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内部晋升,还是跳槽涨薪,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总结自己的项目经验?在企业里似乎每天都在打杂,想跳槽又没有拿的出手的项目,感觉心好虚。有些同学做过小项目,但感觉“简单”、“低级”,怕被人鄙视。以上种种问题,都导致在公司里没有存在感,简历上也不知道写什么,工作跳槽两无力。今天,作者为我们系统解答一下。

一、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项目”

什么是项目?

项目指的是:

  • 有明确目标
  • 有给定的时间费用限制
  • 一次性工作

因此,只要在给定时间、费用范围内,达成了特定目的工作都是项目。不是说非得建个三峡大坝、神州飞船才是项目。也不是说非得做一整套推荐系统才是项目。

明天要做个促销活动,我做了个监控报表,看参与人数、参与率、礼品领取等指标,也是项目。因为它确实有明确目标,有时间限制,一次性工作。

个人正在项目中的状态有三种:

  1. 参与:我做了某个环节
  2. 主导:我是负责人,带大家干
  3. 独立承担:只有我一个人干

很多同学实际上是参与过某个环节的,不能说完全没有项目经验。大部分同学欠缺的是内部沟通,不了解项目全貌。比如做数据的不知道数据用到什么地方,做运营的只忙着写方案、做文案、挑礼品,没有沟通过做这些事的目的,也没跟踪过数据上的结果,因此两眼一抹黑,也不知道到底参与的是个啥项目。

二、如何判断是不是自己的“项目”

很多同学坚持认为只有独立承担的才算项目,这是非常错误的。实际上但凡有点规模的公司,一定是各个部门通力合作才能达成目标。特别是与策略有关的,比如用户运营、产品运营、营销推广、商品管理等等。

这才是真正企业的常态:

  • 老板/业务发起需求
  • 产品经理/运营完善细节
  • 老板审批
  • 数据负责数据支持
  • 采购负责物料支持
  • 开发负责系统支持
  • 销售/客服跟进
  • 数据监控效果

所以,如果你的项目经验都是独立承担,那么要么事情小,要么公司小,要么就是吹牛了。

写“参与”过XX项目没什么丢人的,恰恰是能力的体现。如果能在介绍项目经验的时候,完整地讲述一个的项目由几个部分构成,自己做了什么,别人又做了什么,只会让人觉得“你真懂行”。

有些同学会说,我的工作感觉每天都很像,没有啥特别目标。这种情况主要是对变化不够敏感导致的。日常中的优化类工作,其实都是项目类工作。比如之前有个报表总被抱怨不好用,总有补充取数。现在调整过了,使用率提高了,补充取数也少了,这也达到了最初的目标,也是一个小型项目。

还有一些看似日常,实则新颖的工作,是可以按主题区分的。比如做数据的同学都是做报表,之前是买赠活动,这次是会员活动,看起来都是促销活动。可考虑的方向完全不一样,一个是针对商品,考虑的是进销存,一个是针对用户,考虑的事拉新促活留存。

如果注意区分,就能在项目经验里分两条写上:商品促销活动分析,会员活动分析。如果平时不仔细区分。到写简历的时候就只能写一句:“制作活动报表”……又感觉自己没项目经验了。

三、如何判断“项目”的成/败

项目好坏只有一个判断标准,就是是否达成目标:

  • 需要做张报表→做出来了,业务采纳→成功;
  • 需要分析原因→找出5条原因,业务采纳→成功;
  • 需要预测数据→预测出数据,误差在业务接受范围内→成功。

就这么简单,开头的目标是什么,达成了就算成功,没达成就算失败。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同学没有认真区分过目标,特别是自己参与的是一个大项目中的子部分,这时候得注意区分子项目的子目标。

比如“构建用户画像”,到底是公司之前没有对用户的认知,需要从0开始做;还是已经有了基础的用户标签,需要完善信息;还是标签做完了,要做推送(意味着要看推送响应率);没有细致介绍。

不区分清楚目标,就会导致别人一直质疑:你这也算做完了?你到底做了啥?这么大一摊子事你自己搞了?

四、如何判断项目的“低级”、“高级”

项目的“低级”“高级”主要看投入产出比。在规定时间、费用范围内,产出更大的,投入更少的,都是“高级”项目。产出率低,耗时耗力多的,就是“低级”项目。产出没有达标的,自然是失败项目了。

明白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很多同学觉得自己做的“低级”,主要是因为自己的工作受了时间、费用等限制。就像做数据的同学做不出复杂的模型,是因为自己的企业缺乏数据。缺乏数据有缺乏数据的搞法,丰富数据有丰富数据的搞法,最后都是为了达成目标。既能打富余仗,又能打恶仗的,才是真将才。

讲清楚投入产出比非常重要。因为这是区分到底成功是运气好,还是平台强,还是个人能力强的重要环节。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才是真的个人有能力。否则单纯吹嘘项目规模,项目成绩会让人怀疑:到底是你牛逼,还是你的运气好,还是你的公司给的资源多。

做产品/运营的同学,往往会犯个错误:把项目成果归因于个人能力。比如“只要我来做,没经费一样一个月涨粉百万”。

这样做容易引发面试官反感,被怼回来:“诶呦,你本事这么大为啥还打工!咋不去创业呢!”这还是好的结局,更惨的是领导真信了,下个月所有投入撤出,你就靠你的能力来完成KPI吧,哈哈哈哈……

做数据的同学,往往会犯个错误:把做项目当成了个人炫技的舞台,认为做得越复杂的就是越高级的项目。这是非常非常错误的。往往会引来一句:你这么搞效果如何?和简单测算差异多大?就两天时间你能做这么多?……这还是好的结局,更惨的是领导真信了,下个月丢一堆垃圾数据给你,2天内完成你的超牛逼模型我看看……

我们是企业的员工,不是马戏团的猴子。做项目,就是要简单高效地解决问题。如果真想突出个人技术,可以丢到简历的“个人技能”一栏。如果脱开时间、费用限制,我们可以考虑更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这个动作往往是在对项目复盘的时候做的。通过复盘,考虑如果没有条件限制,我们还能做什么改进,再多一些经费、多一些数据、多一些时间可以怎样做。如果换一种模型,换一种思路还能怎么做。

这样一个项目经验可以引发出三五个方法的思考。在个人技能的成长上也更快了。有些同学喜欢抱怨:公司的数据少,做不了复杂的模型,可你真问他:“做复杂的模型,你还需要什么数据?”他又答不上来了……就是缺少复盘和思考的恶果。

五、挖掘自己的经验VS 网上抄抄

有很多同学觉得挖掘自己的经验太难,又要做沟通,又要做分类,又要做记录,又要做复盘。干脆自己网上抄抄吧。网上也有很多号称“项目”的东西。这一类在数据领域尤其泛滥,以至于陈老师一年能收到50份写着一模一样“项目经验”的简历。

最经典的,当属九大祥瑞:泰坦尼克、鸢尾花、波士顿房价、共享单车预测、安然欺诈案、电影数据分析、网站ABteat、美国某信用卡AB卡、巴西电商平台分析……这种东西首先不是项目,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时间、费用限制,只是自己拿了一个数据集自娱自乐地搞了一把而已。

这些所谓的项目,代码都能在网上百度到,很多同学只是对着代码抄了一遍。大家知道用人部门看到这种项目经验的简历是什么心情吗?

——一个机械厂维修工也来打捞泰坦尼克?一个土木工程师也在管理美国信用卡?一个生物学学生在波士顿一掷千金买房?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这种东西拿来练练打字是可以的,但作为经验实在不能入眼,还会给人一种“吊儿郎当,不务正业,驴头不对马嘴”的感觉。

如果真的想增加经验,自己组队报名参加比赛吧。既能作为有效证明,也能测试一下自己真实的实力。然而还是有同学抱怨:老师,这样太辛苦了,还得自己参赛,也没个例子抄抄。只能说:真本事永远是自己做出来的,等、靠、要、抄,只能拼凑出一地鸡毛。

实际上,更多的情况是同学们抱着金碗在要饭。没有认真挖掘自己公司的资源,没有认真总结自己的经验,更没有认真研究岗位需求。被网上浮躁的广告蛊惑,真以为0基础21天对着模板敲敲键盘几百个英文单词再运行一下代码就能进入BATT月薪5万了……成功永远是艰难的,永远离不开自己的努力和积累。道路最艰难,却是唯一靠谱的一条。

 

作者:接地气的陈老师,微信公众号:接地气学堂,资深咨询顾问,在互联网,金融,快消,零售,耐用,美容等15个行业有丰富数据相关经验。

本文由@接地气的陈老师 授权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关注作者很久了,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想到了很多点子其实真的是可以运用在日常工作中

  2. 好希望有一天也能成为博主这样优秀的人。

  3. 小时候
    以为长大了
    就可以不用看成绩了
    没想到……长大了
    要看业绩……
    ;) ;) ;)
    做运营太难了。

  4. 道理懂的不少,做的却不好。核心原因还是在于压根就没有听懂和理解对这个道理,以及没有花时间和功夫去验证道理。很多道理都需要验证几次几十次才能成为真理。感谢作者分享。

收藏
评论
返回
营销日历03月29日 更多
中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殉难纪念日
1904年中国第一个官办银行批准设立
1950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制成三色电视
1974年秦始王兵马俑被发现(待)
1997年摇滚乐队五月天成立
加入圈子
全栈运营交流群
加入
抖音运营交流群
加入
小红书运营交流群
加入
视频号运营交流群
加入
公众号运营交流群
加入
APP网站运营交流群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