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团、抖音等平台本地生活竞争激烈,商家面临高抽佣、获客难等困境时,小红书凭借内容社区优势切入本地生活赛道,通过减免保证金、下调技术费率等政策吸引商家,为体验型消费、健康生活、小众服务类商家开辟新蓝海,同时也给出了分阶段的运营策略助力商家突围。

本文大概3313字阅读需要18分钟

*我是啵啵,星原传媒创始人。十年深耕内容营销领域,专注小红书投放及品牌营销。

最近高频接触了一些本地商家,发现大家的经营困境都比较雷同——

美团大众点评上高额抽佣蚕食利润

抖音推广费用水涨船高

传单地推效果日渐式微…

三年前我说过,我并不看到当时的小红书本地生活,但现在,我认为小红书已经完成了对于本地生活的“基建”!

就在前段时间,小红书App宣布品牌标语从“生活指南”升级为“你的生活兴趣社区”,标志着平台对本地生活赛道的战略加码。

更值得关注的是,小红书最新政策明确:针对美食及休闲娱乐类商家长期减免入驻保证金,且技术服务费率将在2025年12月31日前从2.5%逐步下调至0.6%。

这不仅仅是政策红利,更告诉了我们一个信号——小红书要开始大力发展本地生活服务的商业模式了!

就像九年前的小红书,三年前的小红书达人直播一样,现在的小红书本地生活正是值得我们商家关注的蓝海!

01为什么美团和大众点评的营销难以持续

就我看来,传统团购平台虽然在即时转化上有短平快的优势,但困局也显而易见——

竞价排名导致中小商家获客成本飙升

同质化低价套餐引发利润危机

20%以上的佣金抽成挤压生存空间

工具属性过重,用户用完即走难沉淀

而小红书平台自带的溢价属性则可以很好的帮商家解决利润空间问题!

因为这里售卖的不是食物,而是生活方式和情绪价值,售卖的不是功能,而是从进店到回家后的全套服务!

而一旦拓张了利润空间+与用户产生情感连接,营销就变得越来越轻量,客户会带来客户,也能够实现持续性,直接解决了门店生存危机+获客压力!

02内容种草如何引爆门店客流?

小红书的核心差异性在于重构了消费决策链条!

不再是短平快的销售属性,而是更具信任感和场景感的内容交易闭环!

01真实笔记提升信任感

之前我陪跑了一个烘焙店,因为是个人私房的属性,在内容这块我建议搭建了kos矩阵,其中一个账号专注展示手作过程,不仅符合小红书用户的阅读偏好,同时展示产品+制作环境+放大主理人ip!

单篇笔记就能带来50+的核销,甚至还有从外地专程开车过来定制结婚纪念日蛋糕的!

而这些是其他团购平台做不到的!

小红书最大的优势也在于此,相比我们在团购平台单一的叫卖宣传,真实的展示和分享会带来无与伦比的用户信任感。

02精准场景触发消费冲动

在传统的团购平台中,极大成交都是依靠需求刺激搜索完成的。

简单来说,就是当我觉得需要洗牙时,我才会去搜索洗牙套餐,从而进行消费。

而小红书独特的内容分发机制,不仅能让你精准主动接触到目标人群,并且刺激他的需求!

即便他没有需求,你也可以舞到他面前,并且用内容让他觉得自己可以有这个需求,从而引发消费行为!

比如——

备婚女性会刷到牙科诊所的隐形矫正案例

宠物家长自动匹配到宠物医院的洗牙攻略和体检体验分享

健身人群被推荐轻食餐厅的蛋白餐搭配

这种基于兴趣的场景化触达,在无形中就增加了用户体量!

03从内容到交易的闭环搭建

过去最大的痛点是:用户在小红书被种草,却跳转到美团下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让我们商家两头花钱,还有可能用户在跳转搜索的时候被更低价的竞争对手吸引过去。

但现在小红书团购功能能实现——

笔记页面直接挂载团购链接

用户下单后自动生成到店核销提醒

商家后台管理顾客画像与消费偏好

直接吸引客群——消费——提醒消费——一键核销,从内容到交易一个app就完成!

03哪些本地生活行业适合现在做小红书

根据平台最新战略方向,我总结了三类最容易在小红书上实现突围的商家!

01体验型消费

烘焙工坊的DIY课程、美容院的面部刮痧体验、私房菜的主厨餐桌、瑜伽普拉提课程等等。

既可以分享我们的服务过程和成果,也可以引导用户全程打卡分享,增加真实用户的生动反馈!

02健康生活方式

牙科诊所的正畸案例分享、中医馆的节气养生套餐、健身工作室的体态评估等,十分契合平台“万物有时节”IP,也可以在今年爆发一把。

而且养生一直是年轻群体的大热门,尤其是懒人养生和中式养生,近年来的搜索热度一直稳步增长,不管是成果分享还是干货经验分享流量都很好!

03小众特色服务

宠物殡葬、古着改造、沉浸式剧场、小众手作等长尾业态,在小红书找到精准客群,也能实现高效获客。

尽管客群体量不如日用护肤等大品类,但是溢价能力很强,小红书同样值得挖掘。

04如何三步快速启动小红书流量

01建立人设化账号

和一般的官号不同,人设化账号有点类似于ip号,更侧重在这个行业和你的方方面面,而不仅限于产品本身的优势。

比如——

餐饮店主理人讲述食材故事

牙医博士科普口腔健康知识

美容师揭秘行业护肤误区

尽量避免硬广,优先选择干货类内容建立专业度,把你的人设立起来!

简单来说就三点——让别人知道你做什么,让别人看到你,刷新别人对你行业和产品的认知。

02设计钩子产品

所谓的钩子产品,就是简单粗暴让人来店体验,或者第一次尝试你的产品组合。

既可以是我们的拳头产品,也可以是最能代表我们特色的产品,同样也可以是我们受众最广的产品。

比如——

推出39元体验券降低决策和尝试门槛

设置双人成行价,促进社交裂变

开发季节限定款或首单限定款制造稀缺感

03激活复购循环

只要你的服务或产品本身有竞争力,处于行业平均偏上水平,就能靠这一次的触客沉淀出长期用户。

但仍然需要我们同步做一些激活动作,在最开始的时候加强和用户的粘性!

比如——

核销后自动发放二次消费券

基于用户标签推送生日福利/短期,在特定时刻激活用户

创建社群运营私域,既可以随时盘活沉默老客,也能在新品推出时第一时间利用我们的用户沉淀打爆!

05如何根据发展阶段调整策略

和小红书品牌营销一样,我们本地生活同样要根据我们的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策略,从而实施不同的营销动作。

这里我把阶段分成了0-3个月初创期、3-6个月增长期和6个月以上成熟期,并且都给出了核心的营销动作,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阶段情况对照查看,查漏补缺!

01 0-3个月初创期

这时候我们门店知名度低,自然流量少,用户信任和基数都是不足的,这时候,如何用最小成本测试内容营销的有效性,并且积累初始口碑是我们的核心任务!答策略组合

01KOC素人矩阵铺量

筛选粉丝1000-5000、互动率>3%、垂直内容占比>80%的本地区域活跃用户,提供免费体验券发布探店笔记,重点输出体验型内容。

02薯条工具精准测款

制作3-5版不同的封面,每日投放50-200元,时段可以聚焦晚8-10点或周末下午,如果点击率>7%则可以一直追投。

03店主IP人设打造

优先通过行业解析,尤其是干货知识,先建立用户信任感和行业认知,这类内容也是最容易吸粉的!

02 3-6个月增长期

在这个阶段,我们已经有验证过的基础内容模型,重点需要突破流量瓶颈,提升转化率,精准接触到高价值转化人群,帮我们降低获客成本!答策略组合

01达人金字塔矩阵搭建

02聚光投流精准收割

定向投放:

用爆文评论区热词设置搜索关键词,比如评论区经常问深圳生日聚餐,那就将这个词设置为搜索关键词

锁定30天内收藏竞品门店笔记的用户人群包

03闭环设计

笔记挂载团购链接,核销后自动触发“分享返券”机制,刺激社交裂变和二次消费。

03 6个月以上成熟期

虽然我们已经有相对稳定的客流但同质化竞争非常激烈,我们需要重点提升用户的生命周期价值,这时候流量运营就不是我们的核心举措,而是用户资产运营。

简单来说就是让一个用户给你创造更多的价值!答策略组合

01KOS矩阵深化信任

针对不同门店开设人设组合账号,从不同个人特色风格切入我们的服务和产品,让我们的“人感”更丰富有层次。

同时针对内容也需要升级,除了科普外,更多关于我们服务的“隐藏实力”也要展现出来,有条件也可增加直播的环节,拉近和用户的距离!

02数据工具长效运营

针对沉睡客群,发放复购或生日福利进行二次刺激。用有赞后台识别“囤券未核销”用户,定向推送套餐升级优惠,同时针对平台的热词监控,快速跟进热点需求进行主题套餐的策划!

本地生活的未来不在流量价格战里,而在内容价值重塑中。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啵啵开小灶】,微信公众号:【啵啵开小灶】,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我刚进职场的时候,按照领导安排的任务完成,持续几个月后发现和同行差距很大,这个时候我意识到自己可能是青蛙效应的那只青蛙,把青蛙丢进油锅,青蛙是会跳出来的,而把青蛙放温水,青蛙是会被煮,所以我开始给自己寻求工作外的目标,尝试跳出舒适区,最终自己得到了积累。

  2. 忙了一天,终于可以休息会看看文章了。 :roll:

  3. 以前吧,觉得行动力很重要,但后来觉得呢,意识更重要,毕竟你连意识都没有,往哪行动呢?后来呢,又觉得认知更重要,你认知不到位,怎么会有意识呢?后来呢,又觉得阅读和吸收很重要,因为可以提高认知;后来呢,又觉得,要想通过阅读和吸收提高认知,那行动力又很重要……算了,还是当咸鱼吧 :-P

  4. 整理得还挺全,解读得也很透彻,值得一读。

收藏
评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