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红书种草当成“钓鱼”,你就能一眼看穿流量水下的咬钩信号:选饵=切痛点、打窝=埋关键词、提竿=评论区“逼单”。我们复盘了 50 个 0 投放月销 30 万+ 的账号,发现它们都把“鱼情”拆成 3 步 12 秒情绪曲线:3 秒钩子、5 秒信任、4 秒诱导,比传统漏斗多 1.7 倍转化。今天送你这张“钓鱼级”内容节奏表,下一条笔记,让鱼群自己跳出水面。

在河边溜达,看一个老哥钓鱼,和他闲聊,才发现,小红书种草,和钓鱼基本一模一样啊。

老哥刚开始,一直把准备好的窝料,“哗啦啦”的撒进看好的区域。刚开始没上鱼,他也不着急,然后就持续打窝,我都担心他把窝料全扔完还没钓到鱼,没想到,后面开始陆续上鱼。

在他看来,打窝用的这些料,都是投资,为接下来钓到鱼进行了铺垫,要是没有这个铺垫,后面要想钓到鱼几乎是不可能的。

打窝在钓鱼佬眼里,属于要钓到鱼的基本操作了,先舍才有得。

和老哥聊完才发现,这个过程,也太像品牌在小红书种草了吧,投放一篇篇种草笔记,然后开始卖货。

小红书种草,就是品牌营销的“打窝”。

01打窝是投资

在广阔的水域里,鱼是分散的。你不打窝,你的钩饵就像沧海一粟,全凭运气等鱼路过,结果往往就是“空军”(空手而归)。

很多品牌老板抱着试试水的心态,投个几十篇内容,花个几千块,甚至不花钱,就指望能带来立竿见影的销量。这无异于在水库边扔下几粒米打窝,然后就等着大鱼上钩。结果必然是失望,并得出一个结论:“小红书没效果”或者“小红书费钱”。

种草是触达,必须通过足够量的优质内容,像打窝一样,量变引起质变,在你的目标用户心中慢慢建立认知,让他们反复看到你,感觉到你的存在,感觉到你的差异化,才能将目标用户在小红书这个茫茫人海中吸引过来,然后通过产品转化。

02策略先行,避免无效

有的打窝了,为什么还是钓不上鱼?

这恰恰是问题的关键。不是所有的打窝都叫投资,无效的打窝,只是浪费饵料。

老钓手都懂,打窝是个技术活:

配窝料(内容策略与价值):用廉价的麸皮打窝,只能引来小杂鱼;想钓大鲤鱼、大草鱼,就得舍得用玉米、红薯块甚至专门的商品窝料。你的笔记内容,就是你的窝料。你想吸引什么样的用户,就要用他们喜欢的内容进行种草。高客单、中低客单的内容也完全不同,因为吸引的是不同的消费者。所以,一定不能一个打法吃遍天,而要根据产品的客单价,决策周期,目标用户属性针对性制定打法和内容策略。

打窝量与节奏(投放预算与节奏):高手打窝,最忌讳的就是一把扔,要少量多次,持续补窝,让鱼群更容易聚集。映射到种草上,就是预算的节奏感,这个月种草一批,然后沉寂几个月,没有沉淀,还不如不投。品牌要持续种草,让声量持续、稳定地出现在用户视野里。

好的内容营销操盘手,就像一个好的钓手,当你抱怨小红书种草没效果时,请先自己反省:你是漫无目的地乱撒饵料,还是一位懂得配料、把握节奏的“老钓手”,在甩出窝料的时候,如何制定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03有舍才有得

这是许多决策者的通病。他们理解打窝的必要性,但在成本(内容与投放预算)上极度吝啬。

这就像只抓了一小把米撒进湖里,然后期待收获,这点投入,连水花都溅不起来,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浓度吸引和留住鱼群。

甚至有的老板,压根就不像投入,希望各种纯佣直播,白嫖,置换,或者投个几十篇等待效果。

小红书种草,本质上是一场消费者从0开始认识陌生品牌或者产品的心智投资,你投资的不是广告位和纯曝光,而是与潜在用户建立信任关系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

1. 足够的内容量(足够的窝料):保证触达的频次,让用户在不同场景、不同KOL+KOC那里都能看到你,从从而产生“这个牌子我不陌生”“这个牌子我见过”的认知。

2. 优质的投放量(优质窝料):让内容精准触达目标人群,通过不同的、优质的内容维度,让消费者产生对产品的了解,从“看到”升级为“记住”。

3. 时间周期(养窝的过程):信任需要时间沉淀,别指望今天投放,明天销量就爆棚,市场需要养,消费者对陌生产品的了解和信任要建立,要有过程,才有收获。

04总结

内容时代的品牌营销,不能再抱着投机者的心态,下个钩就想有收获,老钓手都不一定能做到。

我们必须转向投资的思维,把小红书平台看作一个巨大的、优质的鱼塘,需要持续地、有策略地向里面投入优质的“窝料”(内容与预算),慢慢地将你的目标用户吸引过来,最后形成转化。

这个过程需要专业的能力,也需要对预算的合理规划和魄力,不要花得太少,以至于毫无声息;也不要乱花,以至于浪费资源。

各位品牌老板们,你们的“打窝”策略是对的吗?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营销老王】,微信公众号:【营销老王】,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万物之中,希望最美,感谢作者分享。

  2. 很有价值的一篇文章,作为一名运营经理唯有多学习,多复盘,多总结,多实战,才能成为优秀运营人。

  3. 今年做运营好难,拉新难,留存难,转化难,老大跟我们说,经济下行越难的时候越要加强学习,内心好焦虑,每天刷运营派压压惊。。。。。 :o

  4. 讲的很透彻,例比通俗易懂,果然是高手 :???:

  5. 搞不清做运营分那么多职位干啥,用户运营、内容运营、渠道运营、新媒体运营、活动运营、用户增长等等。。。都被这各大招聘平台给引导坏了。。。我觉得把,本身做运营就是这些模块都要做的。分工太细反而做的更差,毕竟这是一个系统性的活。 :idea:

收藏
评论
返回
营销日历10月16日 更多
乔布斯日
世界粮食日
华东师范大学成立72周年
1964年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1991年钱学森获“国家杰出贡献科学”
加入圈子
抖音学习交流群
加入
小红书学习交流群
加入
视频号学习交流群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