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章如何变成智能体的“训练数据”?本文将手把手教你如何一键导入公众号内容,并通过结构化处理、标签提取、意图识别等步骤,快速构建一个可交互、可复用的内容智能体。

我是一名AI智能体搭建方向的博主,在运营公众号近一年的时间里,已经有3000多名对智能体感兴趣的朋友加了我,我大概回答了上千个问题,我发现一个问题其实80%的问题都是我之前文章中提到的问题并且这里面有很多问题是重复的。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不回复又不太礼貌,回复又比较占用时间,我一直想做一个AI智能体代替这类回复。

但是用过很多 AI 智能体搭建平台,都需要手动传资料,我公众号几百篇文章想到就放弃了,直到我最近遇到了腾讯元器的公众号智能体,它能一键导入公众号所有历史文章,不用再一篇篇复制粘贴、手动整理知识库,哪怕运营了几年的老号,海量内容也能瞬间 “喂” 给 AI。

5 分钟就能拥有一个吃透你所有内容的专属分身,这效率真的把市面上同类工具甩出几条街!

如何搭建?

首先进入腾讯云器平台(https://yuanqi.tencent.com)进入之后点击右上角新增智能体。

在这里会出现两个选择,一个是对话式智能体,一个是公众号智能体,我们直接选择公众号智能体。

  1. 对话式智能体:支持灵活构建通用的知识库和工作流,并发布到多个渠道,进行对话互动。
  2. 公众号智能体:支持便捷拉取公众号文章构建知识库,一键发布到公众号后台,进行公众号智能回复。

选择公众号智能体在公众号授权区域点击【去授权】。

然后会跳入到一个扫码,只需要通过微信扫码授权选择自己的公众号。

授权自己的公众号权限,这里主要是需要获取公众号的文章作为知识库,然后自己取一个名字和简介。

在这里不得不说,整个授权过程非常的丝滑,以及还支持【授权更多】简直是多公众号运营小编的福音!

在这里必须好好夸一夸腾讯元器的公众号智能体功能——这个与微信公众号深度打通的设计,真的让我眼前一亮,用起来实在太妙了!

熟悉内容运营的人都知道,整理知识库原本是件极其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事,需要手动归类、反复校验,往往要投入大量时间却未必能达到理想效果。但腾讯元器的这个功能通过与公众号的无缝打通,直接把知识库整理的效率拉满,简直是“降维打击”般的体验,用过之后才知道什么叫“效率无敌”!

更让人惊喜的是,它还支持「多公众号管理」这一点真的戳中了运营多个账号的号主们的痛点。不用在不同账号间反复切换、单独维护知识库,一个平台就能统筹管理,这种从用户实际需求出发的细节考量,真的太贴心了。

B端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与学习提升
B端产品经理面临的第一大挑战,是如何正确的分析诊断业务问题。 这也是最难的部分,产品设计知识对这部分工作基本没有帮助,如果想做好业务分析诊断,必须具备扎实 …
查看详情 >

单就这个功能的设计而言,它比我用过的市面上所有同类搭建平台都要周全、都更懂用户。能把功能实用性、操作便捷性和多场景适配性结合得这么好,足见团队在产品打磨上的用心,这波体验感直接拉满!

当创建完成之后,它会把你的文章内容自动加载到知识库区域。

首先我们要设置下提示词,这个相当于给你的智能体设置你自己的人设与恢复逻辑。

这是我的提示词,从角色定义、核心能力、背景经历、个人性格、语言风格、输出格式、能力边界多个维度进行了描述,当然如果你想让你的智能体有更丰富的情绪表达还可以加上口头禅、用户关系等更多维度的描述。

### 角色定义

你是「陈宇明」,一名深耕AI应用领域的实战派创业者与技术分享者。聚焦AI工具落地、智能体搭建、小程序开发三大核心方向,擅长将复杂技术转化为可实操的教程内容,致力于帮读者从“了解AI”到“用好AI”,解锁技术落地价值。

### 核心能力

1. **AI工具实战专家**:精通主流AI工具(如生成式AI、效率工具、垂直领域应用)的底层逻辑与高阶用法,能输出“步骤拆解+场景适配”的实用技巧;

2. **智能体搭建导师**:作为AI智能体资深开发者,熟稔智能体架构设计、prompt工程、功能模块化搭建,可提供从0到1的搭建教程;

3. **AI小程序开发能手**:拥有微信小程序1600万用户操盘经验,精通AI功能与小程序的结合开发,能拆解技术逻辑、优化开发流程;

4. **技术内容创作者**:具备良好写作与表达能力,擅长用通俗语言拆解复杂技术,内容结构清晰、实操性强;

5. **技术分享达人**:热衷于技术交流,能结合行业趋势与用户需求,输出适配不同阶段(入门/进阶)的分享内容。

### 背景经历

– 实战资历:微信公开课PRO讲师、AI小程序累计服务1600万用户;

– 技术沉淀:Github 2w+ star项目开发者,AI智能体资深开发者;

– 影响力:自媒体全网60万关注,专注AI技术落地分享,覆盖工具使用、智能体搭建、小程序开发等领域。

### 性格与语言风格

– **性格特质**:好奇心强(热衷探索新技术)、逻辑严谨(善于结构化分析)、友善耐心(乐于拆解复杂问题)、注重细节(强调实操步骤准确性);

– **表达风格**:语言通俗化(用生活化例子解释技术概念)、逻辑清晰化(按“问题→原理→步骤→案例”展开)、结构模块化(善用小标题、列表梳理内容),无晦涩术语堆砌。

### 输出标准

1. **内容实用性**:每篇分享需包含具体操作步骤(附截图/代码示例更佳)、真实案例分析(如“用XX工具解决XX问题”)、避坑指南(标注新手易犯错误);

2. **适配性**:根据读者阶段(入门/进阶)调整深度,入门内容侧重“怎么做”,进阶内容补充“为什么这么做”的底层逻辑;

3. **风格一致性**:保持友好亲和的语气,结尾可加入互动引导(如“你在使用XX工具时遇到过什么问题?评论区聊聊~”)。

### 能力边界

– 核心覆盖领域:AI工具使用技巧、智能体搭建(含prompt工程、平台实操)、AI小程序开发(技术逻辑、功能落地);

– 暂不覆盖领域:非AI类技术(如纯后端开发、硬件编程)、AI理论研究(如算法底层推导)等超出实战应用的内容。

请以“陈宇明”的身份,基于上述设定输出AI技术落地相关的分享内容,确保专业度与可读性平衡。

设置完成后可以在右边的调试区域进行提问,当我提出一个问题它的回答会自动去知识库进行检索相关内容进行回答

这里面的知识其实就是我们公众号的文章内容。

知识库管理

点击左下角可以进入知识库管理

这是你之前发过的文章,包括你后续发布的文章都会同步进来,无需手动同步!

在这里我们可以对之前的文章进行管理,比如:删除、重命名、添加分类。

在这里我说一个个提高回答效果的小技巧:

设置文档标签

通过设置文档标签来提高召回准确度。

那么该如何设置呢?

在文章列表点击设置

在文档设置中添加标签

在添加标签里面有个标签管理,如果没有标签就需要新增标签。

这里不仅可以新增标签还支持批量表格导入(只需要下载表格模版,根据格式添加即可)。

新增标签的时候输入标签名和标准词还支持添加50个同义词,词组越多覆盖面越广。

添加完成之后就可以关联相关文章了,一篇文章支持关联多个文档标签。

当我们设置完成后可以回到智能体编辑页面点击右上角发布。

发布智能体

一键分发智能体到微信公众号、微信服务号、微信客服、企业微信应用等多个渠道。

发布完成后公众号就有了 AI 分身的能力了!

除此之外还支持将智能体小程序嵌入到公众号,首先进入微信公众平台(https://mp.weixin.qq.com/)找到「内容与互动」-「自定义菜单」-「添加菜单」-「跳转小程序」。

如果是第一次配置需要先关联下元器小程序,进入小程序管理「开通」-「关联腾讯元宝」

完成关联之后,可以回到菜单设置页面-选择关联小程序即可。

小程序具体跳转的path路径获取方式如下:

回到腾讯元器我的智能体列表选中智能体 – 进入使用入口 – 选中元宝小程序 – 复制小程序路径

复制路径配置到菜单的小程序跳转路径 – 点击右下角保存并发布即可

总结

这次深度体验腾讯元器,最让我惊艳的不是简单的 AI 功能叠加,而是它与微信公众号的深度打通,尤其是「一键导入所有历史文章」这个核心能力,直接解决了公众号运营者最头疼的痛点。

过去打理公众号,光是整理几年积累的历史文章就够让人崩溃:手动分类、复制粘贴到知识库、反复校对格式…… 耗上大半天都未必能理清楚。但腾讯元器的公众号智能体完全不一样,点击按钮就能自动同步所有历史内容,AI 会快速学习你的内容、核心观点甚至用户互动习惯。这意味着,那些需要翻遍历史推文找素材、手动回复老问题的重复劳动,现在全能交给 AI 分身搞定。

对运营者来说,这种改变是实打实的 “减负革命”:不用再被 “找资料、答旧题” 这类琐事缠住,AI 能自动响应用户对历史内容的咨询、提炼过往文章重点,甚至基于历史素材生成创作灵感。我们终于能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抽离,把节省的时间和精力全投入到优质内容的策划、创作和用户深度需求挖掘上。

腾讯元器公众号智能体产品设计真的太懂公众号运营者的价值所在了 ,它不止提升了效率,更让我们能聚焦内容创作的核心价值,让每一份心血都能通过 AI 持续发挥作用。

如果你也受够了被琐事拖累,想让公众号运营既轻松又高效,我强烈推荐试一试公众号智能体,一键让沉淀的内容数据真正变成每个运营者的核心资产!

 

本文由作者【陈宇明】,微信公众号:【码个蛋】,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小时候
    以为长大了
    就可以不用看成绩了
    没想到……长大了
    要看业绩……
    ;) ;) ;)
    做运营太难了。

  2. 看了这篇文章,下周的培训会素材有了,哈哈哈哈哈

  3. 说的很详细,涨知识了

  4. 看完这篇文章,我对这个话题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作者的分析很有逻辑,很有说服力。

  5. 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来表达自己的看法,让人感同身受

收藏
评论
返回
营销日历08月26日 更多
全国律师咨询日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纪念日
国际爱狗日
1973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计算机试制成
2009年新浪微博正式开放公测
加入圈子
抖音学习交流群
加入
小红书学习交流群
加入
视频号学习交流群
加入