多人并不注重锻炼,也不注重健康,毕竟很多人信奉青春就是要挥霍的,只是他们不知道挥霍过后是会被报复的,一个强大的体魄是你职场重要的武器。

外貌:外貌重要吗?

事实上好看的人就是比赚的比较多,当然这种好看不单纯只样貌,还有你衣着的得体,形态的礼仪,很多人将不修边幅视为一种没得,殊不知这只是很多天才的特权。

当大家都从从时间、脑力、体力、外貌四个方面不断去提升的时候,有些人可能会遇到成长的瓶颈,那么接下来的两点就很重要了。

1. 变得稀缺

在职场上,普通人变得稀缺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能力的组合。

一个单一技能的运营人更容易变成专家,但是一个全栈技能的运营更容易变成管理层从而成为专家的领导,在企业的思考并不是从某个专业出发,而是需要从全局来思考的。

所以当一个社群运营发现自己的能力提升遇到困难时,可以考虑去花时间提高自己的文案技能、视频技能或者演讲技能等,形成一个能力组合来提升自己的价值,毕竟招聘单技能的专员容易,而多技能的经理更加稀缺。

举一个极端的案例,一个小饭店的厨师值6000,一个大酒店的厨师值20000,但是一个小饭店的厨师加上短视频这两种能力的组合,就可能变成“美食家王刚”,这样就能值2000万了。

让自己变得稀缺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力的组合,当然这种能力的组合一定要有关联,并且最好有一种技能是属于可以多次交换的。

2. 交换次数

能力中的交换次数,很多人对这个不太理解。

回到前面所说的,为什么新媒体运营和用户的运营的高薪比较较高,而社群运营、活动运营的高薪比较较低呢?

为什么10人团队可以做出估值10亿美元的APP,但是100人团队都很难做出销售过亿的社群?

为什么一个在线下教育的课程运营只能做出十万级别的营收,而跟谁学的课程运营却能轻松做出百万营收?

这中间最大的差距就是:效率相差太多,也就是同一时间,你能解决的需求的交换次数相差太多。

新媒体运营一篇文章也许可能带来十万加的传播,也就是他的一次工作产出能够得到十万次的价值交换,而一个活动运营准备数天去做一场活动往往也就三五十人参与。

用户运营可以通过功能的设计和线上互动的引动轻松引发百万人互动,而社群运营同时服务百人都已经感到吃力。

这里面的底层逻辑就是不同的岗位或者能力有着不同的交换能力:

V=N*(R-C)*F

而稀缺能力与交换次数有可能相互影响。

网友曾经对比钟南山院士和李佳琦的收入,他们都拥有很高的时间和脑力,而且他们都很值钱。钟南山院士的稀缺性更强,李佳琦的交换次数更多,稀缺性有上限,交换次数可以足够大。

但是拥有强稀缺性的钟院士如果只要开直播,那交换次数可不会比李佳琦少了,我们普通人要成为值钱的人,也需要不断去提高自己的稀缺性或能力的交换次数,这样的说明是否能理解吗?

在互联网运营岗位中,数据运营的需求不大但较稀缺,短视频运营要做好的难度高但一旦做好交换次数会很强,用户增长要求综合能力等等,当你去悉心发现

慢的你就会发现,在不同行业这些岗位的价值能都在(时间,脑力,体力,外貌)这四大资源,和稀缺性以及交换次数得到体现。

为什么管理层的价值会更高呢?

因为他们租赁了他人的时间,然后带领他们产生价值,并出售多余的价值。

而他们会将节约下来的时间去链接更高级的资源以及去提升自己。

李笑来说过,学习并掌握了一种能力就进化成另一个物种。

我认为普通人能够用过拥有多种能力的组合并且提高交换次数,进化为超级物种,就如罗振宇,吴晓波,刘润等超级个体一样,一个人顶一家公司。

如果你有一个变得之前的目标,那么请你努力提高自己的交换价值=(时间+脑力+体力+外貌)X稀缺性X交换次数,终于有一天,你可能不再为了生活,而去出售自己的时间。

一个普通的职场人,能够掌握好以上的理念的时候,并且定好目标做好计划,就已经比其他的人更值钱的,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比牛逼公司的人要厉害,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比身边的人厉害,并超越他们。

最后

最后,我还想聊聊在值钱的路上比较重要的一些要点。

关于终生学习

我们往往有一种错觉,就是让我们掌握了一种熟练的技能后,就认为职业生涯已经安全了。

这里需要先说一个概念,就是非连续性,什么叫非连续性?

李善友教授曾经对很多企业进行研究之后发现,凡是长久生存的公司,基本不是在一个赢利方向上持续的,而是不断挖掘新的赢利点,从而实现第二曲线,第三曲线的一种非连续性增长。

因为任何企业的核心业务一旦验证成功,会形成一条持续向上的曲线,这时候会有很多的竞争者来挑战,一旦挑战激烈,就会变成一个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最终企业就需要需要寻找另一个新的持续向上曲线来保持持续增长。

强如腾讯,阿里都必须在不断地推出新的项目,不断去内部挑战,甚至自我突破,从而寻找非连续性的持续成长。

作为一个弱小的个体,我们所具备的能力在下一个周期被淘汰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当我们的某一些能力到了一定的水平后,除非你确定他不会被淘汰,否则我们就必须学习新的技能、理念和方法,以保持自己不被淘汰。

关于立即行动

有这样一句话:我懂了所有的道理,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我想大概所有的道理都在脑袋里,而不是在手上。

一个能做成事情的人,一旦看准了一个机会,或者学到一个好的理论,他就会立刻尝试是否适合自己,而不是各种担心和抱怨。

年前和几个新媒体运营交流,聊到图书出版。

我提到,现在在合作的出版社和编辑,有意向寻找一个互联网干货类内容的出版,委托我帮助寻找作品和作者。

一个女生问:出版社给多少钱?

我说:你可以把你以前的作品或者现在想出版的作品的样章和大纲发过来看看,价格可以商议。

该女生说:我还没写,你先说出版社给多少钱,钱给够了,我再开始写。

我笑笑道:抱歉,这个社会只会尊重那些已经做出成绩或者立即去行动的人,你可以先写出来,然后和编辑沟通。

2020几近过半,我也没见到她的稿子…

关于目标的迷茫

为什么我们会对未来迷茫?

而如果给大家一个穿越的机会,回到5年前,大家还会迷茫吗?

我二十多岁的时候真的不知道自己三十岁会站在哪里,但是我三十多岁的时候能想清楚自己四十岁会站在哪里,这大概就是成长的力量,也是一个人目标感的形成。

当你迷茫的时候,建议你多去经典传记里面寻找答案,建议你去找行业前辈咨询人生经验,如果有机会,刻意练习一下目标感和执行力。

关于职场人脉

运营人有个习惯,叫做“微信群囤积症”,其实很多人都有这个症状。

具体表现是,只要是二维码就扫,只要是群就想进,生怕错过了任何一次和人链接的机会,只有有貌似大咖的人呢,就想加微信,然后打个没有回应的招呼“大佬好,我是XXX,很高兴认识你。”

实际上,人脉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多少人认识你。

李笑来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经过长期的积累,真正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后,那些高效的人脉很自然的会来找他。”

关于职场近路

很多人认为除了有关系,职场没有什么近路可走,所以只会埋头努力,当然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并没有错,但是自己蒙头提升却不是良策。

我有个做运营的朋友,他19年才开始转做社群运营,刚入职的时候对聊天话术,社群体系,拉新裂变都不太懂,看到朋友圈各种活动以及自己建的各种小群慢慢沉默,内心非常焦急,于是买了很多运营的书籍去刻苦钻研。

不到一个月,他就发现了问题,毕竟理论只是理论,最终还是要回到时实践,于是他开始找各种同行拜访学习,也让我给他介绍了很多靠谱的人,然后不断地参与公司以外的一些项目时间,就这样积累下来,小半年时间,以后再社群圈子里小有名气了。

是的,他的职场近路就是,从同行、前辈和竞争对手那里去掏空他们的才华,变成自己的能力。

寻找优秀伴侣

字越少越重要,找到一个优秀伴侣就是撬动你价值的杠杆,也是你人生的合伙人,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以上所有。

说到这里,有些同学可能会想,这都讲的啥的,完全没讲到底如何成为值钱的运营人呀?

我确实没有说什么具体的方法,而是总结了职场价值和交换价值两个公式,和大家分享了底层逻辑,希望大家结合实际情况用两个公式去解题,你的人生答案,唯有自己能解。

最后,我们也希望用运营人品牌100为一个契机,和所有有理想的运营人一起,提高自己的时间价值,增加自己的稀缺性,提高能力的交换次数,变成一个值钱的运营人。

台湾著名生涯咨询专家金树人教授说过:“一个人若是看不到未来,就掌握不了现在;一个人若是掌握不了现在,就看不到未来。

 

作者:邹叔,一个专注运营增长的首席营销官,多家企业实战型营销顾问,做了个从时间管理到持续成长的圈子“运营增长社”。微信公众号:“邹叔的任性”,微信勾搭本人:zouyanga4

本文由@邹叔 原创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 基于CC0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收藏了,睡前再看一遍。

  2. :???: :???: :???: 拜读了

  3. 内容过于真实,扎心了。

  4. 搞不清做运营分那么多职位干啥,用户运营、内容运营、渠道运营、新媒体运营、活动运营、用户增长等等。。。都被这各大招聘平台给引导坏了。。。我觉得把,本身做运营就是这些模块都要做的。分工太细反而做的更差,毕竟这是一个系统性的活。 :idea:

  5. 两个程序员在聊天:程序员A:“哥们儿,最近手头紧,借点钱?”程序员B:“成啊,要多少?”程序员A:“一千行不?”程序员B:“咱俩谁跟谁!给你凑个整,1024元拿去吧!”

收藏
评论
返回
营销日历09月09日 更多
白露
99公益日
全国拒绝酒驾日
纪念毛主席逝世47周年
世界急救日(9月第二个周六)
1828年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诞辰
1886年世界著名版权保护伯尔尼公约签署
1896年世界上最早的心脏外科手术
加入圈子
全栈运营交流群
加入
抖音运营交流群
加入
小红书运营交流群
加入
视频号运营交流群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