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电商时代,品牌投放的终极指向到底是什么?

小红书到底是种草神器,还是电商闭环阵地?这篇文章告诉你:品牌投放的终极目标不是在哪儿闭环,而是能不能创造用户“认知失调”,让他们主动下单!内容种草+精准搜索+信任承接,才是小红书电商时代的真相。
相信很多的品牌负责人一定有这样的困惑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小红书,到底是要把小红书当成“货架场域”还是“内容社区”?
到底应该在天猫京东闭环,还是在小红书站内做闭环?
这两个问题,都共同指向了一个核心困惑:在小红书这个生态里,我们到底是在做内容,还是在做货架?我们的投放,终极目标是什么?
我的回答是:小红书电商时代的终局,不是“货架场域”还是“内容社区”的选择题,而是如何让两者结合,形成“内容种-搜索收-店铺留”的生意闭环,其实在哪闭环不重要,重要的是品牌自己有没有形成闭环
一、品牌要创造需求,而非承接需求
许多品牌负责人在小红书折戟,首要原因是对平台生态的误判
他们将小红书视为一个单纯的内容广告牌,以为只要把产品卖点用笔记的形式发布出去,就能直接带来购买。一旦转化不及预期,就归咎于小红书只能种草,不能拔草
但真相是,小红书不仅仅是社区、是媒体平台,而是一个完整的消费决策场
用户来到这里,其实是处于一个主动探索和被动发现的混合状态。笔记是触发用户“研究”心态的起点,而非终点
内容的本质是创造需求,而非满足需求。货架的本质是承接需求,而非创造需求
创造需求听起来很玄,但其实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可以完美诠释:认知失调
意思是让用户意识到他现有的状态与他理想的状态之间存在一个亟待弥补的差距
一篇护肤笔记,通过展示博主婴儿般光滑的肌肤(理想状态),让你不经意间摸了摸自己有些粗糙的脸颊(现有状态),这个瞬间的心理落差,就是被创造出的“需求”
一篇家居笔记,通过呈现一个井井有条、充满美感的收纳角落(理想状态),让你环顾了一下自己略显凌乱的家(现有状态),那种“我也可以活得更好”的向往,就是需求
所以笔记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创造需求。它让用户自己得出结论:“我需要改变,而改变可能需要这样一个产品。” 但如果笔记仅仅在描述产品功能(满足已知需求),那笔记就降格为了说明书或者说是广告,没有用户喜欢看广告!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做这么多类目的合作品牌,只有家居家装和合作品牌平均ROI是两位数,其实就是因为家居场景上限高,可能性太多了,更容易“创造需求”
所以,不是小红书不能拔草,而是你的策略只是在满足固有需求,而不是创造需求,谁创造需求,谁获得用户
我觉得所有的产品,都有一次创造独特需求的机会,哪怕是产品壁垒不够明显的产品也是一样,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只有卖不出产品的人
二、 闭环在哪里不重要,哪个适合最重要
到底是在小红书完成闭环,还是货架端完成闭环,这两个都不重要,都不影响效果,重要的是,哪个更适合做为我们转化的阵地基于用户决策的“心理账本”做判断
要做出正确选择,你必须洞悉你的用户在下单时,心里那本“账”是怎么算的。这本账的核心科目有两个:决策成本与信任阈值
- 决策成本: 用户购买你的产品,需要思考多久?需要对比多少参数?需要多大的决心?
- 信任阈值: 用户需要在多大程度上信任你,才愿意掏钱?这种信任源于品牌声誉,还是平台保障?
基于这本心理账本,我们可以清晰地划出两条路径站内闭环路径
适合高冲动、低决策型产品: 服饰、配饰、美妆个护、零食、家居小物件等强内容体验型产品,尤其是依赖于场景感染力的产品,可以通过视觉和情境能瞬间被感知,这类产品的购买决策,高度依赖于内容所创造的“认知失调”和即时情绪冲动。用户买的不是产品,是笔记所呈现的那个理想瞬间
用户的决策模型是: “这个场景太戳我了!” → “博主同款太好看了!” → (一键下单)
这个决策路径的优势是路径最短,损耗最低,从心动到行动,只需点击一次,降低了跨域可能会产生的损耗,最大化地锁定了由内容点燃的冲动消费。并且你能最清晰地看到,是哪篇内容、哪个场景直接带来了成交,从而快速迭代内容策略
站外闭环路径
适合高客单、高决策型产品: 大家电、奢侈品、数码产品、母婴安全用品等强参数对比型产品,需要用户仔细研究功能、比对型号的品类,以及成熟品牌,且站外渠道已是主力销售阵地的品牌
用户购买一台数千元的家电或母婴用品,决策逻辑是审慎且要多渠道验证的,小红书笔记在这里的角色,是引导用户进入他最为信赖的、信息维度最丰富的货架平台,比如天猫旗舰店或京东自营店
用户的决策模型是决策模型: “这个产品不错/理念很棒!” → “搜一下品牌名,去官方旗舰店看看详情、参数和用户评价” → (跨平台下单)
站外闭环的路径之下,品牌就必须做好精准的引导,你的投放内容,不能只是模糊地说“快去搜”,而必须引导用户搜索你的品牌核心词,甚至是某个产品型号的精准长尾词,要不然用户很多可能搜索跑偏或者被竞品拦截
当用户通过搜索进入你的天猫店时,承接页面建议要与小红书笔记呼应。例如,头图视频直接使用小红书爆款视频,详情页首屏就明确写着“小红书某某博主同款”、“小红书万人收藏的爆款”
对于需要理性决策后下单的产品,闭环的意义不在于缩短路径,而在于加固信任
写在最后
基于以上,下次 briefing 前,先问自己与团队这两个问题:
1)这篇内容,旨在解决用户的哪个现有状态,又描绘了哪个让他无法抗拒的理想状态?
2)完成说服后,我们为他的购买冲动,铺设的那条阻力最小的道路,终点究竟设在哪里最为适合?
能回答好这两个问题,你的投放就已经超越了流量采买的维度,真正实现了在小红书实现品牌生意增长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赵子辰Vic】,微信公众号:【Vic的营销思考】,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作者的观点很独特
今年做运营好难,拉新难,留存难,转化难,老大跟我们说,经济下行越难的时候越要加强学习,内心好焦虑,每天刷运营派压压惊。。。。。
手动点个赞
对于大家都热衷的热点话题,总会去分析别人背后的行为
很深刻,感谢作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