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防客保指南

“客保”两个字,正在悄悄掐住无数品牌的小红书命运。官方一句“保护客户”,结果新手商家刚注册就被锁死,想换代理、想自投广告统统没门。本文用 6 张图、4 个场景、1 张王牌,教你 30 天内破解客保魔咒,把选择权和预算重新攥回自己手里。
客保到底是谁想出来的啊???又天才又流氓
所谓“客保”(客户保护),本是平台为规范平台生态销售和代理商之间的恶意竞争、保障客户权益而设的机制,初衷无可厚非
但是,在实践中,当某个生态销售对某品牌开启客保权限后,其他所有效果广告代理商,都无法和该品牌完成代理合作关系, 这导致了一个吊诡的局面
品牌满怀期待进入小红书,刚开了企业号,立马被客保,品牌自己竟然没有选择权,无法自由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阶段和需求的合作伙伴
我在小红书生态这么多年,一直在遇到客保问题,一直没有被很好解决
甚至如果是订阅我超过一年的老用户,也许看过我去年被客保逼的在公号呐喊的文章对小红书直客体系忍无可忍!!!
这篇文章当时影响还挺大的,很多商家、小红书商业客户体验的同事,甚至是小红书CMO之恒都在文章评论区进行了回复
现在回头看,其实没什么太大的变化,该客保还是要被客保,这个事情我能理解,所有广告平台为了防同客内卷都会有这样的机制,目前还没有什么更好的解决方案
虽然客保机制无法被取消,但防客保还是有几招,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如何防止被客保
生态直客、KA直客、行业专家和服务商、代理商之间的关系
想要知道如何防止被客保
就要先了解,小红书体系的各种角色以及之间的关系
生态直客:对接中小商家的官方销售(SME)
主要服务小客户,只负责投流业务。在和生态部门合作以后,会随机分配到某个服务商进行服务
KA直客:对接腰头部商家的官方销售(CBD)
主要服务中大客户,也是只做投流业务,但是也会挑选一些代理商来做整合的服务,达人、整合营销策划、策略等,KA绑定以后不限制和代理的合作
行业专家:提供运营建议的行业专家,可以理解为运营小二
销售接入商机后,会挂接行业专家。前4个月,主要是生态直客+服务商来服务,4个月之后品牌产生的一切消耗不计入生态直客的业绩,所以之后大多是行业专家来负责
代理商:效果广告官方代理商/整合营销代理商(客户自拓)
我自己就处在这个角色,所有的合作关系都是自行拓展,权限上和生态直客并无二异,可以负责整体KFS的策略制定和投放落地
服务商:效果广告官方服务商(官方分配)
投流为主,最多的岗位就是投手,每个投手要负责多个项目的计划搭建和优化
客保解决方法
被客保分为几种情况,对应的解决方法也不太一样
1)跟生态直客电联后被客保,但无消耗
这种情况是最多的,也是最好解决的
企业号认证的时候,会在信息流填写运营人的联系方式,官方的销售会通过留下的联系方式电联,如果在这通电话里,表达了合作意愿,生态直客会提出可以帮完成计划的搭建和优化,需要先在聚光账户配合绑定,只要绑定,客保就生效了
所以,如果不想被这种方式客保,就需要在与官方生态销售的首次正式沟通中,清晰、坚定地明确表达“已有合作伙伴”
如果已经被客保,只要没有充值和消耗,最短30天,最长45天(申请可延长)便会开放掉落公海池,进入下一个流转周期;代理商即可认领商家,解决客保
2)跟生态直客电联后被客保,但有消耗
客户过程跟上面一样,但聚光已经发生消耗,相对就比较麻烦了,就只能等停投180天以后,重新掉落公海池后,代理商才能重新认领
3)品牌自充值,自消耗
这是最麻烦的情况,没有之一
品牌 没有接到生态直客的电话,自行进行了充值和消耗,也会进入到客保状态,且时长无限长
如果想要和代理商合作,要么更换新主体,要么挂接到服务商机构合作
4)王牌绝杀,解决率百分百,但门槛高
被客保后,还有一种方式,可以百分百解决被客保,是我这几年帮客户解决客保问题的主要方法,但就是门槛很高
就是推动商家和小红书官方签订年框,用年框的方式,把商家从SEM牵引到CBD
门槛高的原因就是年框金额一般不低,具体年框的门槛要看行业,一般是百万以上,而且这里说的预算只是FS的预算,不含K。
只要年框签订,商家进入到CBD,就可以自由挂接代理商了,因为KA直客和代理商之间互不影响,可以自由双挂,只有生态直客和代理商会有排他情况
写在最后
客保问题,既不是平台的问题,也不是直客的问题
这篇文章不针对谁,也不偏向谁,我只是希望商家能有主动选择权,可以在生态中驾驭规则,而不是被规则驾驭
品牌增长的主动权,终究应掌握在品牌自己手中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赵子辰Vic】,微信公众号:【Vic的营销思考】,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作者的观点很独特
以前吧,觉得行动力很重要,但后来觉得呢,意识更重要,毕竟你连意识都没有,往哪行动呢?后来呢,又觉得认知更重要,你认知不到位,怎么会有意识呢?后来呢,又觉得阅读和吸收很重要,因为可以提高认知;后来呢,又觉得,要想通过阅读和吸收提高认知,那行动力又很重要……算了,还是当咸鱼吧
昨天写运营规划还在思考这方面的问题
文章写得很有见地,作者的思考很深入,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