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小红书要付费流量,更要复合型流量!

在小红书运营中,流量获取常陷入依赖付费、成本高企的困局,单一流量来源易受平台规则与成本波动影响,甚至引发行业恶性循环。此时,构建涵盖多维度、多渠道的复合型流量结构,成为突破流量困境、掌握流量主权的关键方向。
流量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词,没它就没有生意,但一直关注它,会发现经营异常累。一方面流量是波动的,无论是付费还是自然流,需求变化影响流量变化,流量变化心情也会变化。
另一方面,流量是平台控制的,用户能否看到笔记、商品,不是自己决定的,而是平台所决定,和你的出价有直接关系。
平台找到愿意出更高价低广告主,也会毫不留情的抛下你。
在这种困局下,诞生畸形的商业模式,付费投放亏着也要抢流量,流量的成本越来越高,流量成本越来越高,倒逼产品质量降低,行业进入恶性循环。
做小红书,不能只盯着爆文,盯着可怜的付费流,我们要理解流量的全部来源,去构建健康的流量来源。
华与华在《品牌5年规划》提出复合流量结构定义,做品牌一定要拿到自己流量主权。
这一结构,必须是时间上、空间上、文化上、物质上的多层级复合结构,形成流量大开发、大生长、大循环。
仅仅依靠付费流量商渠道是没办法长久,最终被越来越高投放成本所吞没。
健康的复合流量结构有以下9个方面。
一、母体事业流量
企业战略菱形模型中社会问题、经营使命、企业战略三位一体;即为什么我们要干这份事业,到底结局用户什么问题?用何种方法去解决。
二、母体词语流量
命名、广告语、事业理论等母体词语流量。品牌名能不能被识别和记忆,很多商家品牌名复杂,用户看不懂,记不住,更不能传播,这些都是降低流量的传播。
三、产品流量
产品本身带流量,比如平价的产品,是否解决用户的问题。
四、产品结构流量
产品之间互带流量,每个产品之间是否能形成流量。比如我们卖完A产品,能否给B带流量,这也是产品结构互相带流量。
五、元媒体流量:
产品和人的传播,比如产品包装、让用户自发传播;
元媒体即商家本身拥有的传播资源,比如产品的包装、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做好元媒体流量,就能获得更多自然流;
六、渠道流量
线下餐饮门店的流量,如门店每天经过的流量,提升门店的发现感、购买感都是渠道重要流量。
七、零售终端流量
货架思维的、陈列、道具,让用户经过货架前,就实现购买。
八、广告流量
广告投资是建立品牌,让流量成本持续走低;
九、流量商渠道
即向广告供应商采买流量,此解决就是我们购买的竞价流量,即小红书聚光和乘风,这种竞价流量基本会水涨船高。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江河聊营销】,微信公众号:【江河聊营销】,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净说大实话干啥!!!
说的很详细,涨知识了
搞不清做运营分那么多职位干啥,用户运营、内容运营、渠道运营、新媒体运营、活动运营、用户增长等等。。。都被这各大招聘平台给引导坏了。。。我觉得把,本身做运营就是这些模块都要做的。分工太细反而做的更差,毕竟这是一个系统性的活。
顶!
手动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