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了商品链接的小红书笔记点赞寥寥、收藏个位数?先别急着删稿。平台对“带货笔记”与“种草笔记”用的是两套完全不同的评分体系:前者只问“多少人点进链接并付款”,后者才看“互动有多高”。

经常发布商品销售笔记的朋友们一定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有在很认真写商品销售笔记,但怎么只要一挂链接,笔记数据就很差?”

其实遇到这个情况完全不用担心,是很正常的情况,因为商品销售笔记和普通种草笔记在考核维度上、分发人群上以及审核机制上都有差异

考核维度差异

对于普通种草笔记来说,主要考核维度更多的是互动价值。算法希望看到的是这篇笔记能否是有价值或者有趣的内容,能够激发用户的点赞、收藏、评论和分享等互动行为,提升用户在平台的使用时长和粘性,丰富内容生态

1)点赞和收藏是基础反馈,权重较低

2)评论(尤其是高质量的长评论)和转发的权重非常高,因为这代表内容引发了深度讨论或被认为有价值到值得分享给朋友

3)关注,是权重最高的行为,因为这表明你的内容成功地为博主自己或平台留住了一个长期用户

除此之外,内容原创度、质量、合规性以及账号本身的权重也是重要的基础考核点

而商品销售笔记的核心目标则是促进交易转化。这篇笔记能不能让浏览笔记的用户转化为消费者,产生点击、加购和购买的行为,会更看重「交易价值」

1)商品点击率:多少人因为你的内容而对商品产生了兴趣并点击查看

2)加购/收藏率:多少人将商品加入了购物车或收藏夹,这是强烈的购买意向信号

3)成交转化率:最终有多少人完成了购买,这是最核心的商比考核指标

分发人群差异

普通种草笔记的分发逻辑更偏向于「泛兴趣推荐」,算法会根据笔记的内容、标签、话题,将它推荐给可能对这类兴趣感兴趣的人群

比如,一篇关于“周末去哪儿玩”的攻略,会被推荐给所有标签为“爱旅游”、“爱生活”的用户,无论他们当下是否有明确的“购买门票”的需求

商品销售笔记的分发逻辑则更偏向于「意向购买人群推荐」,算法会优先将笔记推向两类人:对该品类或产品有明确兴趣或搜索行为的用户(例如,最近搜索过“运动耳机”、“保湿面膜”的人);被识别出有高消费意愿或能力的用户

平台的目标是尽可能高效地匹配「人」与「货」,提升流量的商业效率。所以,商销笔记的流量可能更精准,但天花板也可能受限于该商品的潜在消费人群规模

审核机制差异

最后,两者的审核机制也不同。普通笔记主要通过内容安全、社区规范等层面审核。而商品销售笔记在此基础上,还需接受更严格的商品和交易审核,包括商品资质、价格合规性、是否存在虚假宣传等

所以,商品销售笔记互动数据不好真的没关系,很多转化效果很好的商销笔记,确实在互动数据上不如种草笔记,一方面是分发人群相比种草笔记规模要小一点;其次购买动作本身跟互动动作是相悖的,也就是如果笔记吸引了用户购买,用户很有可能直接完成购买动作而跳过点赞收藏

很多转化效果很好的笔记,确实会出现互动效果一般的情况,所以,如果我们做的是商品销售笔记,就不需要紧盯互动数据,而是多关注转化数据就可以了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赵子辰Vic】,微信公众号:【Vic的营销思考】,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对于一个每天996的运营人来说,简直扎心了。 :x

  2. 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来表达自己的看法,让人感同身受

  3. 作者的观点很独特

  4. 文章写得很精彩,作者的文笔很好

收藏
评论
返回
营销日历08月25日 更多
全国残疾预防日
1819年英国发明家瓦特逝世
1900年德国思想家尼采逝世
1958年日清食品公司发明全球第一袋方便面
加入圈子
抖音学习交流群
加入
小红书学习交流群
加入
视频号学习交流群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