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指出小红书爆文并非偶然,需掌握核心本质将偶然转化为必然,系统拆解打造爆文的关键逻辑与实操方法。从内容定位、结构优化到流量运营,全方位提供可落地的策略,助力提升笔记爆款概率。

为什么你认为好的内容数据就是不好,但你感觉一般的内容却成了爆款

这种情况会让你感觉小红书的爆款笔记充满了玄学,不确定性,完全是看运气?

其实任何一篇小红书的爆款笔记,都不是偶然的,想要慢慢的把这种偶然变成必然,小红书爆款笔记的核心本质一定要先搞懂。今天,我来聊聊小红书爆款笔记的几个核心本质

1)不要“自嗨”的做内容

自嗨的意思就是做内容的时候所有的角度都是自己,觉得自己懂得很多,很专业,自我陶醉,忽略了用户的需求。这本质上是知识的诅咒,你懂得太多,反而无法从一个小白用户的角度去想他们真正需要什么

应该怎么做呢?

①找到自我表达与用户需求之间的交集,自己爽不重要,用户的爽点才重要,说用户想听的话,而不是你想说的话

我自己之前也陷入到这个误区,你可能在你行业里很专业,这就会让你非常自负,输出你自认为优质的内容。其实你输出100个内容,大家可能只想听其中的10个

这10个内容一定是你与用户之间有关联的,并且站在用户角度考虑的,流量的背后是人心,爆文的背后是人性

②用户只关心他们自己的需求有没有被满足

真相就是没人关心你的内容有多完美,用户只关心他们自己的需求有没有被满足。用户在刷笔记时,内心的OS永远是:“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成为大V之前特别是新手期不要想着创新,学会拆解爆款,分析爆款就可以了。看你这个行业的大量的爆款内容,比如你是做健身的,你就把小红书仅排名前20的健身博主找出来,然后去拆解他们的优质作品。模仿,是创新的第一步;拆解,是爆文的必修课

小红书现在都是有搜索框的,你可以去搜索相关的关键词,找到爆款笔记进行汇总,从选题,标题,封面,内容,排版等方面进行拆解,寻找共性,寻找它成为爆款的原因,然后再融入你的笔记中

可以建立一个“爆文拆解库”,用Excel记录下每篇爆文的诱人标题、戳心开头、内容结构和高赞评论,积累多了,你自然就能摸到规律

2)尽量让内容变成“干货”

我们反复强调好内容是很重要的,在如今的小红书内容生态,里毫无疑问,合集类型的笔记往往会获得更多的点赞、收藏,这对笔记的流量很有帮助。因为合集提供了“一站式解决方案”和“对比选择的权力”,极大地降低了用户的决策成本

虽然单品的笔记不如合集类笔记容易出爆款,但如果说一定要写一篇单品分享的内容,那建议在前面分享干货,后面再植入广告。这里有个黄金公式:痛苦场景 + 干货攻略 + 产品解决方案

例如“冬季15天轻松瘦大腿”,“5个技轻松变成筷子腿”,笔记开头先说干货攻略,要尽可能的详细,让人感觉有价值,有“不收藏就会吃亏”的感觉,再在尾部植入广告,大家接受起来的门槛就降低很多了,同时这篇内容也就属于比较优质的范畴了。记住,你要让用户为你的“干货”而收藏,顺便为你的“产品”而买单

3)优化笔记结构

一篇笔记如果没有清晰的结构,用户实惠随时离开,好的笔记结构,是会让用户心甘情愿地看到最后

①首先要先挖掘出痛点,引起用户共鸣和带入,比如“我这段时间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一步的关键是“精准”,要把用户那种“说不清的难受”用文字精准地描绘出来

②之后介绍自己是“如何遇见这个产品的”,“产品又是怎么解决我痛点的”,这段故事要尽可能地故真实一点,建议再加上时间节点,增强说服力;比如“连续加班一周后,我的脸垮到不能看,直到闺蜜给我推荐了…”就比“我发现了一个好产品”有说服力得多

③“怎么使用这个产品/有什么用/有哪些优点……”这段大概2~3百字就能够写到位,并且往往有2种写法,一种是“直接上”,说产品的优点,另一种是再强调一次痛点,引出产品优点。前者是“淘宝种草文”的写法,后者是“闺蜜感受文”的写法,两种结构各有千秋,都可以尝试

但高阶的玩法是“描述体验感”,不说“它很补水”,而说“敷完感觉每个毛孔都在咕咚喝水,第二天上妆粉底液都扒得特别牢”

另外一种就是合集类型的笔记,这类笔记往往写法都比较直接,不需要太多的铺垫,可以用序号罗列出产品,直接写产品的特点(优缺点)和使用感受。但要注意的是,要在同一纬度内进行对比,点评要尽可能客观、公正,避免拉踩。公正的吐槽有时比一味的夸赞更可信,这才是“真实种草”的精髓

4)蹭“热搜词”

虽然小红书改版后已经看不到哪些关键词比较热门了,但还是有方法可以找到“热搜词”的。如果判断出某个词的热度较高,在写作时可以有意识地去靠拢,这样有几率蹭到热度,增加爆文概率,不懂搜索,就等于把大半的流量拱手让人

①品类下拉词

如果说要写的产品(或品类)不算特别冷门和小众,有一定的人群基础,可以去小红书搜索这个品类词,看看下拉框有多少衍生的关键词。一般来说,被搜索次数比较多的关键词会靠前一些,即便没有具体的数值,但通过观察搜索出来的笔记的平均赞藏评,在心里大概有一个预估

比如上图这些词都非常靠前,又是能够很好植入产品的关键词,发布笔记的时候尽量往这种关键词靠拢,能够增加被搜索到的几率,蹭一些流量热度,你的标题、开头第一段文字和文末的话题,都是嵌入这些关键词的黄金位置

5)少用功效词

当下的内容环境,无论是广告法还是功能词的拦截,都会影响到笔记的收录情况,或是减少笔记的推荐流量。所以还停留在当初的“功效词时代”,可能路会越走越窄。这种现状下,我们要做得并不是把以前的广告词重复N遍,而是通过场景or描述来让别人“印象深刻”,最高级的种草,是让用户自己得出结论:“这个产品真好”,而不是你告诉他“这个产品真好”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文案要简短,少说废话,为什么呢?因为文案越长,爬虫检测到时,可能获取的敏感词会更多,所以要尽量精炼语言,突出核心关键词即可。记住,在合规面前,文采不值一提

文案要软,要多测敏感词,规避掉。另外在描述卖点时,不要直接“上硬广”描述,而是转化成“我用了多久时间后的真实体验感受”,这样用户的感知会更直观,也不会显得假。把“美白”换成“连用三周,同事问我是不是去打光了”,把“抗老”换成“我妈说我最近的颈纹好像被熨平了”

产品功能卖点等等信息,都全部放在产品图里呈现,在拍摄时可以提前留白出空间,P文字来描述和备注;当然更高明的做法是可以不出现文字,通过“用前用后”的对比图,来侧面让人感受到这个产品很好。视觉是最直观的证据,也是规避文案风险最有效的盾牌。一张触动人心的对比图,胜过千言万语的功效宣称

6)打造“真实人设”

很多品牌方在做内容时容易陷入另一个误区:过分追求完美。实际上,在小红书社区里,略带瑕疵的“真实感”远比完美的“广告感”更受欢迎

①适当暴露无伤大雅的小缺点比如在推广一款口感极佳的代餐奶昔时,可以坦言“除了价格小贵,真的挑不出毛病”。这种有限的坦诚,反而会让你提到的所有优点变得更加可信

②用生活化场景替代专业棚拍比起精致过度的产品海报,用户更相信在真实生活场景中拍摄的图片。书桌上喝了一半的咖啡,旅行箱里随意放着的防晒霜,这些生活痕迹都是“真实感”的最佳注脚

7)制造“记忆点”

海量信息中,用户每天要浏览数百篇笔记。如果你的内容没有独特的记忆点,很容易被瞬间遗忘

①建立固定的内容符号可以是一个独特的口头禅(如“绝了!”),一个专属的手势,或者每篇笔记末尾一句固定的slogan。当这个符号足够独特且持续出现,它就会成为你的内容身份证

②创造独特的视觉体系保持统一的封面风格、配色方案或字体选择,让用户即使在信息流中快速滑动,也能一眼认出你的内容

8)重视“互动钩子”

很多优质笔记数据平平,问题恰恰出在它太“完整”了,没有给用户留下任何互动和参与的入口

应该怎么做呢?

①在文案中巧妙设置互动问题避免使用“大家怎么看”这类过于宽泛的问题。应该设计具体且易于回答的提问,比如“你们更倾向于第一款还是第二款?”、“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一个明确的互动指令,能有效激发用户的评论欲望

②提前规划评论区运营发布笔记后,主动在评论区进行有趣、有料的补充,或是对热门评论进行机智回复。这些互动行为不仅能提升笔记的互动权重,还能进一步丰富笔记内容,形成良性循环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赵子辰Vic】,微信公众号:【Vic的营销思考】,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万物之中,希望最美,感谢作者分享。

  2. 感觉运营就是个苦逼活

  3. 作者的观点很有深度,文章的结构也很清晰,是一篇值得推荐的好文。

  4. 我刚进职场的时候,按照领导安排的任务完成,持续几个月后发现和同行差距很大,这个时候我意识到自己可能是青蛙效应的那只青蛙,把青蛙丢进油锅,青蛙是会跳出来的,而把青蛙放温水,青蛙是会被煮,所以我开始给自己寻求工作外的目标,尝试跳出舒适区,最终自己得到了积累。

收藏
评论
返回
营销日历10月21日 更多
华侨节
1520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发现麦哲伦海峡
1833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诞辰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
加入圈子
抖音学习交流群
加入
小红书学习交流群
加入
视频号学习交流群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